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暮客紫明 > 第77章 苗老六告状其五

暮客紫明 第77章 苗老六告状其五

作者:容乃公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0-14 10:35:26

日出之时,绵长的车队挤在码头入口。

各家的私军守卫着街道。

为防士人因仇起新怨,太守亲自上街去巡视。

魏家的当家之人乘车来至码头。

太守与魏宽相视一笑。

太守欠身作揖,“昨日太子殿下抵达,贵家管事入狱一案,本官实在是顾不得。”

魏宽淡然一笑,“太守大人殚精竭虑,这点小事儿不必挂在心上。若那管事儿是清白的,我魏氏也不会善罢甘休。若他罪有应得,我魏氏也不会包庇。”

太守叹息一声,“魏兄明鉴。”

刑部司一早就去联系了鸿胪寺,鸿胪寺卿包琪祥亲自迎接,此事必要办得干净利落。而后刑部司捕快和鸿胪寺官吏去找寻妖司的方丈。

将十六年前的案子翻个底朝天。

苗祈山当年十九,与魏丁县包氏之女有婚约。包氏之女年方十七。两家相约来年嫁娶。苗祈山兄长此时是村中庄头,代魏氏收租,管理佃户。

苗家与魏氏曹管事多有来往。那一日苗祈山代其兄长送曹管事回县城,苗祈山遂去亲家包氏家中过夜。

待苗祈山离开后,曹管事领人去了包氏家中,诬赖苗祈山欠钱不还,拿包氏之女抵债。而后包氏之女不知所踪。

寻妖司方丈以科仪问阴司鬼神,包氏之女如今何在。

包氏之女当日便死了。中毒暴毙,枉死之魂,化作厉鬼,由阴差押解去往生台。而后方丈再问阴司鬼神,苗祈山死后魂魄可在阴司。鬼神答他,大可道长将其捉拿。

寻妖司方丈当下明了,那苦主还在杨大可手中。此事决计不可作假!否则那杨大可以招魂之法,让苗祈山显露人前,揭露作假之事,官司便要名声扫地。

方丈与刑部司捕快和鸿胪寺官吏言明情况。在座之人心中都有了定数。

刑部司当即大刑伺候,曹管事这良人出身何曾受过这般苦头。一股脑抖漏干净。

苗氏积累资财,早有将土地股权收回之意。包氏县中经营作坊。二者联姻,自然不必再靠着魏氏脸色过活。魏氏分家魏叔启让曹管事坏了两家的好事儿。曹管事便诓骗苗祈山吃酒,作假赌账,以此要挟。而后去包氏,把那包氏之女抢来,害死后诬赖苗祈山冷酷无情,不愿还债。包苗两家遂有间隙,不再商谈合作。

待苗氏长者都老死,其小辈也被魏氏作弄手脚送离魏丁县,独剩一个苗祈山留在山中做庄头。日子自是一天不如一天。诬赖苗祈山欠了租子,收缴苗氏家产。

苗祈山这糊涂蛋,两件事都记不清了,自暴自弃,整日在那村中惹是生非。

村子田产,变成了魏叔氏私产。

案子查到这里,便是要抓人过堂。

码头上鉴宝会的场地已经修整好了,亭台楼阁,假山瀑布。高台之上有大家奏曲开场。

从冀朝运送抵达的礼炮与炁网灵炁交织,化作绚丽图案。

刑部司捕快悄悄抵达魏氏包场的客栈,强行将当今魏叔氏家主魏叔启擒拿。刀枪棍棒伺候,闹得很不愉快。

很快消息传到了开场典仪之中。魏宽冷着一张脸,找到了太守。

他眯着眼问太守,“这宴无好宴!我魏氏来此地捧场。他贾家商会的二少爷,就这么落我魏氏的面皮?”

太守低头思量片刻,“魏兄,大可道长一直不曾干预案件。当下此情,乃是太子走时留言,定要公正严明。”

魏宽哼了声,“太子殿下会在意这点儿小事儿?那管事儿的强抢民女,就定他强抢民女之罪。就算是良人间争风吃醋,也就是过失致人死亡。查到我魏家分家算是怎么回事儿?这春香郡要守不住了,就当我魏氏在此威严不存?”

太守舔了下嘴唇。你这魏老儿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春香郡可不是你魏家一家的。太守笑呵呵地劝慰道,“大可道长有句话说得好,是非因果,必须得分个清楚。案子查出来什么,就是什么?”

魏宽眉头一拧,“你!”

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后魏宽大袖一挥,大步流星离去。离席自是不可能离席,若此时鉴宝会开场走了。那魏家的颜面就当真丢尽了。但他魏家之人也不能白让人逮走。

魏宽撇着嘴对边上的随行说,“你通知瞿磊,让咱们家的兵卒都安分些。莫要给太守大人上眼药,也莫要得罪了太子殿下。这愚公军还没打来呢,春香郡逃的逃,躲得躲,像什么话。咱们自己的土地,还得咱们自己来守卫……”

太守见魏宽走了,也把自己的幕僚喊过来。合计这事情要怎么办才好。

魏氏在春香郡登高一呼,响应者众。若论权势,其实他这太守还比魏宽逊色许多。但当下有两件事儿产生了变数,其一便是这鉴宝会,四周士人家族来了不少。他魏宽的声势也没那么咄咄逼人了。其二是太子殿下来此,欲拦截柴歏的义军,魏宽若是出工不出力,怕是多了是人要去整他。

幕僚谋士皆是谏言,收敛锋芒,全凭太子殿下做主。

太守嘿嘿一笑,诸位果然深得我心。

李沧海是个英雄意气之辈。正在营房之中排整阵型。

忽然得到军报,魏氏私军将领瞿磊私自领兵后撤,说是要为防瘟情做准备。

李沧海眼睛一瞪,湿他娘的。太子殿下才来,就给老子上眼药。他怒号一声,把尺子丢给了副官。当即备马前往魏家私军营寨。

一路上私军营寨与北方官军的冰堡布置极其类似。这是罗朝自下而上,养兵田间形成的效果。但若中州其余国度来看一眼,便要嗤笑。只知防守一道,画地为牢。蠢笨至极。

中州各国秉性皆有不同。

杨暮客此时正在那港口中欣赏鉴宝会的开场典仪。他边上是鹿朝来的富商。

富商指点着高台上的农庄圆舞,“这罗朝啊,就喜欢这样转圈圈。他们南面的冀朝蛮子又都是一群工匠,根本不晓得什么是娱乐。性子死板。早些年我在明龙江上走货,最烦地便是罗朝的士人拉着我去赏舞,冀朝的那群工匠演曲,忒死板。”

杨暮客听着噗嗤一笑,的确。这罗朝多少看着还有些趣味。在冀朝的时候,就觉着那里的人没什么消遣,死板的狠。

所以杨暮客好奇地问,“敢问先生鹿朝可有什么有趣的娱乐?”

富商笑嘻嘻地推脱道,“可当不得先生。”

杨暮客面色谦逊道,“世间,知我不知之事者,皆可为先生。”

富商起初惊讶,而后得意地抬起下巴,“论鹿朝雅事,那可说得就多了。咱鹿朝木器冠绝中州,若论曲乐之器,唯鹿朝之物当得上世间美物。这罗朝江上花船,那些姑娘都以得我鹿朝乐器为荣。有器自有曲,有曲自有大家。所以这罗朝的乐艺,起初都学自我鹿朝。山川高雅,荒野奔放。我鹿朝演奏曲目都是天籁之音。我鹿朝之人善舞,舞者舞得是浑然天成,不拘一格。唯自然之美,方称得上是美。我鹿朝颜料矿物丰富,各色画作,各样风格。其余众国,皆不可相提并论。”

杨暮客附和着点点头。这老家伙够能吹的。

此时那敖氏航运的船东请来的大家登台了。

那老妪穿着素雅的衣袍,没戴着面纱。鹤发童颜。

杨暮客当时只看着那鱼尾纹便说是老梆子,许是说错了。这老妪年轻之时定然是个绝色美人。颧骨虽然松了,挂不住肉,但依旧圆润光滑。法令纹虽深,却不碍着那笑容慈祥。

她抱着琵琶,安稳坐定。不在意台下的看客言语淅淅索索,指尖勾弄琴弦。

两声响似寒风吹过,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好一个先声夺人。

悠扬委婉的唱曲儿从高台漫过楼船,飘向大江。大江也似有回应,风声催浪,船儿轻晃。

待老妪一曲演罢。杨暮客问边上的富商,“不知先生如何评判这大家演奏之妙?”

那富商张了张嘴巴,“她自是极好的……”

只见台上的侍者协作将一架箜篌端了上去。

老妪随手拨弄几下,琴箱的声音沉闷,似是有些压抑。短弦高音鸣唱清脆之音,如黎明喧闹。

这乐曲似是一幅画,由那老妪缓缓展开,显露人前。

杨暮客的心湖中爽灵与胎光席地而坐,他不禁自问。幽精到底在何处?看着湖中倒影,听着曲中似有余情。

是无奈?更像是遗憾……是遗憾?又更像是留恋……是留恋?却还似释然……

杨暮客想评价空余恨,却又觉着太过。他终于察觉自己是个不懂曲乐的,也不懂诗歌。原来自己好读书,也不过读成了个棒槌。这等仙乐渺渺,都道不出一句像样的彩。

典仪就这样在老妪的琴声中结束了。

小楼领着杨暮客跟着那些贵人寒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要上前道一声安好。

敖麓主持午宴,这午宴是为了赈济疫区而办。又自是献财献物。与官家协作,春香郡太守出来露脸。

诸多仁义道理言之凿凿。听得杨暮客头晕目眩,昏昏欲睡。

忽而几个报信之人急匆匆进来,与侍从耳语几句,递交一沓信。竟有两封是给杨暮客的。

杨暮客展信一看,刑部司传唤他下午要以报案人的身份到堂会审。还有一页附录,写了十六年前之事。杨暮客有意无意往魏氏座次那边看了眼。见着那魏宽正阴恻恻地盯着自己,杨暮客龇牙一笑。而后展开第二封信。是太子的邀请函。

太子的信上深情款款。感言与小道长分别太早。久闻大可道长修行艰深,风韵天成。此番拦下起义灾民,是功德无量之事。请道长出手相助。

杨暮客琢磨了下,最近的确没啥正经事儿做。去帮着太子平定灾祸,是桩好事。比在这船里蹉跎要好。

但眼巴前那魏氏不安好心,也许可借那罗朝太子的威风,灭灭魏氏的煞气。

宴席散了,杨暮客便去城中寻到杨雪。

杨雪准备充分,一早上便跑到了春香郡户部那里调取了田地契书的复件。种种证据链,那姓曹的管事是在劫难逃。

打官司自是不必多说,杨暮客装哑巴就好。期间他拿着符纸,让那符纸中的魂魄看得清楚。

案子牵扯出来魏氏谋划地产,那魏叔启百口莫辩,让捕快按着手指留了手印认罪。

出来已是黄昏时分,杨暮客掐算了一下运道。依旧是比卦。依旧是悬而未决,依旧是前路有险。

嘶。不妙?莫不是那魏宽要弄些幺蛾子出来?

与杨雪分别,杨暮客独自一人乘车来至江边,他没马上回码头那边。那边人多嘈杂,人气太重,这符纸里的魂儿怕是刚放出来就被冲没了。找到了一棵老槐树,阴气颇重。

将符里的苗老六放出来,杨暮客对那魂儿说,“大堂之上可听得清楚?当年一事已有定案,你苗家是被人阴谋陷害。”

苗老六笑了笑,“小人明白。小人错了。”

杨暮客不明所以?什么错了?

许是回光返照,许是人死言善,苗老六继续说道,“小人就不该告状。十六年前不该,十六年后也不该。苗家成了良人,可没人承这名,也没人再管那地。村子没了,地也没了。小人就该中了蛊,稀里糊涂地死了。”

杨暮客掐着震字诀,“你怎么错了呢?”

苗老六躬身作揖,郑重地道了一声,“道长。请送小人上路。”

咔嚓雷声落下,杨暮客根本来不及收手。这雷不是他要降的,怎就降了下来?

那一声道长,杨暮客不知听了多少遍。却唯独这声道长让他受不住,受不起。

怎么就道长?道长在哪儿?道是谁的道?又是比谁长?

晴空霹雳,万里无云。血色江面,琳琳波光。

杨暮客无言回到了码头,上了船。

老妪依旧一个人吹着风,抱着一把琵琶。见着小道士回来,老妪欠身,“少爷您回来了。”

杨暮客本来想走,却停步,侧头问她,“今日曲儿那般哀怨?可是爱着谁?”

“奴家不曾哀怨?奴家弹的便是这江风,若道长听得哀怨,那是道长心中有哀,心中有怨。”

杨暮客咬着腮帮子没说话。

老妪笑呵呵地说着,“奴家这一生爱不着任何人了……前三十年,奴家以为,奴家是只爱自己。后来奴家发现奴家是爱琵琶,而后奴家爱五弦琴,后来奴家爱七弦琴。奴家如此多情,又怎会是爱自己呢?”

杨暮客眉头紧皱,他猛然间盯着老妪怀中的琴。

“妖孽!安敢蛊惑人心!”

草木不可成精,山石无缘作怪。这是这方世界的定律,这琴一个死物,又怎能变作精怪?

杨暮客只觉得天旋地转……

老妪呵呵笑着,“道长这般钟灵毓秀之人也会看走了眼。奴家怀中这把琴,只是奴家的琴。”

风在起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