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 第588章 乞丐皇帝35

海水晒盐,对于古人来说,真的白捡没有任何区别!

怎么办啊!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和齐国大把大把的晒盐吗?

白起和范雎也没办法,毕竟,这种法子只有沿海地区才能使用,他们秦国没有这样的条件啊!

“王上,为了秦国的百姓,我们既然弄不到海盐,那便只能想办法去找其他三种盐!”白起回答道。

范雎也劝道:“是啊,听天幕上的意思,我们的盐应该有很多才是。既然后世的海盐大部分都不是拿来吃的,那么也就是说,其他三种盐的产量,也已经足够后世十四亿人口的消耗,这样看来,这些盐的数量,也一定少不了!”

嬴稷这才停止哭嚎。

“嗯,加紧训练兵马,盐是让人身体强壮的必需品,寡人怕其他国家得了这么多的盐,会发动战争,一定要做好防御!”

“唯!”

秦国严阵以待,只是没想到,其他国家的探子传回的消息,却让嬴稷等人觉得自家能够一统中原,实在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为,齐国和楚国虽然进行了晒盐,晒盐的产量也的确不低,但是齐国和楚国的黔首们手中,却并没有多出很多的盐!

原来是各国的贵族们将盐藏起来了!

盐可是个好东西啊!就算是多了这么多的盐,他们觉得盐的价格也没必要往下降。

盐要是一下子泛滥成灾了,那他们还怎么从这群贱民的手中榨取钱财!

【言归正传,说完了盐, 我们接着说明太祖朱元璋的为君政策。】

【我们之前的时候说完了关于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现在我们接着来说一说他的经济政策。】

【农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明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

【这些政策让明朝百姓们很快的安稳下来,稳固了大明的统治。】

【老朱同样进行了货币的改革。】

【对于货币的演变来说,秦汉时期都是使用铜钱居多,金银虽然是贵重金属,但是并不是主要的流通货币。】

【等到了宋朝,读书人的数量快速增长,导致学习所需的笔墨纸砚的改进迭代也在加快,更加轻便易携带的纸币——交子应运而生。】

【但是纸币其实本身并没有任何的价值,它能够成为货币的唯一原因便是统治者或者钱庄还算是有说服力,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

【明朝时期,朱元璋同样看到了纸币的好处,所以在洪武七年的时候,设立的一个新的机构,名为宝钞提举司,专门负责印制明朝特有的纸币——宝钞。】

【大明的货币改革进行的很顺利,大概是朱元璋比较有个人威慑力,百姓们很容易的就接受了他们要使用一种新货币。】

【大明的宝钞主要有六种面值,分为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和一贯。】

【宝钞作为纸币,实际上是有着真实在钱庄兑换真金白银的能力的。】

【一千贯的宝钞就相当于铜钱一千文,能够兑换一两白银或者是四分之一两黄金。】

【这种名叫“大明通行宝钞”的纸币,成为了大明朝发行的唯一一种正统货币。】

【话虽如此,但为了能够让宝钞顺利发行,老朱将白银作为货币的能力给废除了,也就是说,在洪武七年之后,白银就被禁止作为一般等价物使用了,不再是货币的一种。】

【即便老朱下了死命令,但是铜钱或者金银仍旧是硬通货,很多人家中仍旧藏着这些,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明初的时候,大部分的开国功臣都是农家出身,让他们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要说起搞经济,那就不行了。】

【就算是文官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也不会学习到一些关于货币的知识,所以明初的时候,从皇帝到大臣,没有一个真正懂行的人出面,告诉大明应当如何发行货币。】

【货币的发行放在现代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大明宝钞在手,就相当于自己摆了一台印钞机,老朱和他的大臣们丝毫没有考虑过宝钞的流通和储存问题,没钱了就只知道一个字,印!】

{现代货币的发行都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明初的那么一群大老粗,真的能弄好?}

{别想了,没戏!没听到主播说朱重八没钱了就知道印啊!}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货币应该都是不够的才对!}

{宋朝的交子不也是纸币吗?还是刚开始出现的纸币,为什么交子就能比宝钞好用?}

{宋朝的交子虽然能够使用,但是铜钱和金银才是主流货币,交子的出现,不能对这种货币体系造成什么剧烈冲击!}

{大明不一样!}

{大明是强制,必须使用宝钞!}

{我就是学经济的,要是货币真的这么好发行,那我们国家也不至于间隔很长时间才发行一次了!}

{虽然老朱确实废除了银子在货币中的地位,但到了后来,银子仍旧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货币之一!}

{宋朝能够凭借着那么小的土地,养活自己的同时能把地盘经营的特别繁华,还能给外人送钱,可想而知,宋朝的官员中,一定懂经济的大佬!}

天幕这么一说,万界中人都集体懵了。

发行货币不就是造钱吗?这里面还能有什么学问啊!

洪武时期。

现如今,宝钞已经发行了一段时间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啊!

会不会是后世的这些人太过小题大做了!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比较自负,觉得自己的政策应该都卓有成效,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他还是比较愿意听听天幕的说法的。

“标儿,棣儿,认真听,看看宝钞到底有什么弊端!”

宝钞可是明太祖朱元璋思索良久的得意之作,它竟然会有缺陷,这怎么可能呢!

朱元璋在心中哂笑一声,认定了一定是后世人对他的宝钞不够了解,才会觉的宝钞有问题!

“儿臣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