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 第814章 隋朝21(杨坚)

【贺若弼觉得自己率领军队一直都在打仗,既有牺牲,又打出了隋朝的威名,最后更是直接攻入建康,当为首功,韩擒虎则是觉得贺若弼行事鲁莽,不按照计划行事,虽然攻进了建康,但是却为隋军带了很大的伤亡,实在不是个好将领,有功有过。】

【而他不一样,他降伏了任忠,掳获了陈后主,他才是首功!】

【杨坚呢,也是个端水大师,当时的隋朝,贺若弼和韩擒虎都是猛将,偏袒哪一方都不合适,杨坚便不偏不倚,认为两人均立下了不世奇功,给了两人封赏。】

【韩擒虎被授予了上柱国的职位,杨坚还赏赐给了他八千段布帛,只是有人弹劾韩擒虎作风不正,纵容麾下士卒奸淫陈朝宫女,因而并没有给韩擒虎加封爵邑。】

【如此一来,虽然看似韩擒虎的功劳封赏要比贺若弼的多一点,但是加加减减的,又差不多保持了持平。】

【被俘获的陈朝皇帝陈叔宝,杨坚也暂时没有杀他,而是留着他作为威慑。】

【后来突厥使臣前来隋朝觐见,明明已经战败,但是游牧民族永远都是不甘心臣服。】

【杨坚便直接将陈叔宝带到了突厥使臣的面前,笑着问使臣知不知道这是谁,使臣很疑惑杨坚为什么要突然带一个不认识又不重要的男人来见他,因为他并没有见过陈朝的皇帝。】

【杨坚随即向他介绍陈叔宝,还着重说明了,这是他们隋朝刚刚灭国的陈朝的皇帝。】

【突厥使臣倍感惊恐,再也不敢在隋朝放肆。】

{陈朝也被灭了,隋朝已经是大一统的国家了!}

{论功行赏这种事情,不应该是隋文帝杨坚这个皇帝决定吗?怎么这俩将军还争起来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的皇帝都是将军或者是权臣谋朝篡位上位的,想来打胜仗在当时的人看来,不仅是自己可以晋升官职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己培养势力的根本!}

{就这么明目张胆吗?}

{不是明目张胆,而是当时就是这么一种情况,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了!}

{楼上也没这个必要非要阴谋论一下,觉得是个人就想要造反,这两人就不能真的在纠结自己的战功吗?}

{我们都是猜测罢了,我们现在在史书中看到的,不过是当时人们做出的行动,他们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这谁能知道啊!}

{就是就是!}

{不过隋文帝果然也是端水大师,两个人都想要争功劳,但是如何让两个人都满意,这就是为君之道的大学问了。}

{不仅如此,还偏偏就这么恰好,两人在争夺功劳的时候,就有人出来告发韩擒虎驭下不严。}

{韩擒虎俘虏了陈后主,照理来说,确实是韩擒虎的功劳要更大一些吧?}

{可是贺若弼一直都没打仗,未曾离开前线,韩擒虎算是后来居上,要是没有贺若弼之前的战争,韩擒虎也未必就能这么迅速的抓到陈后主啊!}

{嘶,头好痒,果然是偏向谁都不对!}

{尤其当时还是隋朝刚建国没多久,韩擒虎和贺若弼都是杨坚手底下最厉害的将军,因为这件事让谁心生嫌隙都不好!}

{我之前还做梦能够回到古代当皇帝呢,现在看来,以我的脑子,还是想想就好!}

{虽然大家都说隋文帝杨坚得国最易,但是实际上,杨坚能够走到这一步,付出的心血也是无可估量的。}

{就是,不然的话,为什么非要的时杨坚陈为了新的皇帝,而不是其他的大臣呢?}

三国时期。

天幕上说过,最后还是曹操篡夺了汉室江山,他的心路历程,大概跟杨坚还是有几分相像的。

曹操想想自己之前的各种行动,非常感慨:“天幕说的没错啊,谋朝篡位也是很不容易的,实在不比这些自己打天下的皇帝容易!”

刘备毫不掩饰,大大的翻了个白眼:“哼,一群乱臣贼子!既然想要江山,如何辛苦都不为过不是吗?曹孟德,这是你应得的!”

曹操听见这话,也不甘示弱:“哼,那是天幕上未来的我,现在咱们三家都在,谁再想谋朝篡位,都会迅速遭受到另外两方的联手进攻,我曹孟德以后就是大汉最忠诚的丞相!你可别乱说话,天幕上的魏武帝,跟我曹操有什么关系!”

孙权在一旁抿了一口酒,饶有趣味的眼神紧紧的盯着两人:这俩人一言不合就要吵起来,这段时间,他可是没少看戏,以前怎不知道这俩人这么有趣!

曹操和刘备又不是瞎子,被人这么盯着也感觉不到,看到孙权那种看戏的眼神,这俩人就想把孙权暴揍一顿!

【陈国本就是当初晋室南渡后,由世家组建的朝代,隋朝在将陈朝覆灭后,将陈朝的所有的东西都搬了回来。】

【其中包括了各种名人字画,文物典籍,百工杂技,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车船、衣服、百工的图纸。】

【这些都是当初晋室南渡时从北方带走的物件,经此一战,历经近三百年的光阴,终于再度回到了北方。】

【陈朝灭亡,中原大地基本上重归统一,隋文帝杨坚也要开始自己作为皇帝治理国家的一生了。】

【当初西魏宇文泰,更加自得于自己身上鲜卑族的血脉,所以在西魏建立之后,大肆在国内实行鲜卑化的政策,很多汉族大臣为了能够得到重用,迅速的融入朝堂,都要将自己的汉族姓氏,改为鲜卑族姓氏。】

【但是杨坚不一样,杨坚虽然也有鲜卑族血脉,但是在身份和文化上,他更加认同汉族文化和汉家血脉。】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最先颁布的政策,就是要将原本改成鲜卑姓氏的大臣们的姓氏全都改回来。】

【因为汉朝,汉人是很重视自己的身份的,朝廷大臣中,更加偏向汉家血脉的人更是大有人在,不过是迫于皇室的压力,才不得不改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