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暮客紫明 > 第21章 无题章二

暮客紫明 第21章 无题章二

作者:容乃公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0-14 10:35:26

冀朝与罗朝接壤之地有郡城,名曰陶白。

此城位于温寒交界之地。陶白城以北则为寒地,罗朝地域亦是广阔,但地势较低,水系丰富,虽地处寒地却不若济灵寒川那般独有半夏,余尽寒冬。

罗朝沿海一带水系丰富土壤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明龙江沿流水系发达,冲积平原广袤。罗朝西半边疆域尽是丰田沃土。

这陶白城主营便是陶瓷贸易与粮食贸易。

冀朝将白瓷卖给罗朝,罗朝将粮食卖给冀朝。

一架飞舟抵达了陶白城外的栈桥。蔡鹮撑着伞在三个护卫的拱卫下走下飞舟。

她独自一人提前抵达,帮助小楼拓展贾家商会的业务。

在京都时朱哞曾言说,罗朝有秋祭传统。

二朝来往已久,北边诸多城池也受其影响举办秋祭。

生之气起于仲冬,终于仲秋。仲秋生物尽成,地之功终焉。一岁之事尽在于此,不得不庆。奏南吕为羽,同万物共赏。

大乐雅音,在于天。天之妖,敛其凶。主音为羽,属水,空灵净性。养生。

既然陶白城有祭典,那么贾家商会以此扬名,传声入罗朝。冬时闲人口耳相传,其盛名不径自走。

蔡鹮此次先一步抵达陶白城便是为了贾家商会造势。

蔡鹮乐不得有独自出行的机会。更何况得了小楼的令,有的代表权。何等威风。

她自是不傻,当年在那婴侯郡当一个庶出的小姐,虽然吃穿用度不愁。但何曾有人睁眼瞧过她。终究不过是联姻嫁与他人当成笼中物罢了。

小姐成了丫鬟,如今随了那小道士当个婢女,却好似天高任鸟飞一般……那小道士平日里也不曾苛责她,更没动什么歪心思。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么?

栈桥外有陶白城商贸司和鸿胪寺管事来接,鸿胪寺的会馆里已经设宴。

“恭迎贾家商会代表。”

蔡鹮上前万福,“二位大人免礼。”

将蔡鹮接上轿子,有捕快开路。一息五尺,慢吞吞。领头开路的喊着,“贾家商会贵客来此,肃静,回避。”

于饭桌间商谈了贾家商会出资举办秋祭的意向。官家可提明要求。

“秋祭足有七日,一日为礼,二日为乐,三日为社火,四五日为集贸,六日为敬神游街,七日为收官。贵商会要如何出资,经营什么买卖?”

“我家郡主经营珍宝买卖,自是不参与民众集贸。我家少爷虽是道士,却也非冀朝之人,敬神游街也不去。礼日与收官日本就是你们官家职责,我们也不去争功。我家郡主喜雅乐,便出资揽下这第二日声乐典仪。”

有人花钱帮着官家办事儿,两位官员自是喜上眉梢。本来就是这乐日花销巨大。要置办舞台,要请教坊司的班子,要请民间大家,要请乐府乐官……本来陶白城官府就为了今年的财政发愁,这贾家商会当真是一场及时雨。

蔡鹮离开宴席找到牙行,以贾家商会的名义租下一处院落。头一夜她住进主房,拿出了杨暮客给她的扇子,摆在供桌上敬上三炷香。

此地的土地神被扇子的灵韵勾引过来,看到扇子上面的字,赶忙清理了下久无人住院子里的秽气。

偏院门房里住着的三个亲卫是季通亲自训练出来的,他们跑完这一趟便要回去都城。出来这一回是帮助这三个人领功。毕竟京都里留下的不可能只有朱哞的人。

梁壬唯朱哞马首是瞻,季通作为贾家商会的护卫,自然也要动动心思。他如今也不是那个莽撞的捕快,见识了权力的用法,自然要去尝试一番。

北上的路途中下起了小雨。

新秋一场雨,扫清了闷热。

季通坐在御座上着甲,这是杨暮客建议的。杨暮客听了那老鬼的话,知晓北上的路途不会太平。

远离了杜阳山脉后,丘陵起伏渐渐缓和。一路下坡,巧缘跑得飞快。

就在官道之上巧缘忽然四蹄撑地,季通眼疾手快拉住了手刹。骤然降速小楼手中的书落在了车里的地板上。

杨暮客拿起手边的宝剑撩开车帘下车。

季通早已手持两个骨朵跳车守在前方。

前方有一条阴天根本看不见的细丝绊马索。若以方才的速度撞上去,即便巧缘是个妖精,怕是也要四蹄被割断。路旁两棵大树后头看不见人。

巧缘打了个响鼻,甩着头四处找人。

远处是薄薄的雾,听不见响声,也看不见人。一切郁郁葱葱都模糊不清。

杨暮客不开天眼,只用寻常的奇门阵法在此地失灵了。水汽太多,五行平衡被打破。抽了抽鼻子,吸气也闻不到味道,只有雨后腐草的味道和土地的清香。但可以确定,没有妖怪。

季通将骨朵夹在腋下,上前去检查绊马索。绑在树上不久,肉眼可见那绳子上面带着泥水的指纹还没阴干变形。而后他顺着足迹走了几步,树林外边泥水掩盖了脚印,山上流下来的雨水将所有痕迹冲刷干净。季通沿着灌木丛再走了几步,还是没有任何痕迹。

季通不敢离马车太远,折返回去。

杨暮客抽剑一剑劈断了绊马索,绷紧的铁线在抽打空气发出嗖嗖嗡嗡的声音。季通站在远处看着,听见绳索落地后跑上前去。

“少爷。绊马索才被安装不久,但一切痕迹都被雨水掩盖了。小的没找到有用的线索。”

杨暮客深呼吸,“算了,继续前行。”

“是。”

二人上车赶路离开。

没多久马车后方的一处山坡有一处草皮被顶起来,几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人跑到官道上查看。

“湿他母,铁线被砍断了。”

“他们怎能发现这细线?按理来说跑在这官路上的马都瞧不见那树下的铁线。”

“你问我,我问哪个?狗娘养的,算他们命大。”

继续往下走,官道的坡度渐缓。巧缘也没方才那么放肆,车速慢了下来。

临晚的时候能看见不远处的山村,季通停车,带上斗笠顶着小雨将马车引出了官道之外。他们要在一个背风的地方安营。

马车里亮起了灯,在烟雨绵绵中格外显眼。

杨暮客和小楼一起车里用餐后,言说出去遛弯,待一会儿便回来。

杨暮客下车后,踢了铺好睡袋的季通一脚。眼神往官道边上瞄了瞄,示意他跟上来。

季通带好斗笠跟上,季通就蹲在树下头,斗笠挡住风雨,黑暗中根本看不出人型。杨暮客则靠着树干抱着剑鞘站着,心中清净与自然融为一体。

不多会啪叽啪叽的脚步声从不远处传来。

一个人背着绳索,一个人抱着两支长枪,还有一个人背着锄头。

天色阴沉,昏暗中这三人根本没发现前路的杨暮客和季通。

三人路过之时,季通暴起一个窝心脚将那个背着锄头的人踹倒,闪到抱着长枪的人身后,伸手抓着那人脖颈一扭。

背着绳索的人大惊失色,准备叫喊。一只冰凉的手捂住了他的口鼻,冰凉的剑锋横在他的喉头。

季通抽出被扭断脖子的人怀中的长枪,朝着地面昏过去的人心窝一扎。

“别喊,你若声音大了。贫道便一剑割开你的喉咙。听懂了么?”

背着绳索的人狠狠点头。

杨暮客松开了捂住那人口鼻的手,慢慢往后退侧身,但剑锋依旧横在那人的喉咙上。那人仰着脖子,看着同村之人被那带斗笠的壮汉用长枪戳穿了挂在一起。

“谁派你们来袭击我们的?”

“没人……”

“那你们如何知晓我等于此地路过?”

“我们只是设陷阱拦住过往的马车飞舟,强留人买卖货物。可不敢伤人性命。”

杨暮客龇牙一笑,甩了个剑花,反手持剑,依旧把剑锋架在他的脖子上,走到正面打量了下强盗的面相。“你背上的铁线可不是一般的祭金器物,怎么来的?”

“以前有个变戏法的班子从这条路走,在这出了车祸。那铁线是他们的物件,咱也不知道咋用,就拿来做绊马索了。”

“不知如何保养,便以人命生祀,对否?”

“对。啊……不对。”

杨暮客收回宝剑,“季通。”

季通手持另外一根长枪,一枪从那人口中入,后脑出。

“拿去喂马。”

“是。”

杨暮客掐了一个束魂定身变的束魂诀,将那三个人的生魂从尸体里薅出来。瞥了一眼一旁笑得阴森的山神,“留给你处置,若是阴司来捉,就给他们。若是阴司不管这山中枉死的鬼,你愿意如何便如何。”

“小神明白。”

杨暮客用长剑砍掉了方才捂嘴用的那只手,等袖子里重新长好的一只手伸出来。把剑插回剑鞘,漫步走回去。

巧缘吃了三个人,肚子胀得滚圆。

第二日一早马车再次启程,那山边的村子修的当真巧妙,既不在山神的地盘,也不在社稷神的地盘。杨暮客爽灵飞出体外,抽出背后的法剑。剑光一闪,那村子里的祖坟棺材被劈成了两节。村中人不知他们供养数十年的鬼怪已经烟消云散。这村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凶煞之地。

至于劝诫这些人搬离,涨人道功德这种事。杨暮客懒得去做。还是那二字,活该。

中元节开了鬼门,山野间野鬼变少了许多。有些被阴间跑出来的鬼吃了,有些趁着鬼门大开去了阴间。连续走了几百里,都不曾见过一个鬼市。

官路旁的农田中许多农人忙着收成。被雨水打湿的麦穗沉甸甸。天外的雨师神收了令旗,风婆打开口袋吹破了雨云。天光降下。

那些被风吹走得雨云飘到了人道之外之地。雷声隆隆,大雨滂沱。

沿着官路走自然不会怕被淋雨,季通将那湿透的斗笠挂在车檐上晾晒。一个放马的牧人赶着马群路过官道,季通停车。

巧缘趾高气昂地站在官道中央看着马群。

一群母马将小马驹护了起来,马群匆匆路过官道不敢停留。那牧马人头一回看到这样的好马,眼中流露艳羡之色。

季通遥遥抱拳示意,牧马人吆喝一声甩个鞭响。

到了夜晚扎营的时候,杨暮客蹲在地上看玉香做饭。

“贫道如今尸身两肾总有热流,但雀阴仍无醒来的知觉。兮合真人又不让贫道修行功法。你有啥建议么?”

玉香合上锅盖,“道爷前阵子总说道法自然,也不曾着急。怎地这会儿等不及了?”

“不上不下的,尸身不舒泰啊。”

这时小楼的声音从杨暮客耳边响起,“你该是问你在怕甚。”

“贫道有什么好怕的?”杨暮客忽然回头,发现小楼并不在身后。“师兄醒了?”

玉香好似什么都没听见一般,依旧忙活着控火。

小楼轻笑一声,“你那三脚猫的能耐还看不见我。”

“请师兄赐教。”

“本真人如今天人合一,真灵合于道中。你不知我的道,自然看不见我。”

“恭喜师兄。”

“恭喜什么……不过也才开了个头罢了。你一路做得不错,如今功德越发厚重,也知晓了不可动用大鬼之能。那一身凡俗本领,也算是融会贯通。”

杨暮客讪讪一笑,“师兄过奖。”

“本真人可不是要夸你,而是要骂你。”

额。杨暮客眨了眨眼。

“你我休戚与共,你竟然猜疑到本真人头上来了。你当你那点小心思,本真人的凡身看不出来么?”

杨暮客硬着头皮解释,“师兄。师弟出山才一年,混沌之中醒来也不过两年。匆匆上路,您又真灵沉眠,师弟当真是举目无亲。路中有人欲要害我,我怎能不疑。”

“你不是善推导之法么?不若从头捋一遍。看看是谁欲要害你?”

杨暮客听后皱眉,但还是沉下心思从头思考。

从青灵山开始,杨暮客已然见识了诸多大能。而后一路虽见识了不少修士,但终究数量不多。与在青灵门游记当中读来的修行界见闻比之,可谓是未曾触及皮毛。交往最多的也不过是各地神官。青灵门,扶礼观,包括不曾去过的金蟾教。杨暮客还都谈不上是成为仇雠。他们也不会派人使唤神官前来刺杀。

一路听闻最多,便是人道之变。

西耀灵州边境的人道之变是整合,起战端,胜者为王。中州的人道之变是灵韵重归。

为何选择婴侯郡刺杀,而且只是一个不成事儿的小神官?他杨暮客是大鬼之身重修成人,小神官即便伤了尸身,又有何用?

所以……这是一个试探?

试探谁?天上的诸多护法游神?那些游神未动。试探小楼?小楼天人合一,沉眠不醒。

所以是试探自己……

那么试探什么?试探道法成就?不……

他们是在试探岁神殿,是在试探诸多门派对自己的态度……真正的目标其实是上清门……

兮合曾言,妖邪起异心。妖邪在哪儿?

小楼说过西海有,但西海有龙族守着海疆。那修士是从北来,北边听闻有妖王守山。那妖王将修士放了进来……

“师兄。是否还需再往北?”

“去送命么?”

“这……”

“过罗朝,再向东,一路南下。若你这一路还醒不来其余魂魄,不成人身。那就活该死在路上。”

死?舍了人身露了那大鬼真身还要死?

“你当那日锦旬说的话是笑话么?你上清门会收一个大鬼做弟子?”

“可都说我不要急,既急不得,又如何成就人身?”

“你若这点悟性都没,当真枉费了义父一番苦心。”

“我能怎么办?”

杨暮客再听不到半点声音。

催催催,又急不得。杨暮客当真又气又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