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985章 市场应对,稳定客户群体

科研负责人站在门口,手里那份补充报告的纸角微微卷起,像是被反复摩挲过。林晚没有接,只是盯着主控屏上刚跳出的数据流——那条来自“恒通中转”的运输记录正闪烁着橙色预警光。

她听见对方说:“系统开始索要外部数据了。”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深井,没有激起回响,却让空气沉了几分。林晚没回头,只抬手调出另一组界面,将三类客户标签拖进优先回访框。她的指尖在屏幕上划过,动作稳定,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日常汇报中的一行备注。

“我知道了。”她说,“你把测试日志归档到x-0982,加密等级升至三级。”

科研负责人顿了一下,转身离开。脚步声在走廊尽头消失前,林晚已经拨通了市场团队的视频通道。

十分钟后,六张脸出现在通讯面板上。有人刚擦过脸,脸颊还泛着水汽;有人领口歪斜,显然从床上被叫起来。林晚没等他们调整坐姿,直接开口:“现在所有人听清楚,我们不追技术源头,也不比算力高低。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守住人。”

会议室里没人说话。一名女主管低头翻看提案文档,手指停在“老客户专属优惠”那一栏,迟迟没往下划。

林晚看着她,轻轻闭了下眼。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的瞬间,对方脑海里的念头清晰浮现:“送折扣券?他们连算法都能重构,这点小恩小惠根本留不住人。”

林晚睁开眼,声音没变:“上季度我们收到多少条关于响应速度的投诉?”

女主管愣住:“不到百分之二。”

“那售后满意度呢?”

“九成以上五星。”

林晚点头:“他们的产品再快,能快过我们一个电话就上门的速度吗?技术可以抄,参数可以堆,但十年积累的服务网络,不是靠几块芯片就能复制的。”

她扫视一圈:“我们要让客户记住——买的是安心,不是参数。”

会议室气氛松动了。有人开始记笔记,另一名男成员主动提出:“我们可以按消费频次和历史服务记录做分层运营,对高价值客户启动一对一管家服务。”

“可以。”林晚说,“但别只盯着高端客户。价格敏感型用户最容易动摇,也最容易回头。一旦他们发现新品的实际体验不如预期,就是我们最好的召回时机。”

她调出客户流失趋势图:“接下来三天,所有老客户登录App时,自动弹出专属服务入口。内容分三类:已购用户的免费延保升级、近三个月未复购的定向返现券、以及正在使用竞品的匿名回访邀请。”

“回访?”有人问,“直接问他们是不是买了新产品?”

“不。”林晚摇头,“问题要软。比如‘最近有没有尝试其他品牌的产品?如果有,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用了之后,有没有哪一点让你觉得不如原来方便?’重点不是拉人回来,是听清他们为什么走,又失望在哪里。”

她顿了顿:“尤其是中途放弃使用的客户。他们才是最有价值的情报源。”

一名年轻成员举手:“如果客户不愿意透露细节怎么办?”

“那就用选择题。”林晚调出问卷模板,“选项设计要有引导性。比如‘操作复杂’‘售后响应慢’‘功能不符合预期’,但最后一项必须是‘其他,请填写’。很多人会在最后写真实原因。”

她下令:“启用独立加密通道,所有反馈数据直传我这里,命名规则统一为‘R 编号 类型’。不得使用真实姓名或企业名称,避免信息泄露。”

会议继续推进。优惠方案细化到发放节奏、推送时段和触发条件;客服团队开始培训应对话术;技术支援组同步准备远程诊断工具包,确保老客户遇到问题时能在十分钟内接入人工服务。

林晚全程没打断,只在关键节点提问。每当某人发言时语气迟疑,她便悄然凝视其双眼,捕捉那些未说出口的顾虑。

有人担心品牌形象会被低价策略拉低,她便反问:“你觉得客户更在意面子,还是解决问题的速度?”

有人质疑回访效率太低,她提醒:“一个真实的负面反馈,抵得上一百次内部推演。”

还有人提议加大广告投放,她否决:“现在打宣传战等于替对手引流。我们不做对比,不提名字,只强化自己的优势——稳定、可靠、随时在场。”

会议结束前,林晚最后强调:“这不是短期促销,是信任保卫战。每一个留下来的人,都是我们反击的支点。”

通讯面板逐一熄灭,大厅重新安静下来。她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揉太阳穴。刚才连续两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精神负担明显加重,视线边缘有些发黑,但她没停下。

主控屏左侧滚动着优惠发放实时数据:三分钟内,已有两千多名老客户领取了专属服务包。右侧则是首批回访问卷的摘要流,一条条关键词自动归类——“充电时间长”“语音识别不准”“找不到售后入口”。

她逐条查看,在“找不到售后入口”这条标记了星号。

新产品主打智能交互,却忽略了基础服务通道的设计。这是个漏洞,也是突破口。

她调出城南工业区的地图,目光落在几处供电异常的厂房位置。调查小组还没传来消息,但物流线程已经开始输出新线索。恒通中转的账户流水显示,过去一周有三笔大额转账来自离岸支付平台,收款方关联了一家注册在郊区的空壳公司。

她正准备进一步追踪资金路径,平板突然震动。

一条系统提示跳出来:

【R-0037 提交成功】

【用户类型:价格敏感型转移者】

【反馈内容:机器反应是快,但每次推荐的东西都不是我真正想买的。它好像知道我会选什么,可我不知道它怎么知道的。】

林晚的手指停在屏幕上。

这句话和科研团队提到的“行为偏好学习”完全吻合。

对方不是在优化产品,是在训练用户。

她立刻调出该用户的消费画像:三十岁女性,自由职业者,过去两年累计购买联盟产品十七次,平均复购周期四个月,从未参与过任何促销活动。

这样一个习惯稳定的客户,竟然在新品上线两周内就完成了转移。

说明吸引力足够强,但体验并未完全满足预期。

她迅速在回访名单中加急标注这一例,并设置自动提醒:一旦该用户再次登录App,立即触发专属客服接入流程。

然后,她将这份问卷单独导出,加密后归入x-0982文件夹。

主控台另一侧,市场团队发来最新简报:首轮优惠活动上线两小时,老客户活跃度回升百分之十八,流失率下降五个百分点。

不算惊人,但趋势向好。

她喝了口凉透的茶,重新打开客户分层模型界面。

下一步,要把那些徘徊在边缘的用户一个个拉回来。

她的手指刚触到键盘,屏幕右上角忽然弹出一条紧急通讯请求。

来源是调查小组代号t-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