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暮客紫明 > 第51章 与人斗其乐无穷

暮客紫明 第51章 与人斗其乐无穷

作者:容乃公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0-14 10:35:26

郑云桥是从中州来的,本是个中州的破落户,打小没见过爹娘,叔伯夺了家产。就在某日他准备好了手刃仇人而后自首之时,一个云游道士来到他的面前。问他可愿随那道人去西修行。

自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衣食无忧自是不必多说,人人尊敬让他找到了再世为人的知觉。

他的师傅是扶礼观的长老,已经真人修为。本是中州访道,见杀心惹煞气,村中有运势逆转之危。正是这六丁六甲之命者入邪之兆。

郑云桥生来性子里便带着一股狠劲儿,如今修行有成又带了些许傲气。

面前那未筑基的小道士,不过是辈分高了些。他又何尝不是辈分高?凭什么这小道士比师傅的辈分还高?他自觉这是个狗仗人势的家伙。

“晚辈名叫郑云桥,才筑基出关。师傅差我当做行走,处置灾后邪情。本**更南,但游神传信,前辈调令扶礼观行走。遂立即赶来。”

杨暮客见他说得不卑不亢,眼中还带着些许轻视,嘴角翘起,一口白牙,“来了便好。那城中惨不忍睹,贫道已经勒令正法教游神与执岁殿阴兵阴将临时处置。但终究需尔等扶礼观行走平整炁脉,规整神道。”

郑云桥揖礼,“多谢前辈提醒。”

“玉香,乘风载我与这位朋友去炁脉之上看看。”

“婢子领命。”

玉香掐诀,腾云而起。杨暮客那乾坤正法聚拢灵炁后大阵缓缓运作,空中再观炁脉,似寒风中烛火,能量微弱不已。

郑云桥看不大懂这小道士是如何保证阵法勉强运转。但这大阵破损成这样,非百年之功不可尽复。

看过当下情形,杨暮客让玉香落云二人无言而去。

郑云桥一瞬间怒火中烧,他自打入了扶礼观,何曾遇见这般怠慢。走到树后,咬牙捏了障眼法,一身风尘样貌。

营寨里虽无县令坐镇,但仍有县丞和主簿主持工作。县丞见到一个风尘仆仆的道士走进了营寨里。欢喜上前。

“贫道乃是云鼎观行走,本该前往国神观。但闻东南受灾,直达此地。”

“原来是上国道门行走,县令大人此时在营地外头云游道士那边休息。不知道长可是欲见本县父母。”

郑云桥笑着摆摆手,“他既已经歇息,贫道便不做打扰。县丞大人亦可当家做主。贫道可号令国神观道士乘鹤运送物资。不知当下最需何物。”

这……县丞犹疑了。并非犹疑这道士身份,而是犹疑该不该独断此事。县令是流官,来年便是考核之期。若过了巡检大人那关,自是平步青云。他独断此事,若是惹了县令大人不喜,难免要在考绩时添油加醋。九年来二人关系谈不上亲密无间,至少做到了平淡如水,不曾因权力斗争而有隔阂。

县令伸手搭在一起长揖,“道长好意难却,可本官不敢私下做主。道长可于帐中歇息一晚。明日县令归来之时,本官可代为引荐。”

郑云桥笑笑,“如此便好。”

第二日一个车队靠近了默酿县。此车队乃是太子召集商户捐赠的物资,官家物资运往更南的震中地区。

车队里有游骑兵护送,游骑兵本就是军中斥候。见那城池毁坏,绕了一圈,发现了城北坡上的营寨。归队引导车队向西南行进。

县令大人美美地睡了一觉,无梦。起初时玉香还多给他准备了一份餐食。这县令在这默酿县从未吃过这等美味,顿时对这四人愈加尊敬。昭通国本就商贸繁荣,他知晓国外有许多贵人吃喝皆是世间珍馐。想来这贾家商号定然也是国外贵人,贵不可言的那种。

吃过早饭县令向玉香告辞,玉香笑而不语,只是点点头。坐在那候诊的位置不再看他。

县令手脚有劲领着亲随回到了营寨,走在半路就遇见了快马加鞭的游骑兵。

那游骑兵看到了县令的官衣,一勒缰绳翻身下马。游骑兵先是脚跟着地,搓了一条浅沟,踉跄几步,站定后单膝跪地。

“益岔郡骁骑营游骑尉士拜见大人。”

“尉士免礼。”

“太子殿下召集商户捐赠物资以在成北,因路崎岖难走,某先一步传信。”

“哎呀,您可太及时了。昨日幸得贵人解决水源问题。今日太子殿下召集物资便已运到。实乃我默酿县之福。”

“大人快快回到营寨安排人员接收物资,莫要起了纷乱。”

“对,对。”

县令笑着点点头,大步流星地往回赶。

才到营帐前,县丞早已等候。

“岑兄,本官正要寻你。太子殿下召集了物资赈灾,已经运送到城北,此时正往我等驻地运送。赶快安排脚夫迎接,还要捕快维持秩序。”

“大人。下官稍候便做安排。这帐中昨夜来了一个云鼎观的道士。”

“云鼎观?”县令好奇问道。

“对。周上国云鼎观的道士行走,听他言说,似是准备去国神观访道,但听闻有灾,先一步来至此地。”

“好。本官就去看他。”

县丞拉住县令,“大人要谨言慎行,上国道长不可言罪。下官观那道士,虽风尘仆仆,却一脸冷傲。定是个性情乖张的,如今我等拨云见日,莫要因外交事宜惹了官司。”

“岑兄言之有理。是本官着急了。”

县令拽了拽衣服褶皱,正了正帽冠,双手揣在袖子里。低头进了营帐,营帐里点着一根蜡烛,烛台华丽。这定然是那道士随身带的。那道士就在一个蒲团上打坐。听见县令进来也不曾睁眼。

县令上前作揖,“默酿县县令拜见云鼎观道长。”

“贫道姓郑。乃是云鼎观受箓的行走道士。可调遣昭通国一切俗道资源,赈济灾情。”

“默酿县原有十三万七千人口有余,县城内居住九万八千,震后随本官来此处安置有七万两年四百三十二人。伤情过重离世者还未清查。我等当下缺衣少粮,昨日幸得海外云游异士相助,寻得水源。海外异士还设立义诊之所,提供药物。方才太子殿下召集物资也已运至城外。解了燃眉之急。道长千里迢迢至此,本官不胜感激。我等当下最缺乃是通晓阵法术数俗道,大城阵毁,灵炁易成灵毒,非俗人可受。还请道长相助。”

郑云桥听完从袖子取出一张符篆,折成一个纸鸢,向着炁脉一抛。“方才县令所言贫道已经录下,传往国神观。贫道知晓你等灾情严重,但这县城大阵损毁严重,重建需百年之功。不知县令此时可有计划。”

“这……”县令哪有功夫去想什么重建之事。光是救灾和收拢民众已经忙得不可开交。

郑云桥抛出两个纸人,捏着法诀,唤出了默酿县判官和社稷神。

一个纸人化成了阴间官衣老叟,一个纸人化成身着青衣的妇人。

老叟笑呵呵地说,“娄大人,你我梦中多次相见。不知还认得老朽否?”

县令冷汗涔涔,作揖道,“鄙人拜见城隍司判官。”

郑云桥指着妇人说,“这位县令大人可能不熟,她是默酿县的社稷神,主司农事收获,掌管地脉水系。”

县令赶紧再作揖,“鄙人拜见社稷神。”

郑云桥此举并非显法,而是俗道常用的请神之术。凡俗若遇通玄之事,俗道要帮助凡俗沟通神道,所以这纸人借身之法并非修士显法。

“县令昨日寻水不成,是海外贵人助尔等挖开水脉。此事本该相求社稷之神,而县令大人疲惫不堪,未能想到,实在遗憾。”

县令听后眉头紧锁,这道士何意?求助社稷神?莫说他忙着带领民众避灾,便是安稳后也不会以人道相求神道,该是神道主动入梦助他才是。

那妇人笑笑,“默酿县重商,周边土地荒废许多。怕是小神早就被县令大人忘却。近年秋收之日也不曾有祭祀之礼。小神法力甚微,实难显灵托梦。”

县令硬着头皮说道,“鄙人知罪。”

郑云桥此时打圆场,“县令大人乃本县父母大人,心里挂念诸多。荒废祭祀典仪情有可原。”

“小神理解。”

郑云桥不给县令辩解的机会,继续说,“县令言说恐灵炁化作灵毒,侵染民众。阴司判官与社稷神此时俱在。县令大人可向二位神官祈福,暂解灵毒之危情。待俗道抵达后,布置临时阵法。恢复人道之治。”

县令面色为难,“道长所言甚是。可如今我等落难,实难行社火仪轨。无供奉之物,社稷神官何来香火显灵呢?”

“贫道只需县令一言,若县令允下,社火所需仪轨贫道安排。供奉之物贫道可代为提供,但县令需与贫道立下契约,日后政事如常后再为偿还。”

县令咬着腮帮子,这道士竟然出了个寅支卯粮的馊主意。但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他认了。“那依道长所言,本官与道长立下契约。”

此话说完,仿佛天地有应。就连这县令凡人都察觉到了因果加身后的心悸。

郑云桥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封,信封里便是那一纸契约。

大致意思为旧城损毁严重,需迁城重建。重建之处为社稷神所选,并且需年年举办典仪祭祀社稷神显灵之举。国神观俗道会布置新的御炁大阵,所用物料由国神观承担。但国神观于此地修建别院,教授道学。

县令看完后脊背发凉。这默酿县如此重建,已经是偷天换日,非原有县城。他低声问郑云桥,“道长如此安排,已是神道干预人道。不怕天谴吗?”

郑云桥哼了一声,“破而后立,理当如此。何来天谴?”

县令哀求,“道长……默酿县以酒酿而兴,正是因为风土适宜。数万人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细。不知社稷神选址何处?我等能否重操旧业?年年举办典仪,劳民伤财,岂是敬神之举?下官敢问社稷神,您愿意看见乡土子民受苦吗?”

那老妇转身看了下郑云桥,只是笑笑。“本神爱民如子,所行之事,所显之灵,皆是正道。”

县令再叹,无言以对。

这便是郑云桥的上屋抽梯之计。你上清门徒勒令众多游神阴兵处置阴间邪祟,此地遂不用也。我安排人道与神道另寻他处再造城池。你杨暮客花再多心思,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时至傍晚,太子所集物资卸运完毕,那些个商会的马车和守军尽数离开。

县令找到了营寨外收拾义诊凉棚的玉香姑娘。欲求见杨暮客。

杨暮客正在车厢里与小楼饮茶对诗。不过是什么大地对长空,红花对绿叶。

玉香进了车厢说了那县令来访,杨暮客点点头。

“如今两日,重症病患基本缓解,我等不必于此地停留。玉香准备下,晚上离开。”

“婢子晓得了。”

杨暮客下车,县令一脸愁容地上前。

“大可道长,今夜国神观俗道来至。准备举办社火祭祀社稷神。不知大可道长可愿参与?”

“哎呀,县令大人晚来了些。我与姐姐已经约好,今日日落便离开,继续南下赈济灾民。”

“这……何故夜间离开?太危险了,我等还没报偿大可道长恩情,再多留数日如何?”

杨暮客摇摇头,“县令此时燃眉之急已解,但南边还有大量灾民等待医治,等待物资。时不待人啊。所以县令大人莫要再劝贫道,多想想你的受难同胞。”

“唉……道长……道长慢走……”

郑云桥所为杨暮客不知吗?怎能不知。这天地神道行迹尽在杨暮客眼中,即便他不知细节,那正法教游神不会言说吗?城隍司的判官被谁唤了去,唤去了多久,同行者有谁。在高等神官眼下不可能存在秘密。

正如杨暮客准备的,这是一场道争。一场仅限于筑基修为之下的道争,一场冲突有限,但无所不用其极的道争。

郑云桥的上屋抽梯却是狠毒。

可以说,杨暮客勒令众神,本不需消耗一丝人情。因为功德足以抵偿。但迁城后便不同了,后续功德与被杨暮客勒令众神再无瓜葛。

但杨暮客正因如此才愈发看不起郑云桥,眼界与心界都太小了。杨暮客继续南下,他依旧会使唤游神,依旧会勒令神官与阴兵阴将。你郑云桥有本事再复制此遭。

郑云桥使唤这些人道俗道,神道神官便不需代价吗?唯他自知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