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203章 查账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203章 查账

作者:柯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2 11:48:44

高楼双峙,下临清池。

蚕丝作为所有天然纤维中最为优良,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纺织出各种复杂的花纹,而为了更好的提取蚕丝,织造上好的衣物,效率更高的纺织机便是应运而生。

根据古籍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纺织机便在民间织坊中出现,并被大规模的应用,经过千余年的发展,纺织技术已是十分成熟。

此时放眼瞧去,偌大的织坊中,数以百计的织工们两两一组,有条不紊的操作着眼前的织机,\"吱吱呀呀\"的声音不绝于耳,令人忍不住驻足。

\"几位,有何贵干?\"

望着眼前几名穿着打扮与寻常百姓无异的\"不速之客\",负责照看这座织坊秩序的\"王头\"便是悄无声息的出现,眼神不善的诘问道。

许是为了\"装腔作势\",在听到门口传来的动静之后,还有十余名身强力壮,腰间鼓鼓似是藏有棍棒等物的莽汉自织坊的各个角落而出,默立于\"王头\"之后,脸上涌动着不加掩饰的凶狠之色。

这杭州府的棉布丝绸可是天下闻名,每年来自于四面八方的订单络绎不绝,织坊中的这些布料早早的就被订出去了,寻常商人可没有染指的资格。

而且眼前这几人瞧上去,可是有些眼生呐。

\"你们掌柜的呢?\"瞧着眼前这莽汉冷言冷语的模样,燕王朱棣便是眉头一皱,冰冷的声音中出现了一丝不快。

微微眯起眼睛,\"王头\"上下扫量了几眼说话的燕王朱棣,神情愈发警惕的询问道:\"几位有事?\"其身后闻讯赶来的汉子们,已是不自觉将右手摸向腰间。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眼前这瞧上去其貌不扬的壮汉,竟是猛然爆发出了一种让他有些窒息的肃杀之感。

而这种感觉,他只在自己的\"东家\",以及杭州府城中,那位名义上能够调动境内全部卫所官兵的\"都司\"身上感受过。

\"把你们掌柜的叫来,在将近些年的账本尽数拿来。\"

眼前的织坊虽然瞧上去\"安安稳稳\",但燕王朱棣却没有被\"假象\"所迷惑,不自觉的提高了些许声音,目光死死盯着眼前这些汉子们的腰间。

以他的见识,自是能够瞧出这些汉子尽皆在腰间藏匿着棍棒,面相也都有些凶神恶煞,不是易与之辈。

倘若是正经营生,何须雇佣这些凶神恶煞的\"青皮无赖\"在此看家护院?

\"嘿,反了天了。\"

\"你是个什么东西,跑到这里来大言不惭?\"

听了朱棣有些\"无理\"的要求之后,身材魁梧的\"王头\"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声,其黝黑的脸庞上呈现了与往日凶狠暴戾截然不同的深思,脑海中不由自主回忆起前两日\"东家\"对他的叮嘱,倒是他身后的一名泼皮主动跳了出来,并朝着朱棣叫嚣道,被其藏匿于腰间的棍棒也在不知不觉间出现于手中,瞧上去倒是颇有威慑力。

当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居然还真的有人敢跑到这杭州府的织坊中耀武扬威?

啪!

清脆的耳光声响起,在\"王头\"及其余汉子不敢置信的眼神中,在他们眼中好似风烛残年的颍国公傅友德猛然上前,一双孔武有力的大手狠狠抽在刚刚说话的青皮脸上。

只瞬间,这青皮的脸颊便肉眼可见的红涨起来。

但相比较同伴的受伤,颍国公傅友德接下来的话语却是更让他们震惊,乃至于如坠冰窖。

\"依大明律,欲对亲王行凶者,等同谋逆。\"

\"按律当斩。\"

哪怕朱棣等人从始至终都未能拿出证明身份的勘合令牌,但包括\"王头\"在内的诸多青皮却是没有人认为眼前的这伙\"不速之客\"是在装腔作势。

毕竟早在清脆耳光声响起的刹那,眼前的这群\"不速之客\"中便是有人猛然抽出了腰间的长刀,阴冷的刀芒犹如吐着信子的毒蛇,让他们不敢有半点动作。

咕噜。

剧烈的吞咽了几口唾沫之后,被众人视为主心骨的\"王头\"好似意识到了什么,扭曲狰狞的脸颊上猛然涌现出一抹惶恐之色,并且率先丢掉了手中的棍棒,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准备朝着眼前的\"贵人\"叩首行礼。

昨晚\"贵人\"驾临杭州府的时候,他也曾前往码头上\"迎接\",但因为光线昏暗,及位置靠后的缘故,未能如愿瞧见奉旨驾临杭州府的燕王朱棣。

\"别整这些虚礼。\"

\"速速将这纸坊的掌柜及东家叫来,不要让孤久等。\"

眼瞅着稍远处的织工们已是注意到了此间的动静,并且纷纷面露狐疑之色,燕王朱棣便主动上前一步,止住了满头大汗的王头。

以他的身份和心性,自是不会丢份到与眼前的青皮无赖一般见识,至于刚刚那出言不逊的\"倒霉蛋\",虽不至于\"按律当斩\"那般严重,但也得去牢房中吃点苦头了。

\"小人遵旨,小人遵旨..\"

忙不迭的点了点头之后,王头便好似软骨动物一般,手脚并用的起身,并且踉踉跄跄的往后院而去,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模样。

他刚刚瞧得真真的,那些闪烁着寒芒的长刀都是\"真家伙\",还有两人因为动作过大,不经意间露出了隐藏在长衫后的甲胄。

大明建国至今不过二十余年,百姓尚武,民风彪悍,纵是有人在家中藏着几柄长刀也不算意外,只要不闹出乱子,官府也懒得计较。

但这甲胄可不一样。

自秦皇统一六国开始,历朝历代的君王们均是将甲胄视为\"底线\",民间但凡有私藏甲胄者,立斩不赦。

簌簌簌。

约莫盏茶功夫过后,满脸局促的王头去而复返,身后还跟着两名瞧上去约莫五十余岁,穿着打扮似是掌柜和管事的儒生,眉眼间尽皆涌动着意外和一抹不易察觉的狡黠。

身份尊贵的燕王殿下居然真的驾临杭州府,并且选中了他们织坊进行\"查税\",就是不知晓在塞外让蒙古鞑子闻风丧胆的燕王,能否看得懂那些早已被瞒天过海的账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