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066章 舆论持续,市场引导风向

陈锐的声音还在耳边回荡,林晚站在实验室的落地窗前,指尖在终端边缘轻轻敲击。她没有回头,只低声说了句:“加过滤层,做。”

指令发出后三秒,系统确认提示弹出。她收起电子笔,转身离开。走廊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她的脚步没有停顿。技术问题暂时解决,但战场不止一处。

回到主控室,大屏上的全球舆情热力图正缓慢旋转。颜色分布比两小时前明显偏红,多个区域热度上升,但北美西海岸和东南亚部分城市的数据曲线已开始平缓。她调出社交平台实时词频监测,“诺亚真相”仍在高位,可讨论内容逐渐从原始证据转向阴谋推测,甚至出现少量质疑声。

她接入市场团队通讯频道。画面很快接通,策划主管的脸出现在副屏上,眼下有淡淡的疲惫,眼神却亮着。

“第二批材料准备好了。”对方开口,“但我们得选一个切入点,不能硬推。”

林晚点头。“发吧,用受害者证词打头阵。”

她闭上眼,启动“心灵洞察之镜”。视野沉入一片静默,随即,对方的思维如水流般浮现——不是混乱的情绪,而是一个清晰的传播模型:先以真实经历引发共情,再用资金流向图建立逻辑链条,最后由第三方机构收尾背书。这不是简单的信息发布,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认知引导。

她睁开眼,手指在主控台上轻点两下,授权通过。

十分钟后,一段三分钟的视频在全球多个平台同步上线。画面中是一名中年女性,坐在简陋的公寓里,声音平稳地讲述自己如何被一家境外投资公司诱导签署协议,最终失去全部积蓄。镜头扫过墙上孩子的照片、桌上未拆封的药瓶,还有她反复摩挲的一张银行拒付通知单。

视频末尾,一行字缓缓浮现:“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转发量在三十秒内突破十万。#我也是受害者#的话题迅速被带起,无数人开始分享类似遭遇。林晚盯着数据流,看到多个国家的本地媒体开始跟进报道,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财经专栏也陆续发布分析文章。

她调出黑幕组织的公关响应记录。原定于今晚发布的澄清声明已被撤回,内部会议通话摘要显示,他们的法务团队正在争论“是否该承认部分代理机构存在操作瑕疵”。

林晚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她切换频道,接通审计机构合作负责人。“明天上午十点,发布会照常开。材料按计划释放。”

“可他们已经在质疑我们证据链的采集程序。”对方语气谨慎。

“那就让他们看全过程。”林晚说,“把取证时间线、数据来源路径、交叉验证方式全部公开。不删减,不修饰。”

“万一他们揪住某个技术细节做文章?”

“不会。”她目光落在屏幕一角的匿名举报信扫描件上,“他们怕的不是程序问题,是事情坐实。只要公众开始相信,程序争议就会变成拖延手段,而拖延对我们有利。”

通话结束,她再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连接市场团队核心成员。这一次,她看到的不再是压力与犹豫,而是接连闪现的创意片段:有人设想发起线上听证会,邀请受害者连线陈述;有人提议制作互动地图,标注所有已知受害区域;还有一个年轻成员想到用AI模拟资金流动轨迹,做成动态演示。

这些想法尚未成型,却已显露出主动出击的态势。

她调出下一阶段预案,在终端输入几条新指令:扩大区域投放策略,重点覆盖舆论尚不稳定的南美和东欧市场;启用备用意见领袖账号矩阵,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定制传播内容;同时,将一批非敏感级通信日志解密,作为“透明行动”的首批开放资料。

系统自动执行命令。她靠向椅背,目光扫过主屏。热搜榜单上,“诺亚真相”升至第三,“跨国洗钱”“虚假投资”等关键词紧随其后。几家国际主流媒体的直播画面正在播放受害者访谈,评论区不断滚动着“要求彻查”“冻结相关账户”等呼声。

就在此时,一条异常信号引起她的注意。

暗网监控模块捕捉到一份加密档案的传播记录,标题赫然是《林晚:幕后操盘手的真实身份》。附件包含伪造的学历证明、篡改的银行流水,以及一段经过深度合成的讲话视频,内容暗示她才是整个事件的煽动者,目的是借舆论打击竞争对手。

林晚没有下令封锁。

她打开内部通讯,找到市场团队的技术分析员。“把这份档案拆开,做成教学案例。标题就叫《如何识别信息战》。”

“你要我们主动提这个?”

“对。”她说,“别回避,直接讲清楚每一处造假痕迹。字体偏差、时间戳错位、Ip跳转路径……让公众自己判断。”

半小时后,一支五分钟的科普短片上线。没有情绪化指责,只有冷静的技术解析。视频结尾,一行白字黑底的文字静静浮现:“当真相被攻击时,最好的回应不是沉默,是照亮。”

林晚起身走到主控台前,拿起录音设备。她没有看稿,语速平稳:“他们害怕真相,所以制造谎言;我们不惧攻击,因为我们站在光里。”

这段话被剪成十五秒短视频,附在科普片之后发布。没有配乐,没有特效,只有她的脸和声音。

十分钟内,转发量破百万。

她回到座位,看到陈锐发来最后一条消息:“所有设备已完成离线预载,触发器心跳感应模式已校准。”

她回复:“收到。”

此时,大屏上的热力图已完全变色。全球二十多个城市出现自发集会,抗议人群举着写有“还钱”“停止欺诈”的标语。几家大型金融机构宣布暂停与涉事公司的合作审查,监管部门表态将介入调查。

林晚关闭“心灵洞察之镜”,指尖轻轻抚过桌面。她的呼吸很稳,眼神沉静。

终端突然震动。一条紧急推送跳出:黑幕组织总部安保等级再度提升,外围巡逻频率增加百分之四十。与此同时,潜入小组的待命状态保持稳定,生命体征监测数据显示全员处于清醒且放松状态。

她调出任务倒计时。距离预定行动时间还有十六小时二十三分钟。

主屏角落,一则新闻快讯自动刷新:“国际反金融犯罪联盟发表声明,支持本次调查行动,并呼吁各国协同追责。”

林晚伸手,将这条消息置顶。

她刚要切换界面,通讯灯再次亮起。是市场团队策划主管。

“有个记者问,你们到底是谁?”对方说,“我们该怎么回答?”

林晚看着屏幕,片刻后开口:“告诉他们,我们是那些曾经闭嘴的人,现在决定说话了。”

对方沉默了几秒,轻轻应了一声“好”。

通话结束。

她没有动。主控室内灯光微弱,映在她脸上。大屏上的数据仍在滚动,热度曲线稳居高位,舆论风向彻底扭转。

她低头看了眼时间。

指针指向凌晨一点十七分。

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有人送来一杯温水,放在桌角,又悄然离开。

她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放下时,杯底与桌面碰出一声轻响。

终端忽然弹出一条自动警报:南太平洋某岛屿服务器群出现异常登录尝试,Ip地址与黑幕组织早期活动记录匹配。

她重新坐直,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

屏幕蓝光映在她眼中,像一道未熄的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