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207章 证据(上)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207章 证据(上)

作者:柯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2 11:48:44

杭州城外。

精明能干的刘进在离开了王记织坊之后,便是轻车熟路的抵达了人头攒动的码头,准备像往常一样,靠着帮人搬运些货物,或者通过带初次抵达杭州府的外地行商们找些\"乐子\",赚取些赏钱。

但不知是运气太差,亦或者燕王朱棣驾临杭州府,诸多富绅豪商均是不敢太\"活跃\"的缘故,能说会道的刘进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也未能成功招揽到生意,只得悻悻的坐在阴凉处,与往日相熟的伙伴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二哥,这眼瞅着就要到九月了。\"

\"朝廷又要开始收取秋粮了。\"

都是些知根知底的街里街坊,在例行公事般议论了几句各家的\"家长里短\"之后,众人所谈论的话题便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官府头上。

夏税和秋粮,一年中的两次赋税,便是当下这个时代百姓的头等大事。

杭州府得益于坐落于大明腹地,不用像北方诸省那样,时不时便要面临蒙元铁骑来犯的威胁,故此朝廷每年在杭州府所征收的\"徭役\"相对而言也十分有限。

即便真的不幸被官府抽中,也可私底下使些银钱,雇佣个走投无路的流民百姓,或者入不敷出的农户替代前往,毕竟这杭州府虽是富庶,但每年仍有不少农户因为无法负担朝廷的赋税而家破人亡。

\"说的是,又要开始准备了。\"

闻言,被在场汉子视为主心骨的刘进便是轻轻颔首,脸上露出了一抹复杂的神色。

他因为能说会道,碰上外地行商也敢主动上前去搭讪的缘故,日子倒是比在场的这些伙伴们要强上不少,至少不用为那每年都要缴纳的赋税而发愁。

但即便如此,偶尔提起那夏税和秋粮的时候,他通过也是一副深恶痛疾的表情。

当然,他并不是因为朝廷定下的税额过高,方才如此不满;相反,这杭州府的赋税虽然比之邻近的府县要沉重不少,但无论是\"东南佛国\"的历史沉淀,亦或者\"人间天堂\"的噱头,均是吸引了大量的外地行商至此,从而养活了一批像他们这样能够\"自给自足\"的贩夫走卒。

他真正不满的,还是杭州府城中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实则冷血刻薄的织造商,以及与其沆瀣一气的官员。

在他的印象中,这杭州府的蚕丝和桑布价格,每每到了朝廷要收取赋税的时候,便会持续走跌,让靠着蚕丝和桑布为生的农户们叫苦不迭,只能忍痛将其贱卖,用以缴纳朝廷的赋税。

但是当朝廷的\"秋粮\"收取完毕之后,这些蚕丝和桑布的价格又会奇迹般开始攀升,就好似那弹簧一般。

\"哎,也不知今年何时才能发放工钱,可千万别像去年那样,拖到快过年了才给。\"

\"去年我家就差一点,就得缴纳额外的罚没了。\"

提起让人一言难尽的赋税,在场的汉子们神情明显严肃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般嘻嘻哈哈,其中还有人变得愁眉苦脸,长吁短叹起来。

无需多问,这些人家中必然有亲属在城中的\"织坊\"帮工做活。

\"我说哥几个,你们都不知道吧?\"

正当刘进犹豫着,要不要将刚刚自\"王头\"口中得知的消息,透露给在场伙伴的时候,便有人一脸神秘的出声,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也让刘进将话语咽回了肚子里。

\"三驴子,赶紧说,干什么神神秘秘的。\"

只片刻,人群中便有人不满的催促道,这个三驴子平日里说话总是喜欢大喘气。

\"就我们坊的老刘头,你们都知道吧?\"

悻悻的点了点头,被称为\"三驴子\"的汉子眉眼间猛然涌现出一抹骇然之色,缓缓道出了他前些时日刚刚知晓的一件\"荒唐事\"。

去年冬天的时候,他隔壁的\"老刘头\"因为辛苦一年所种植的蚕丝和桑布一直卖不上价,导致难以承担朝廷的赋税,被迫将家中的几亩土地暂时\"租让\"给了杭州城中的一名牙商。

双方在官府的见证下签订了契约,规定老刘头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随时可以凭借着契约,无条件的赎买回之前的土地。

但有意思的事来了,当老刘头靠着\"租让\"土地换来的银钱缴纳了赋税之后,其膝下独子竟是考取了\"秀才\"功名,从此摇身一变,成为市井百姓眼中的\"文曲星\"。

老刘头本以为有着自己儿子撑腰,手中又有官府签订的契约,应该能够顺利自牙商手中赎买回之前\"租让\"的土地,但让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当他见到牙商并道明来意的时候,却被告知土地早已被转卖,并且成为了\"净慈寺\"的私产。

老刘头想不明白,自己手中明明有官府签订的字据,为何这牙商仍能转卖自己的土地,并且还成为了\"净慈寺\"的产业?

难道那些佛法高深的得道高僧们也觊觎自己手中这几亩薄田?

\"三驴子,你的意思是说,那老刘头到最后都没能赎买回自己的土地?\"但众人听完了这件有些离奇曲折的\"趣闻\"之后,尽皆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在他们眼中,这见官不拜的\"秀才公\"已经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了。

\"可不,听说老刘头的儿子亲自去了趟知县衙门之后,便是绝口不提此事。\"

\"倒是老刘头不死心,偷偷去了地上瞧,还瞧见了几名耕种的农户,那些农户只说是替背后的东家耕种,压根不知晓这所谓的净慈寺。\"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即便是早就知晓那些\"得道高僧\"名不副实的刘进也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

他本以为,那些道貌岸然的僧侣们至多也就是在暗中收取好处,利用自身免税的特权,替杭州城中的富绅豪商们规避赋税,却没想到这些人竟是嚣张到了公然巧取豪夺旁人土地的程度。

要是连大明的秀才公,都无法讨回自家的土地,那寻常的百姓们岂不是更加申冤无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