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763章 薄弱点现转机至

监控画面里,苏悦小队的身影在红外影像中凝成三个模糊光点,正停在金属门前。林晚盯着那扇门后方的能量柱基座,手指在控制台边缘轻轻敲击,节奏与脉冲频率一致。她的太阳穴还在跳,每一次搏动都像有细针在里面来回穿刺,但她的视线没有偏移。

主控台的三重数据流仍在滚动:推力装置维持着微弱输出,深桩共振层稳定传导,十二个能源包组成的补给链正以非对称方式持续供能。这些系统刚刚从崩溃边缘被拉回来,可她知道,真正的突破口不在这里。

她调出深桩传感器的原始频谱记录,从最后一次脉冲开始倒推。屏幕上,无数波形叠加交错,她逐帧筛查异常波动。终于,在第十七次脉冲的瞬间,一条本不该存在的信号浮出——137.8赫兹,尖锐而稳定,像是从地层深处刺出的一根金属丝。

这个频率不属于任何已知设备,也不在云都地下管网的常规通信范围内。但它每一次出现,都与能量柱的输出峰值完全同步。

林晚切换远程监控镜头,将画面拉近到金属门后方的护盾发生器。那是一个半球形装置,表面泛着暗蓝色光晕,规律地明灭着。她盯着它的运行节奏,忽然发现,在每次明灭交替的瞬间,护盾边缘会出现极其短暂的扭曲——不是能量衰减,而是供能切换时的真空期。

她闭上眼,集中精神。这是今天最后一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

视野骤然沉入一片流动的光带之中。她没有看到人,也没有情绪,只有一段残留在设备表面的意识余痕——那是远程操控者在高频操作中无意泄露的心理惯性。它像一段循环播放的指令流,重复着“稳定供能—切换线路—补偿波动”的机械节奏。

在那片光带的深处,她捕捉到一条细微的断点:每间隔十一秒,核心供能线路会经历0.3秒的能量滑坡。时间极短,但足够让护盾强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那一刻,护盾的波动幅度会扩大1.4倍,颜色偏移至接近绿色。

薄弱点存在。

她睁开眼,额头渗出冷汗。耳边嗡鸣不止,视线边缘泛起黑雾,但她没停下。她迅速调出反向推力装置的脉冲日志,比对当前运行周期——10.9秒。与护盾的11秒周期相差0.1秒,看似微小,却足以错开共振窗口。

但如果将推力装置的脉冲相位提前0.2赫兹,两者就能在特定节点形成短暂同步。届时,地层共振效应会被放大,护盾的薄弱期可能延长至0.8秒。

她立刻下令:“准备相位牵引协议,进入待命状态,不执行,只同步。”

技术员抬头:“万一提前触发共振,护盾反冲可能摧毁深桩锚点。”

“我知道。”林晚盯着屏幕,“但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她转而接入备用信道,向苏悦发送加密指令:“抵达门后,原地待命,等待‘绿光’信号。”她没解释什么是绿光,但她相信苏悦能懂——那是监控画面中唯一一次色偏,是护盾最脆弱的证明。

指令发出后,北侧监控突然捕捉到一组移动信号。高辐射区边缘,一道能量轨迹正缓慢逼近,速度不快,但路径精准,直指x-947入口。

敌方增援。

林晚立即调出团队装备分布图。张洋组尚在深桩维护区,无法调动;游动战力只剩北侧两人,且未进入作战位置。她手指在战术板上划过,最终停在苏悦小队后方的通风井节点。

她重新编码指令,追加一条:“若绿光未现,三十秒内撤离至b7通道,不得强攻。”

话音未落,监控画面中的护盾波动曲线突然跳变。周期从11秒缩短至10.5秒,仿佛敌人察觉了什么,正在调整节奏。

林晚屏住呼吸,回放最近三段录像。帧率不稳定,画面轻微抖动,尤其是护盾明灭的瞬间,出现了0.03秒的延迟。她放大时间轴,发现这种抖动与摄像机的刷新频率完全吻合。

不是节奏改变。

是光学干扰。

敌人在制造假象,试图打乱她的判断。

她迅速将护盾波动曲线与推力装置的脉冲图层叠加,重新计算相位差。数据回归原轨——11秒周期依旧稳定,薄弱点仍将在固定时间出现。

她拿起战术笔,在控制台边缘的金属板上划下一道刻痕,又划第二道、第三道。每一道代表一次脉冲周期。当第七道刻痕落下时,她停下。

第764秒。

那一刻,推力装置的脉冲将与地层共振完美对齐,护盾薄弱期延长至0.8秒。足够一次精准打击。

她将坐标标记为“窗口节点”,锁定后上传至所有终端。随后,她调出苏悦小队的实时位置,确认他们仍停留在门前,未轻举妄动。

她的手还在抖,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太久没有放松过神经。她用冷水泼了把脸,水珠顺着发梢滴在控制台上,溅起一小片湿痕。她没擦,只是盯着那滴水缓缓滑向边缘,最终坠落。

监控画面中,护盾又一次明灭。

她数着间隔。

十、九、八……

这不是倒计时,而是确认。

每一次数字跳动,都让她更确信那个窗口的存在。她不需要再看数据,也不需要再验证。她的身体已经记住了这个节奏,像心跳一样自然。

她拿起通讯器,声音平稳:“所有人,进入最终待命状态。目标节点764,准备响应。”

没有人回应,但她知道他们听到了。

她将目光投向主控台最角落的传感器反馈屏。那里显示着深桩底部的谐振导管状态——原本废弃的线路,此刻正随着地层脉动微微震颤,像是被唤醒的神经末梢。

就在她准备切换画面时,屏幕右下角闪过一帧异常。

不是数据错误。

也不是信号干扰。

而是一道极细微的反光,出现在护盾发射器底部的接缝处。那反光持续不到0.1秒,却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折射角度——像是某种材料在特定频率下才会显现的特性。

她放大图像,逐像素比对。

接缝边缘的材质,与护盾主体并不一致。它更薄,更脆,且不具备能量反射能力。如果在薄弱期同时施加定向冲击,这一区域可能成为撕裂护盾的第一道裂口。

她迅速在战术板上标注该点,命名为“切入点A”。

然后她停下。

因为她意识到,这个细节,不该出现在这里。

护盾发生器的设计图她看过无数次,从未标注过这样的接缝。它是后来加装的,还是原本就存在却被刻意隐藏?

她没时间深究。

监控显示,敌方增援已推进至距离入口两百米处,速度未减。而苏悦小队的位置依旧静止。

她再次确认时间节点。

764秒。

窗口即将开启。

她抬起手,指尖悬停在主控台的执行按钮上方。只要按下,相位牵引协议就会启动,推力装置将进入同步模式,为攻击创造条件。

但她没有按。

因为就在这一刻,护盾的明灭节奏,出现了极其微小的提前。

不是0.1秒。

是0.05秒。

敌人,真的在调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