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165章 恩威并施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165章 恩威并施

作者:柯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2 11:48:44

纵观历史长河,早在秦皇尚未统一六国时期,彼时各自为战的\"诸侯国\"便饱受塞外游牧民族的袭扰,深受其苦。

为了能够一本万利的解决这些游牧民族所带来的威胁,秦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便是不顾民怨沸腾,强行在国力征召民夫,修筑\"万里长城\",希望借此解决\"外患\"。

此后千余年的时间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均是不同程度的对\"万里长城\"予以修缮,哪怕是驱逐鞑虏,恢复汉人山河,并以\"塞王\"坐镇帝国边陲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也不忘修缮加固长城,防备蠢蠢欲动的北元余孽。

可以说,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好似一个梦魇,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中原王朝统治者的头顶,难以抹去。

但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但女真建奴入关之后,游牧民族这个贯穿历史长河千余年的难题却是被其彻底解决。

究其原因之一,便是史无前例的给蒙古各部规定了\"疆域\",明确其驻地范围,不准各部落之间发生战事,从而在根本上杜绝了蒙古部落靠着\"吞并\"壮大己身的情况。

现如今,曹爽提前两百余年,将\"满清\"的那套办法搬了出来。

...

...

\"给蒙古各部规定疆域?\"

尽管早就知晓曹爽宛如谪仙降世,脑回路异于常人,但洪武大帝朱元璋此刻仍不免目瞪口呆,浑浊的眸子中写满了惶然。

这样也行?

众所周知,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便是\"居无定所\",时不时便会举族搬迁,但曹爽现在却是要对其划分疆域,方便统治?

\"先生,此等计策实在是闻所未闻..\"片刻过后,燕王朱棣不可思议的惊叹声也是随之响起。

他常年在北平坐镇,身边不可避免的聚集了一批针对\"蒙古鞑子\"的智囊幕僚,为他出谋划策,其中有不少观点着实令他获益良多。

但这些观点对他所带来的震惊成都全部加在一起,也没有刚刚曹爽那番言论的强烈。

给游牧民族划定疆域范围,这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脑回路?

事实上,如若不是曹爽早已证明过自己的价值,恐怕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早已捧腹大笑,毕竟这个言论实在是过于荒诞了些。

\"今时不同往日,如若北元大汗在草原上尚拥有无人能及的号召力,此等计策自是荒诞之语。\"

\"但如今蒙古各部分崩离析,犹如一盘散沙,正是我大明趁虚而入,对其分而划之的好机会,为何要平白错过?\"

像是没有察觉到朱元璋和朱棣脸上欲言又止的神情,曹爽满脸认真的昂然道,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塞外,胸口起伏不定。

说起来,历史上的满清之所以能够解决困扰中原王朝千余年之久的难题,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捡了一个\"便宜\"。

尽管大明在\"土木堡之战\"过后,掌握着大明军权的五军都督府便名存实亡,边军战力也是急速下降,导致大明在日后的国祚中,再难组织起像样的\"北伐\",甚至还在嘉靖年间丢掉了掌控了百余年之久的\"河套平原\"。

但不管怎么说,曾经在草原上不可一世的瓦剌部和鞑靼部在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数十年如一日的\"围剿下\",终究还是受到重创,实力大不如前。

并且在隆庆年间,大明通过\"互市\"的方式,将彼时在漠南草原上称雄的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封为\"顺义王\",正式结束了大明和蒙古之间将近两百余年的敌对关系。

靠着各取所需的\"互市\",大明成功让其余蠢蠢欲动的蒙古部落也是放下兵刃,转而选择臣服大明。

自此之后,直至女真建奴于辽东崛起,大明和蒙古之间在未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

可以说,明朝末年的蒙古部落,其实力早已大不如前。

此等情况之下,野心勃勃的女真大汗皇太极迅速抓住机会,派遣大军对名义上能够节制蒙古诸部,在蒙古人心目中享有特殊地位的\"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予以围剿,逼迫他败退青海草原,并含恨而终。

在末代\"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病逝之后,其部下群龙无首,并最终选择了投降皇太极。

自此,从成吉思汗时期,便统治草原的\"黄金家族\"正式跌下神坛,转而由女真大汗取而代之。

此战过后不久,皇太极便在蒙古各部首领的拥戴下,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清,并且对各部首领予以册封,规定其领土疆域,初步奠定了征服蒙古草原的基础。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不外如是。

\"但是先生,这些野心勃勃的蒙古鞑子,为何要听咱们的?\"很快,治国经验丰富的朱元璋便是意识到了关键问题,转而眉头紧皱的询问道。

腿长在那些蒙古人的身上,他们大明又不能一直在草原上驻军,如何能够让那些蒙古鞑子心甘情愿的待在自己的\"疆域范围\"之内?

\"蒙古鞑子,畏威而不怀德。\"

\"我大明若是想要将其征服,便需要恩威并施。\"

\"这一点在本质上,与燕王殿下口中的远交近攻有异曲同工之妙。\"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声音,曹爽缓缓将目光收回,并以波澜不惊的口吻分析道。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由北元皇室所代表的鞑靼部接连遭受重创,原本还算团结的王公大臣们迅速分崩离析,有人选择归附大明,有人选择归附瓦剌部,有人则是继续向草原深处迁徙,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卷土重来。

对于主动归附的蒙古部落,大明应该给予实质性的\"优待\",从而发挥出\"千金买马骨\"的效果,而不是以一些空飘飘的\"虚名\"将其打发了事。

对于依旧对他们大明保持敌意的蒙古部落,则应在最大的能力范围内,对其予以打击,继而震慑其余摇摆不定的蒙古部落。

如此一段时间下来,大明必然能够像历史上的\"满清\"一样,对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形成长远且有效的统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