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孙二娘的包子铺 > 第282章 徽宗密使暗探访

孙二娘的包子铺 第282章 徽宗密使暗探访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18 08:46:00

立秋的风带着凉意,卷着十字坡的落叶,在包子铺门前打旋。孙二娘正蹲在灶前翻晒花椒,指腹碾过颗发黑的椒粒,霉味混着烟火气,呛得她直皱眉。案上的肉馅剁得精细,掺了把新收的芝麻,香得能勾住路过的黄狗。

“当家的,把那瓮老酱搬出来晒晒,潮得快长白毛了。”她头也不抬,往竹匾里捡着好花椒,“昨儿个戴宗路过,说东京城里不太平,高俅那老贼被御史参了本,怕是要牵连不少人。”

张青扛着酱瓮往门槛挪,瓮沿的泥垢蹭在粗布衫上,留下道黑痕。“牵连?咱这十字坡离东京八百里,他还能管到这儿?”他把瓮往日头下一转,酱色的汁液在瓮里晃出涟漪,“倒是朱都头捎信,说近来有个‘黄衫客’在济州府一带转悠,专查民间怨情,不知是福是祸。”

孙二娘把花椒往石臼里倒,木槌“砰砰”砸着:“管他什么客,敢来咱这铺子撒野,就给他尝尝‘麻翻’的滋味。”她往灶里添了把柴,火苗舔着锅底,把蒸笼里的水汽催得“呼哧”作响。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穿杏黄衫的汉子走进来,腰间系着玉带,手里把玩着枚玉佩,玉佩上的“御”字在日头下闪着光。他身后跟着两个随从,都是短打扮,手按在刀柄上,眼神像鹰隼般锐利。

“店家,来三笼包子,一壶热茶。”黄衫客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股说不出的威压,目光在铺子里扫了圈,最后落在那瓮老酱上。

孙二娘往灶里添了把柴:“客官稍等,包子刚上笼。”她给张青使个眼色——这汉子的鞋是云纹靴,寻常百姓穿不起,定是官家人。

张青拎着茶壶过来,壶嘴刚要往碗里倒,黄衫客突然道:“听说十字坡的包子,能吃出江湖味?”他指尖敲着桌面,节奏三轻一重,是官府密探的暗号。

一、黄衫问情

孙二娘把刚出笼的包子往桌上放,热气裹着香气漫到黄衫客面前:“客官说笑了,就是寻常肉馅,顶多加点花椒,哪来的江湖味。”她捏起个包子,褶子捏得紧实,“倒是客官这身打扮,不像赶路的,倒像……”

“像什么?”黄衫客抬眼,目光如电。

“像查访民情的官爷。”孙二娘笑了笑,往灶里添了把柴,“前几日有个税丁来收‘治安费’,被乡亲们赶跑了,客官要是来查这个,俺们倒有话说。”

黄衫客的随从刚要呵斥,被他摆手拦住:“哦?税丁敢强收苛捐?”他拿起个包子,却没往嘴里送,“济州府的李通判,不是刚被罢官吗?”

“李通判是罢了,可他小舅子王三更黑。”王老汉挑着菜筐进来,听见这话就接茬,“前几日还带人来抢粮,被孙当家的用蒙汗药麻翻了,如今关在牢里,却有人说情,怕是过几日就放出来。”

黄衫客的眉头皱了皱:“有这等事?”

陈阿狗抱着个瓷罐进来,罐里装着新酿的醋,听见这话就把罐往桌上一放:“客官要是不信,去问问张寡妇!王三抢了她的鸡,还说要收‘家禽税’,把她气得直哭!”

黄衫客往随从手里塞了锭银子:“去,把张寡妇请来。”

随从刚走,黄衫客突然压低声音:“听说十字坡,与梁山有些往来?”

孙二娘的手在案下攥紧了剔骨刀:“客官这话可不能乱说!俺们就是开包子铺的,只认银子,不认什么山!”

黄衫客笑了笑,往嘴里塞了个包子:“味道不错。只是这馅里,少了点东西。”

“少了什么?”张青问。

“少了民心。”黄衫客起身,往门外走,“这包子要想长远,得用民心做馅,才嚼着香。”

二、密探窥踪

黄衫客走后,孙二娘关上门,张青往灶里添了把柴:“这汉子不简单,怕是冲着梁山来的。”

“不止。”孙二娘往石臼里倒着花椒,“他问税丁的事时,眼里有怒色,倒像真要管。”她往门外望了望,黄衫客的随从正和张寡妇说话,“说不定,是个好官。”

正说着,陈阿狗慌慌张张跑来:“孙二娘,王三的人在牢门外放话,说今晚要劫狱,还要放火烧铺子!”他手里的瓷碗晃得厉害,“俺在县衙门口听见的,千真万确!”

孙二娘往灶膛里塞了把干柴:“来得正好。”她对张青道,“去地窖把那桶菜油搬出来,再让乡亲们把水缸都装满,准备灭火。”又对陈阿狗道,“你去通知朱都头,就说王三要劫狱,让他早做准备。”

朱都头赶来时,日头已落西。听了孙二娘的话,他拍着大腿:“这王三是疯了!”他往灶里添了把柴,“俺这就去调衙役,守住牢房,你们也多加小心。”

入夜后,铺子外静得可怕,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孙二娘把菜油泼在门槛外的柴草上,张青握着扁担守在门后,陈阿狗和几个后生藏在菜园的篱笆后,手里攥着石块。

三更刚过,十几个黑影摸过来,手里举着火把,正是王三的党羽。“先烧铺子,再劫狱!”为首的刀疤脸喊着,把火把往柴草上一扔。

火苗“腾”地窜起来,却被早有准备的乡亲们用水桶浇灭。“往哪跑!”张青打开门,扁担横扫而出,打倒最前面的黑影。

孙二娘的剔骨刀“噌”地出鞘,刀光在火光里闪着冷光,转眼间就放倒两个。陈阿狗和后生们从篱笆后冲出来,石块雨点般砸过去,黑影们顿时乱作一团。

三、瓮中捉鳖

就在这时,黄衫客带着随从赶来,手里举着块金牌,上面刻着“奉旨巡查”四个大字。“都住手!”他声音洪亮,震得黑影们不敢动弹。

刀疤脸认出是白日里的黄衫客,腿一软就跪了:“官爷饶命!是王三让我们干的!”

黄衫客冷笑:“王三在牢里还敢指使人?看来这济州府的水,比想象的还深。”他对随从道,“把这些人都捆了,连同牢里的王三,一并押往东京!”

朱都头带着衙役赶来时,见黄衫客亮出金牌,惊得赶紧下跪:“不知是天使驾到,罪该万死!”

黄衫客扶起他:“朱都头免礼。这十字坡的事,你做得不错。”他往包子铺里望了望,“孙当家的,再给我来笼包子,这次要加民心做馅。”

孙二娘笑了,往灶里添了把柴:“客官稍等,这馅得慢慢调,急不得。”

天快亮时,黄衫客带着押犯的队伍出发了。临走前,他往孙二娘手里塞了块木牌:“以后若有难处,持此牌去东京找开封府,自会有人相助。”

孙二娘望着队伍远去的背影,把木牌往灶膛里藏了藏。张青往灶里添了把柴:“这回,王三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孙二娘往蒸笼里撒了把面粉:“回不回来都一样。这铺子,只要有乡亲们帮衬,就塌不了。”

四、余波未平

黄衫客走后第三日,济州府的晨光刚漫过十字坡的篱笆,朱都头就骑着快马奔来了。他翻身下马时,官帽都歪了,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老远就喊:“孙二娘!出事了!”

孙二娘正把刚蒸好的包子往竹篮里装,闻言直起身:“慌啥?天塌不了。”她往朱都头手里塞了个热包子,“先垫垫,慢慢说。”

朱都头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哈气:“王三在押往东京的路上……反了!”他咽下包子,声音发紧,“随行的两个衙役被打晕,他带着几个同党跑了,临走前放话,说要回来烧了你这铺子,扒了你的皮!”

张青往灶里添柴的手一顿,火星子溅在脚边:“这狗东西命倒硬。”

“不止这个。”朱都头从怀里掏出那张纸,“昨夜府衙收到东京来的文书,说黄衫客在半路被人拦下盘查,随行的囚车被劫走大半,现在都在查是不是咱们十字坡通了梁山,给报的信!”

孙二娘捏着包子的手紧了紧,面馅从指缝挤出来:“查?他们是想把脏水往咱身上泼。”她把竹篮往案上一墩,“王三跑了是小,这‘通贼’的帽子扣下来,咱这铺子,还有乡亲们,都得遭殃。”

陈阿狗背着半篓新摘的豆角从后门进来,听见这话,篓子“哐当”掉在地上,豆角滚了一地:“那咋办?俺这就去叫人,把地窖收拾出来,藏些粮食先!”

“慌啥。”孙二娘弯腰捡着豆角,“王三要回来,定会先找帮手。他在济州府最倚仗的是城西的张屠户,那人手里有二十来个屠工,个个凶神恶煞。朱都头,张屠户的底细你熟?”

朱都头点头:“那厮是王三的表舅,平日里靠着王三撑腰,在菜市场强买强卖,百姓敢怒不敢言。只是他胆子小,若知道王三成了逃犯,未必敢沾边。”

“那就给他个不敢沾边的理由。”孙二娘擦了擦手上的面,“张青,去后院把那桶陈年的老醋搬来。陈阿狗,叫上你那几个会泅水的兄弟,跟我走趟城西。”

五、智斗屠户

城西菜市场的肉摊前,张屠户正抡着斧头劈骨头,肉案上的猪油溅得满脸都是。见孙二娘带着几个半大孩子过来,他眼皮都没抬:“买肉?今儿的肋条新鲜,就是贵点,你这包子铺卖得起?”

孙二娘没接话,只让陈阿狗把醋桶往肉案旁一放,揭开盖子。酸气“腾”地涌出来,呛得张屠户直皱眉:“你这娘们搞啥鬼?”

“给张屠户提个醒。”孙二娘捡起块碎骨头,往醋桶里一扔,“王三成了逃犯,官府正拿他,谁沾谁倒霉。你这肉摊,要是被他当成窝点,往后别说卖肉,怕是连这案子都得赔进去。”

张屠户的斧头顿在半空:“我表外甥……他不敢来我这儿。”

“他敢不敢不重要。”孙二娘指了指肉案前围观的百姓,“可大伙儿知道你是他表舅,要是官府来查,你说得清?”她从篮子里拿出两个包子,分给旁边的孩子,“昨儿个王三的人在城外烧了李寡妇的柴房,就因为李寡妇前几日给官差指过路。你说,这火要是烧到你这肉摊……”

话没说完,张屠户的脸就白了。他扔下斧头,从钱箱里抓出一把铜板往孙二娘手里塞:“孙当家的,你可得给我指条明路!我这摊子要是没了,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

“简单。”孙二娘把铜板推回去,“待会儿王三的人来寻你,你就说官府刚来过,在你这儿布了眼线。再让你那几个屠工‘不小心’把消息漏给街坊,保准他不敢踏进一步。”她顿了顿,“至于东京来的文书,你只需跟前来查案的官差说,王三早想占你这肉摊,你俩早闹翻了——这话,百姓们都能作证,对吧?”

围观的人立刻七嘴八舌应和:“对!张屠户前阵子还骂王三不是东西!”“就是,他好几次想抢张屠户的生意呢!”

张屠户见状,赶紧往孙二娘手里塞了块上好的五花肉:“孙当家的仗义!这肉您带着,算我的一点心意!”

六、地窖藏锋

回到铺子时,张青已在后院地窖收拾出块空地,墙角堆着乡亲们送来的干柴和粮食。孙二娘把五花肉往灶上一挂,对跟来的孩子们道:“去通知大伙儿,今晚都别睡太沉,听见铺子后墙响,就往地窖跑。”

陈阿狗挠头:“王三真敢来?”

“他现在是丧家之犬,除了来十字坡撒野,没别的去处。”孙二娘往地窖搬着腌菜缸,“但他更怕官府,定会选在后半夜动手,想烧了铺子就跑。”她指了指地窖顶上的石板,“这石板能承重,上面铺了柴草,就算火着起来,一时半会儿也烧不透。”

入夜,十字坡的灯一盏盏灭了,只有孙二娘的包子铺还亮着昏黄的油灯。张青把劈好的柴火堆在门后,孙二娘则在灶台旁摆了十几个空酒坛,坛口对着门口——这是她琢磨的“土雷”,坛子里装着菜油和硝石,一旦碰倒,遇火就炸。

三更梆子刚敲过,后墙果然传来“窸窣”声。孙二娘吹灭油灯,拽着张青躲进地窖,刚盖上石板,就听见铺子里闯进人来,脚步声杂沓,还有王三的骂声:“孙二娘!你给老子出来!”

接着是翻箱倒柜的声响,然后有人喊:“大哥,灶房有火折子!”

“烧!给老子烧干净!”

火苗“腾”地窜起的瞬间,孙二娘在地窖里拽了拽绳子——这是她白天就系好的机关,绳子另一头连着门后的柴火堆,一拉就往门口倒。只听铺子里传来“轰隆”声,接着是惨叫和怒骂:“妈的!有柴火堵门!”

“快撤!要烧起来了!”

杂乱的脚步声远去后,孙二娘掀开石板,浓烟呛得她直咳嗽。铺子里的桌椅烧得噼啪响,好在门被柴火堵着,火势没往外蔓延。张青拎着水桶冲进去,乡亲们也举着水盆赶来,很快把火浇灭。

陈阿狗在灰烬里捡起个烧变形的刀鞘:“这是王三的!他跑不远!”

孙二娘望着黑漆漆的门板,突然笑了:“他跑不跑,都不重要了。”她从灶膛里掏出那块黄衫客给的木牌,上面已熏得发黑,“但东京来的‘查案’官差,怕是要真来了。”

七、官差上门

不出三日,济州府来了两个官差,一胖一瘦,穿着簇新的官服,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八个带刀衙役,直接把铺子围了。

胖官差捏着折扇,扇面上画着只描金孔雀,他往门槛上一坐:“孙二娘,有人告你勾结梁山,劫走囚车,还窝藏逃犯王三。识相的,就把黄衫客给你的信物交出来,再跟我们回府衙问话。”

孙二娘正在收拾被烧的铺子,手里拿着根烧焦的木柴:“官爷说笑了,我一个卖包子的,哪懂什么勾结。”她往灶里添了把柴,火“噼啪”响,“倒是王三昨夜来烧我铺子,被乡亲们赶跑了,官爷要是能抓住他,才是真本事。”

瘦官差冷笑:“少装糊涂!黄衫客的文书上写着,你这铺子是联络点!”他突然踹倒旁边的菜摊,“再敢嘴硬,就把你这破铺子拆了!”

“官爷可别乱来!”王老汉拄着拐杖赶来,身后跟着十几个乡亲,“孙当家的是好人!王三烧铺子时,还是她让我们躲地窖的!”

“对!我们都能作证!”张寡妇抱着孩子,孩子手里还攥着个孙二娘给的包子,“官爷要是抓她,就先抓我们!”

胖官差被围住,折扇也不摇了:“反了反了!都给我闪开!”他拔出行囊里的铁链,就要往孙二娘脖子上套。

“慢着!”朱都头带着衙役赶来,手里举着本账册,“两位官爷,这是十字坡的户籍册,孙二娘一家三代都在这儿,从没离开过济州府。倒是王三,前年就跟梁山的人有往来,这账册上记着呢!”

胖官差翻了两页,脸色变了变——上面清清楚楚记着王三去年强占张屠户肉摊、勾结地痞收保护费的事,还有朱都头的批注。

“这……”他一时语塞,瘦官差却道:“就算她不是联络点,私藏黄衫客的信物,也是大罪!”

孙二娘从怀里掏出块烧焦的木牌,往地上一扔:“啥信物?是这个不?昨夜被火燎了,早就不成样子。官爷要是要,拿去吧。”

木牌烧得发黑,上面的字迹全没了。胖官差捡起看了看,又被乡亲们围着说理,只得撂下句“改日再来查”,带着人灰溜溜走了。

张青往灶里添了把柴:“这俩官差,怕是高俅的人。”

孙二娘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把烧焦的木牌踢进灶膛:“管他是谁,来了就接着。只要乡亲们在,这铺子就塌不了。”她拿起面团,重新揉起来,“来,帮我烧火,今儿个蒸两笼菜包,给大伙儿压压惊。”

灶火重新燃起,映着满屋子的烟火气,混着面团的麦香,把十字坡的清晨,烘得暖融融的。

(全文约字)

创作灵感:黄衫客带回的民情触动徽宗,高俅借机反扑,诬陷十字坡通贼。孙二娘用黄衫客给的木牌联系开封府,却引来了高俅爪牙,最终在乡亲掩护下,于地窖设伏擒获爪牙,用其罪证助黄衫客扳倒高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