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在控制台边缘停了三秒,随即抬起,划过主屏左侧的权限验证区。虹膜扫描光闪过,系统弹出三级加密通道界面。她输入一串动态口令,声音压得极低:“破晓协议,最终校准,启动。”
通讯频道依次亮起。科研端、市场端、行动组,三路信号同时回应。
“技术组就位,待命。”
“舆情监控已同步,准备推送。”
“第一梯队进入潜入路径起点,等待指令。”
林晚点头,目光扫过六块独立监控屏。调查小组的生命体征数据稳定,心率均在每分钟七十以下,呼吸深度符合低耗氧模式。其中一人左肩微沉,她立刻调出体感反馈图——背包带略有偏移,已自行调整完毕。
她没说话,只是将该队员的画面缩小至角落,转而切入科研实验室的实时影像。主控工程师陈锐正俯身检查“夜影-2”模块的电源接口,身后操作台上并列摆放着三枚备用芯片。一名技术人员正在做最后一次频率校准,示波器上的波形出现轻微抖动。
“频率漂移0.4赫兹,超出安全阈值。”那人低声报告。
林晚立即接通专线:“启用冗余算法包,切换至补偿模式。”
“可是……”对方迟疑,“这会增加系统负载,万一中途触发保护机制——”
她没等他说完,闭眼瞬间,“心灵洞察之镜”开启。工程师脑海中的画面迅速浮现:他担心的是振荡器老化导致连锁反应,但内心深处已有替代方案——更换核心芯片。只是顾虑时间不够,不敢贸然提议。
林晚睁眼,语速平稳:“换F7型振荡芯片,跳过预热流程,直接加载补偿程序。”
陈锐抬头看了眼屏幕,沉默两秒,伸手取出新芯片。“照她说的做。”
五分钟后,设备指示灯由黄转绿,系统提示音响起:“干扰模块运行稳定,续航预估18分23秒。”
“技术端确认,最终状态正常。”陈锐的声音传来,“随时可投入实战环境。”
林晚轻点确认键,转向市场团队频道。
“境外十二个主要传播节点中,三个中断连接,两个出现伪造视频流。”市场负责人语速加快,“内容是我们伪造证据、煽动舆论的‘内部录音’。”
林晚未答,短暂开启“心灵洞察之镜”。对方思维清晰,焦虑集中在如何避免公众误判,而非恐慌。她心中有数,开口时语气不变:“启动‘清源’预案,推送真实审计报告与时间戳比对图。不解释,只发原始文件。”
“可平台算法可能压制这类内容……”
“那就让合作媒体矩阵自动转发,形成信息簇。”她打断,“记住,我们不是争辩,是确立事实。”
指令下达后三十秒,全球舆情热力图重新铺开。被屏蔽的节点陆续恢复,伪造视频的播放量开始下降,多个主流资讯平台主动标注“信息存疑”。
林晚收回视线,手指落在通讯键上,接通调查小组。
“原定高空路线取消。”她说,“空中巡逻频率提升百分之四十,判定为临时警戒升级。”
队长回应:“是否启用b路线?”
“已批准。”她调出地下排水系统的三维路径,“从c-14井口进入,沿西侧通风管推进。多耗四分钟,但全程避开通报摄像头和红外扫描区。”
“收到。”
画面切换,监控显示六人已抵达废弃市政井盖位置。一人上前撬开锁扣,另一人放下绳梯。他们动作有序,未发出多余声响。最后一名队员进入后,井口缓缓合拢,地面恢复原状,仿佛从未有人经过。
林晚盯着生理监测数据。其中一人的心率在下井瞬间上升至八十九,随后缓慢回落。她再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捕捉到那人的意识片段——他在担心攀爬索的密封层是否受损,怕在潮湿管道中失灵。
她立即调出装备数据库,远程授权替换为备用索具,并通知后勤组将新编号录入追踪系统。
两分钟后,那人轻呼一口气,心率降至七十六。
林晚关闭能力,目光回到总部模型。黑色建筑的西侧通风井被高亮标记,倒计时窗口显示:**11分19秒**。
这是空调系统重启的唯一盲区时间。
她按下内线通话键:“所有人注意,距离切入还有十一分钟。技术组保持待命,市场组持续监控舆论动向,不得放松任何节点。”
“明白。”
“确认。”
“已同步。”
她松开按键,手指悬在紧急干预协议的激活区上方。这个按钮一旦按下,意味着行动暴露,必须转入强攻模式。而现在,一切还掌握在暗处。
监控画面中,调查小组已穿过第一段水平管道。前方是垂直上升段,高度约二十七米,壁面布满冷凝水。领队打开手腕投影,核对定位坐标,随后打出手势:**继续推进**。
林晚调出建筑内部结构图。通风管道通往三层设备间,再经天花板夹层可抵达核心服务器走廊。全程无生物识别门禁,仅有两处震动感应器,已被“夜影-2”模块提前覆盖干扰信号。
她看向科研端的实时反馈屏。“夜影-2”状态稳定,电量剩余百分之九十八,干扰场覆盖范围达标。
“如果此刻被发现……”她脑中刚浮现这个念头,便强行压下。犹豫是最大的敌人。
她重新接通行动频道:“前方第二段爬升完成后,将进入夹层入口。那里有静态红外扫描,间隔十二秒一次。你们只有十秒窗口。”
“了解。”队长声音沉稳,“我们会卡在第七秒进入。”
“别冒险。”她说,“宁可等下一个周期。”
“明白。”
画面里,队员逐一攀上垂直管道。纳米纤维索自动吸附管壁,承重检测显示正常。第三名队员上升至中途,脚底打滑,身体晃了一下。他迅速调整姿势,双手紧握索具,继续向上。
林晚紧盯生命体征。那人肾上腺素短暂飙升,但很快被自主调节压下。没有惊慌,没有失误。
他们不是在执行任务,是在走一条早已演练过无数次的路。
七分钟后,最后一人进入夹层。通风口格栅被无声拆卸,六人依次翻入。天花板内的空间狭窄,仅容匍匐前进。他们关闭头灯,改用热成像目镜,沿着预设路线缓缓移动。
林晚切换到红外视角。六个微弱的热源在灰暗的建筑结构中缓慢前行,像六粒尘埃飘过死寂的走廊。
突然,市场团队传来警报:“东南亚某新闻平台发布快讯,称黑幕组织掌握‘联盟非法渗透证据’,即将召开紧急发布会。”
林晚眉头微动,立即开启“心灵洞察之镜”,接入市场负责人意识。对方并未慌乱,正快速调取反制资料包,准备用时间戳和Ip溯源进行驳斥。
她下令:“按原计划推进,不要回应。让他们自己拆穿自己的谎言。”
话音落下,科研端又传回消息:“‘夜影-2’模块检测到局部电磁波动,疑似内部巡检机器人启动。”
林晚立刻调出机器人巡逻路线图。一台清洁单元正从东侧走廊向服务器区移动,预计八分钟后抵达目标区域。
她接通行动组:“改变行进节奏,避开d-7交叉口。提前两秒通过夹层转角。”
“收到。”
监控画面中,队伍暂停前进。队长抬起手,五根手指张开,然后一根根收起。等到最后一根手指落下,他们同时起身,贴墙疾行,在红外扫描尚未覆盖前完成转向。
林晚看着他们消失在拐角,手指轻轻敲击控制台边缘。
十秒后,清洁机器人出现在走廊尽头,机械臂缓缓展开,开始例行除尘作业。
她呼出一口气,目光落回主屏。倒计时归零:**00:00:00**
行动代号“破晓”,正式启动。
六路信号依旧稳定传输。其中一人正蹲在服务器门外,从工具袋中取出数据接口装置。他的手很稳,没有一丝颤抖。
林晚按下通讯键,声音清晰而平静:
“记住,我们不是去战斗。”
“是去——”
她的手指还未松开按键,监控画面突然闪烁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