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暮客紫明 > 第70章 其实…

暮客紫明 第70章 其实…

作者:容乃公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0-14 10:35:26

青姑娘在房中不停踱步,看看铜镜,又看看窗外。

窗外是平静的江。

江水不停地流,听不清外头的声音。

桌上的茶点准备好了,额头上的花钿贴得仔细。她蹲在桌前用指尖抹掉些许胭脂,但又觉得还是原来那般更好看。

青姑娘探头侧耳听,屋外怎地还是没声。

绕着那桌案转了一圈,将放好的茶杯又都放到茶盘里。心想着,只等那公子走进来,她再探手摆上去。

才摆好茶杯,敲门声干净利落。是那小丫头的性子,青姑娘上前开门。

“姑娘,人给你领回来了。”

青姑娘一低头,心底嘟囔,什么叫给我领回来了。再抬头,目光盈盈,“公子屋里坐。”

杨暮客撩起衣摆迈过门槛进了房中。

青姑娘再邀他落座,杨暮客似是个正人君子,举止有度。

小丫头看到桌上本来备好的茶杯放回盘中,准备上前重新准备。青姑娘笑了声,赶忙亲力亲为。小丫头捂嘴一笑,轻声退出房间,轻轻掩上屋门。

桌上摆着碳炉,碳炉上水壶水温正好,提壶能看见炉中的碳暗红,并不炽热。

青姑娘泡茶斟满一杯,推到杨暮客面前。

“公子用茶。”

杨暮客撩起袖子提起茶杯呡一口,搭眼一瞧,这女子一脸羞红,耳根发赤。就是块木头,也能明白这姑娘是什么意思。

但他依旧明知故问道,“不知姑娘唤贫道过来,相问何事?”

青姑娘慌张地给自己倒茶,壶嘴贴在茶杯壁上,生怕洒出来。这小心翼翼的模样,让人心疼。她以为心中鼓足了勇气,做好了万全准备。但那人坐在面前。却一句话也答不上。

她欲说倾心与君,但身份天差地别。她欲说长夜难眠,但昨夜小道士潇洒离去。憋了半天,她开口道,“昨夜多谢公子演法相助。我身体觉着好些,是公子作法的结果么?”

杨暮客大方地说,“姑娘若是身体不适,把胳膊伸过来。贫道通晓些药石医术,看看是否能帮你诊断一番。”

青姑娘羞涩地伸出胳膊,让杨暮客帮她诊脉。

杨暮客会医术么?道理懂些……也就是他懂个屁医术。张嘴就来,谎话连篇。杨暮客自己都觉着,他是故意在占青姑娘便宜。

对于男女之情。小道士心中自是向往的。但他比青姑娘还要害怕。他是迷航在雾海的船,没有方向。他的故作大方,只是一道墙。

青姑娘小心翼翼地问,“公子,我身体可是有了病症?”

杨暮客挑眉看她,怎么答?你有相思病?贫道昨夜送去一缕月桂元灵之气,你这小姑娘如今壮的像头牛。他收回手指,淡然道,“姑娘贵体安康,并无异常。”

青姑娘指了指额头的花钿,“昨夜台上下来,这里长了一个红痣。怕公子看了觉着难看,用花钿遮了去。”

“姑娘蕙质兰心,因气血充盈,聚于眉心。此乃一颗慧痣,并非恶疾。”

青姑娘叹息一声,“照镜之后吓得我一夜无眠。我晓得身上红痣乃是血毒病变。以前船中也有女子得了这样的红痣,而后肌肤溃烂,不久后就卧床不起,香消玉损。公子尽管告诉我实情。”

若当真得了血毒之病,青姑娘自要在死前倾诉心意。她其实期待杨暮客说这就是病。

杨暮客摇头道,“姑娘不必害怕,此痣当真并非是病。而是你体内生气富足,集结在眉心的显像。待年岁渐长,生机消耗,这红痣会慢慢消散。”

青姑娘抿着嘴,“公子……”

杨暮客默默地摸着茶杯的釉质,烫手。

“小女子倾心于公子。愿与公子同修共好,不知公子是否愿意收留小女子。”

听了这话杨暮客沉吟着,他不知如何作答。有喜有怯,有畏有惧。五味杂陈。但就是无男女之情的心动。

青姑娘见杨暮客不说话,更进一步,声音尖锐,“公子不是想知晓江女神教之事么?小女子便是神教中人,有何疑问公子只管问我。我定然知无不言。”

杨暮客轻轻放下茶杯,“姑娘近来心浮气躁,想来并未理清心中真意。贫道建议姑娘多专注于自身技艺,莫要分心。”

青姑娘炽热的心被浇了一盆冷水,颤声问他,“公子是瞧不上我么?”

杨暮客摇摇头,“姑娘美得不可方物,能得姑娘心仪,是贫道有幸。但贫道专注于修行,不敢移情男欢女爱。”

青姑娘噙着泪花,“你我同榻而眠,我为你失了清白。你甘做负心之人?”

听到这儿杨暮客眯着眼,龇牙笑了声,“贫道当日醉酒。你如何失了清白?即便你失了清白。不怕告诉你,贫道当下修行由死向生,连个人都不是。我既无人身,自是不能送出元阳,你丢了清白与贫道何干?”

青姑娘呆愣当场,她从没想过这俊俏之人是这样无情无义之辈。

杨暮客口吐实言,畅快不已。他已经压抑许久了……长吁一口气,继续道,“你终于敢吐露实话了么?你是江女神教之人,想来对神异之事也知晓一二。贫道是行走天下的修士,醉酒之时,的确取了你身中元气。但那并非贫道本心。贫道为你破例,本来禁用的神魂之术为你而开。送去生气还你寿数。你我两不相欠,你若还觉得贫道亏欠与你,不妨说出条件。贫道力之所及,定然全力以报。”

青姑娘泪如雨下,“我本一颗真心待你,你为何如此对我?”

杨暮客摸着桌子站起身,“贫道……我……连个人心都没有。又怎么真心对你呢?告辞。”

说完这话,杨暮客一脚踢开门出了屋。

小丫头被吓了一跳,匆匆进屋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自家姑娘。

“姑娘。”

青姑娘抹了眼泪和鼻涕,吐出一口气,“去把门关上。”

杨暮客走得心烦意乱。雀阴从脑门里飘出来,竟然要往回跑。胎光和爽灵同时从身体钻出来,鬼影拉得老长,将雀阴拽了回去。

玉香端着一把扇子施施然走过来,说道,“道爷让我好找。”

杨暮客抬眼看她,“你怕是在这儿一直等着呢。”

玉香把那展览的扇子递给杨暮客,“展台收拾干净了,珍贵物件都被装起来。少爷平日里喜欢用这把扇子。小姐差遣我送过来。”

杨暮客夺过扇子,刷地展开扇扇风。

玉香捂嘴噗嗤一笑,“不冷么?”

“贫道这是在扇走烦恼风。”

玉香倚着栏杆,“不就是一个花船女子,收了做个侍妾,有何大不了的。”

杨暮客斜眼瞥她,“贫道玉树临风,潇洒无双,这一路心仪贫道的女子多了去了。难不成都收进房里?怕是到了上清门,那山门下要建一个女儿国。”

玉香唉哟了一声,“那可真是难为道爷了……道爷这般铁石心肠,是为天下做功德。”

杨暮客被这冷嘲热讽,刺得龇牙咧嘴,“你一个化形的大修士,整日心里就惦记这点儿破事儿?这监视船中动向的阵法盯着贫道作甚?”

玉香听完这话正经了些,“当下道爷心中可舒服了?”

杨暮客无奈,又背了一遍那日梦里对大二学姐念的那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玉香听后心中感慨,“这只是上半阙,下半阙呢?”

“就记得这上半阙,下半阙忘了。”

玉香安慰杨暮客,“道爷,您不是那无情之人。别逼着自己做无情之事。您都晓得那青姑娘是春蚕,是泪人儿。这般狠心更是不应该。”

杨暮客合上扇子顶着额头,“贫道入罗朝之前占卦。得卦,比,上六。若以此卦看姻缘,非是彼此良人,终究不美。”

玉香晓得这是道爷在强词夺理,“您自己说的,卜卦一事是提灯照路。”

杨暮客问她,“所以看见一个大坑还要往里踩?”

玉香摇了摇头,“您身子踩没进去,心已经踩进去了,连您那魂儿都进去了。”说罢玉香也不道别就走了。独留杨暮客一人吹着江风。

“贫道没动心!”

这句话不知说给玉香的背影听,还是杨暮客说给自己听。

杨暮客一个不留神,雀阴又跑了,这回雀阴跳进了骨江之上。杨暮客赶忙踏水而行,去追雀阴。

修行,便是要驯服身心。这雀阴初醒,是个不服管的。因为没有幽精压着它。至于幽精什么时候醒,又有谁知道呢?

船上之人看到小道士在骨江上纵情狂奔。指指点点。

青姑娘趴在窗棂上,噗嗤一声笑了。

又过一日,正午之时,罗朝上下通报。

济灵寒川妖国顺国南下迁徙,欲夺罗朝北境无人之地八千里疆土。两国开启国战。

罗朝上下一心,需全力以赴。征召武将,军士。

寻妖司留守监察一人,方丈一人,通灵者一人。余下尽数北上。

国神观俗道,除官祠供奉者,皇宫值守者,皆调往北境。

士人携私军北上建立防线,辅助官军防御。

圣人手谕。斩妖者,庶人可记为良人,赏田地百亩,牛羊百头。斩妖双数者,良人获士人爵位,赐养奴户权职,封地得享食邑。士人抵御妖邪,若战绩彪炳,则加赐尊姓,祖宗牌位入官祠得受香火供奉。

就在怀王大婚的当天,太子上书。“儿臣愿亲自领军作战,护我罗朝疆土。”

尹氏瞬间所有的攻讦土崩瓦解。

尹相不得不服软,“太子皇天贵胄,不可以身犯险。”

若有人问,尹相大人,那太子北上领军作战,若死在了妖军阵前,那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么?尹相支持的王爷自然可以成功上位,得太子大位。

但若太子立功后呢?若他功成身退,他尹氏不就真的成了跳梁小丑?官军与太子同心,安定妖军之后。掉转前锋,怕是就直指他尹氏宗族了。

身为国相,未思胜,先忧败。

刚刚办完鉴宝会的楼船自然也收到了消息,敖麓来到了小楼屋中商议。

小楼问敖麓,“罗朝此时举国备战,这鉴宝会还能办下去么?”

敖麓笑道,“还是能办下去的,而且比之前还要更宏大才行。国中官员都去顾着北上之事。这瘟灾还没处置干净。咱们这次就光明正大地,以赈济灾民的名头去办。郡主殿下的名声此回已经传开了,都说您慈悲心肠,救世大德。其实第一日之时,您鉴定过的宝贝,便加价一成。托您的福,咱们敖氏也收到了不少宝贝。您啊,已经被许多人喊成了财神哩。”

小楼问敖麓,“那此回鉴宝会,可曾帮到了附近瘟疫严重的地区?”

敖麓赶紧汇报功绩。只是国神观方丈那募捐箱,便筹得数十万文钱。敖玲已经去与官家协商,以此钱购置物资,发放给疫病地区。

杨暮客外头往里一瞅。我的天,小楼头顶煌煌功德闪耀。那金炁气运与俗身彼此交融。道意存于一呼一吸之间。

小楼点点头,“那此事便要办好。本来不曾想来你罗朝,毕竟北边寒冷,冬时来此地实属自讨苦吃。但能帮助灾民,也算不枉此行。我要名,你求财。你我各取所需。你要踏踏实实地把每一件事儿办好。若有人让事情办的不美,宣之于众,世道自有评判。”

真人言出法随。此话一出,功德之光闪烁,天地自有回应。

看到师兄修行进境,杨暮客心中欣喜,但也难免自惭形秽。他肉身渐渐长成,但还少了一魂一魄,雀阴还是个不听话的。

晚饭的时候,青姑娘的小丫鬟哭哭啼啼地来到了顶楼。

蔡鹮把小丫头拉进院中,“你怎么过来了?”

小丫头抽噎着说,“姐姐……我家姑娘不见了……”

玉香瞧见后走了出去,顺带喊了杨暮客出去。

杨暮客也算与这小丫头熟悉了,上前去问,“你家姑娘要随船演出,怎地能不见呢?这船在江上漂,她能跑到哪儿去?贫道这就让船东差人去找。”

小丫头摇了摇头,“公子……这是……我家姑娘给你的信……”

杨暮客接过信。

“公子。

此信是妾身告别之信。

罗朝上下征召,江女神教召回信女祭祀。妾身不得不走。

此去北上苦寒之地,也不知与公子能否再见。

妾身的确知晓公子与众不同,但妾身钟情于公子也非虚情假意。

北上御敌艰险,萍儿还小,不可带走。遂留下她,望公子寻个容她栖身之地。

青梅。”

杨暮客长吁一口气,心不知为何有点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