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062章 装置升级,科研突破难关

终端右下角的提示条还在闪烁,那行伪装成内网请求的日志记录静静躺在“诱饵流量-A”文件夹里。林晚指尖在键盘边缘停了两秒,随即调出权限审计系统的深层日志。

她逐帧回放三天前的调试过程。画面中,一名技术人员在测试间隙短暂离岗,操作台由助理代为值守。三十秒后返回,系统自动恢复运行——当时无人察觉异常。但现在看来,那段空白期恰好覆盖了核心算法加载的关键节点。

她将三名曾接触原始代码的技术员账号全部冻结,标记为“待查”。随后拨通科研团队加密频道。

“陈锐。”她的声音不高,但穿透力极强,“原型机数据有七成被提取,对方已经开始反向重构。”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明白风险。”

“启动‘盾构计划’,封存原版模型,所有升级工作转入离线环境。我给你四十八小时。”

“能耗问题还没解决。”陈锐语气沉稳,“新架构一旦启用动态跳频,散热负荷会翻倍,设备撑不过两小时。”

“那就让装置只在必要时工作。”林晚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模拟攻防曲线,“不要全频段同步响应,按威胁等级分区激活。入侵信号扫到哪一层,哪一层才启动干扰。”

陈锐没立刻回应。林晚能听见他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

片刻后,他说:“我们可以加一个AI自适应模块,实时判断攻击强度,动态分配资源。”

“去做。”她说完便挂断通讯。

十分钟后,她起身走向科研中心。走廊灯光冷白,脚步声被地毯吸尽。推开实验室门时,陈锐正站在投影前,身后墙上是七套失败的编码结构图,每一张都标注着过热宕机的时间点。

林晚没有说话,只是站在防尘玻璃外静静观察。研究人员来回穿梭,没人注意到她。她闭上眼,精神缓缓凝聚。

视野一闪,意识接入陈锐的思维。

纷乱的数据流中,一段残影掠过——分段激活、局部屏蔽、资源错峰调度。这不是完整的方案,而是他在深夜独自推演时偶然闪现的念头,尚未整理成文。

她睁开眼,敲了敲玻璃。

陈锐转头,她直接开口:“别等整套逻辑成型。现在就把‘分段响应’拆解成独立模块,先跑单层测试。”

“可整体控制逻辑还没改……”

“不需要完整框架。”林晚走进实验区,拿起一块未烧录的主板,“从最底层开始,一层一层搭。只要第一级能稳住,后续就有时间优化。”

陈锐看了她一眼,点头示意助手调整参数。

凌晨一点十七分,第一组信号成功通过低功耗测试。新架构下,装置仅在侦测到特定扫描频率时才会触发对应频段的干扰,其余时间保持休眠状态。能耗下降百分之六十二,连续运行突破一小时无异常。

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凌晨两点四十三分,模拟攻击进入第三阶段。虚拟防火墙开始使用多频叠加扫描技术,试图捕捉干扰信号切换瞬间的能量波动。尽管持续时间不足毫秒,但在高精度监测下,仍留下微弱残留轨迹。

“他们能找到入口。”陈锐盯着波形图,“哪怕只是一道缝隙。”

林晚走到另一台终端前,调出所有参与项目的工程师名单。她逐一凝视他们的工作界面,感受他们在高强度作业下的思维重心。

直到停留在一名年轻研究员身上。

他正在草稿纸上画着某种噪声掩码结构,旁边写着“量子随机源注入”。

她走过去,指着那张草图:“这个,详细说。”

研究员抬头,有些紧张:“我在想……能不能把真实信号藏进不可预测的噪声里。就像把一颗石子扔进暴雨中的池塘,涟漪混在一起,根本分不清哪一个是最初的落点。”

“你做过验证吗?”

“还没有,这只是理论设想。”

“现在就开始。”林晚立即调取量子噪声发生器接口权限,“把这个模块整合进信号底层,让干扰波自带随机扰动。”

陈锐皱眉:“如果噪声太强,会影响自身稳定性。”

“那就控制注入比例。”她说,“只在信号转换瞬间释放高强度噪声,形成‘隐身跃迁’效果。”

团队迅速重组流程。两名工程师负责搭建噪声注入通道,另外三人修改驱动程序,确保跃迁时机与频段切换完全同步。

时间一分一秒推进。

清晨五点零九分,最后一次压力测试开始。

虚拟攻击程序以最高强度发起连续冲击。第一波扫过,装置未响应;第二波触及敏感频段,干扰信号瞬间激活,同时底层爆发出一阵密集的随机波动。监测屏幕上,原本清晰可辨的能量峰值像被撕碎般散开,化作一片杂乱无章的背景噪点。

第三波攻击持续十分钟,未能锁定任何有效特征。

五点五十六分,系统弹出绿色认证标识:【“夜影-2型”干扰装置升级完成,具备完全抗逆向解析能力】。

实验室里响起轻微的欢呼声。有人靠在椅背上闭目喘息,有人低头记录最后几行数据。陈锐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林晚站在主控屏前,看着技术参数自动同步至联盟各作战单元。她输入指令,将新版固件推送至所有部署节点,并设置强制更新倒计时。

“接下来是市场部的时间。”她低声说。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震动。

一条来自情报系统的自动警报跳出:【检测到境外服务器集群频繁访问“诺亚资本关联企业”词条,搜索量两小时内增长三百倍】

她眼神微动,手指滑动屏幕,调出舆情监控面板。多家国际财经媒体账号已开始撰写相关稿件,发布时间集中在未来六小时内。

她没有迟疑,打开通讯列表,准备接通市场团队负责人。

电话尚未拨出,终端又跳出一条内部消息:

【科研组备注:新装置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可能出现唤醒延迟,建议补充保温措施】

林晚停下动作。

她回头看向实验室,陈锐正和几名工程师围在原型机旁,检查外壳密封性。一人提起保温材料样本,递给陈锐。

陈锐摇头。

“这种材料太厚,装进便携箱会超尺寸。”

“那就做双层壳体。”另一人提议,“外层隔热,内层加微型恒温模块。”

“电源怎么解决?现有电池撑不了八小时。”

林晚听着对话,目光落在终端上的全球部署地图。北境三个监测站位于极寒地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十七度。

她拿起笔,在任务清单末尾添上一行字:

【优先处理低温适配问题,今日内提交解决方案】

然后她重新转向通讯界面,按下通话键。

“我是林晚。”她说,“你们准备好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