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 第717章 庆历新政32

“没什么新鲜的东西,这十条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当初宋朝立国的时候,就没有把这些应该做到的事情想清楚,落实下来。”

萧何皱着眉头,手中的笔早就已经停了下来。

“是啊,这些制度明明应该当初建国之时就应该制定好的,正是因为之前缺乏这方面的政策,所以才会放纵这些官员许久,现在不过是亡羊补牢罢了。”

“确实是很有用的建议,但是对于我们大秦还不够有新意,对那个状况百出的宋朝来说,应该已经算是一针见血的良方了,就是不知道这些政策实施情况如何。”

“应该能实施的吧?这些政策都很好啊,宋朝出现了问题,宋朝的君臣也发现了问题,难道有好的解决办法,这些人会蠢到不用吗?”嬴阴嫚歪着小脑袋,困惑的问道。

就连她都知道“知错就改”,不是说宋朝是一个文化灿烂的王朝吗?应该不至于不懂这个简单的道理吧?

臣子们看着有些天真的小公主,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解释,对错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对于这些宋朝的臣子来说,相比起对错,他们更看重自身的利益啊!

相比起天幕出现后才开始接触朝政的嬴阴嫚,公子扶苏对这种事情的感触显然要更大一些。

他摸了摸自家妹妹的头,温和的举例:“阴嫚,若是你做错了一件事,但是这件事可以长久的为你带来利益,你会不会坚持下去这个错误呢?”

嬴阴嫚犹豫了一小下,摇摇头:“不会,因为阴嫚知道这是错的,错了就应该改正!”

“若是这件事改正了,不仅不会再为你带来利益,还会让你将原来的得到利益也一并交还甚至会损害你本来不会受损的利益呢?”

公子扶苏继续温和的问。

嬴阴嫚这下子迟疑的时间更久了,还不等她想出回答,他的太子兄长已经给出了答案:“有的人会觉得错误就应该改正,不会在乎自身的利益,但也有些人会将自己的利益看的无比重要,从而将错就错。”

秦始皇嬴政也柔和了眉眼,对着嬴阴嫚轻轻招手。

嬴阴嫚提起裙摆,像是一只美丽的小蝴蝶,一头撞进了嬴政玄黑的朝服中。

“这就是改革的难处,人心不齐,人心难测啊!”

想当初,他们大秦商君主持的变法,刚推行时也是这般艰难,不,可能比这还要艰难,他们大秦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就是因为大家都把大秦的利益看的比个人的得失要重要!

秦朝的君臣们都想到了大秦的种种变革,非常自豪,他们大秦,就是这样人心整齐、矢志不渝的厉害王朝!

李斯手中的毛笔有一下没一下的点着自己的下巴,若有所思:“不过,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查缺补漏,看看现如今大秦的律法,还有没有缺漏的地方!”

秦始皇嬴政静静的听着,等臣子们的讨论声渐歇,道:“就按照李斯说的办,我们先看看宋朝改革的结果吧!”

【我们都知道,庆历新政在历史上其实是失败了的,那么失败的原因在什么呢?】

【其实我们在讲庆历新政的背景时,就说的很清楚,首先的一个原因就是,宋仁宗赵祯的态度。】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仁君和明君,他看到了北宋的种种弊端,也对西夏和契丹等国家索要岁币的事情很恼火,所以他迫切的希望能够改变北宋的现状。】

【庆历新政的实施其实非常的仓促,这种仓促不止表现在政策制定的时间短,也表现在推行的时间之短。】

【从范仲淹上书中的“推恩信”这一条就能看得出来,范仲淹虽然也对北宋的情况很着急,但是他明白事缓则圆的道理,他本人对于改革的态度,其实并没有那么急迫。】

【而从赵祯快速提拔范仲淹和富弼等人的行为就能看得出来,在这场改革中,宋仁宗才是最着急的那一个。】

【甚至范仲淹的这十条建议,都是在宋仁宗赵祯的多番催促下才拿出来的,可以说范仲淹是被逼出来的。】

【庆历新政实施的情况到底如何,没有人比欧阳修等亲自动手的人更有发言权了。】

【欧阳修曾经为范仲淹作过碑铭,上面就写了北宋实行庆历新政的情况。】

【这便是《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在这里面我们先看到的是范仲淹的态度,他认为“天下久安则政必有弊者,三王所不能免。”】

【就是说,范仲淹认为,天下和平的时间久了,政策上必然会出现问题,就算是古代的圣贤来治理国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这与皇帝、臣子都没什么关系。】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些不合适的政策和出现的问题,就必然需要解决,但是解决问题应该“劘以岁月而人不之为,悠久之道也”。】

【范仲淹认为改革是有必要的,但是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必须要用长久的时间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从方方面面考虑周全,再循序渐进的慢慢施行,才是改革的正确方法。】

【别看范仲淹年轻的时候,看哪个政策不顺眼就要上书怒批,年龄渐长了,却更加稳重了。】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庆历新政关乎和整个宋朝,所以范仲淹不得不的更加谨慎。】

【他明白改革一定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所以他需要慢慢的进行改革,以避免得到剧烈的反弹。】

【要使用一个大部分人的利益不受损并且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方法进行改革,还要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将改革政策推行出去。】

【在范仲淹的想象中,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先把改革的方案拿出来大家讨论一下,集思广益,看看宋朝到底哪里有问题,谁的解决方案更好。】

【第二步,则是要先把这些改革的方案让所有的官员们都过过眼,包括了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只有大家都认可了改革的条陈,才能实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