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 第318章 巴蜀选官招贤,李靖入宋阀

第318章 巴蜀选官招贤,李靖入宋阀

寇仲没注意到苏铭的微妙神色,试探性的问道,“前辈,您说的大战是指李阀还是宇文阀?”

“你觉得是宇文阀还是李阀?”

“我觉得是李阀。”寇仲握紧拳头,眼里露出些许愤懑,“李阀背后是那帮臭和尚,子陵成了道门道子,咱们宋阀跟道门合作,他们不可能放任我们坐大。”

“为什么不是他们一起?”

寇仲没想过这茬,不确定的说道,“这?李阀跟宇文阀去年不是经历过大战?双方争夺关中,死伤惨重,怎么会合作?北方的胜利者只能有一个。”

“前辈的意思是,为了对付我们,李阀和宇文阀会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我们?不对,这背后一定是佛门那帮人在背后搞鬼。”提到佛门,寇仲就恨的牙痒痒。

“你说的不错,这背后的推手就是佛门。”

寇仲非但没有忧虑,语气豪迈,“哈,来就来,难道我们宋阀会怕他们不成?到时候我跟子陵一起出手,就不信有人能挡住咱们。”

岂料苏铭却道,“子陵在北方游历,暂时回不来。”

寇仲尴尬一笑,挠挠头,“好吧,就算我一人也不惧他们。”

说完,他又朝苏铭抱拳,“多谢前辈为我解惑,晚辈告退。”

待寇仲离开后,苏铭看着他的背影微微出神,原作中李唐一统天下的理由十分可笑,因为要是不让李唐一统天下,要是不让李世民登基,突厥人就会攻入中原,让天下大乱。

在佛门嘴里,唯有李世民登基并一统天下,才能抵御突厥人,才能让中原太平,只有李世民才是真命天子,这种钦定的理由说出来能让人笑掉大牙,但凡脑子没坑都不会因为这种理由放弃逐鹿。

可偏偏寇仲他们就信了,将已经打下的半壁江山拱手相让,让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宋阀多年的心血付诸一炬,不得不黯然落幕。

慈航静斋那些政治裱,她们所谓的代天选帝,为百姓着想,还不是因为李家一统天下更符合佛门的利益。

但如今,寇仲对佛门的敌意不是轻松就能化解,他看到的多,经历的也多,不再是那个随便就能被忽悠的“少帅”。

所谓的争霸天下,争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更是系众人的前途命运于一身,是沉甸甸的责任,不管有什么理由,既然选择了争霸,就要背负起责任,任何时候都是如此。

……

暖室内,宋缺正在翻阅奏报,苏铭坐在不远处查看各地收割粮秣的情况。

“先生,裴长史建言,巴蜀官府缺少官吏,各处衙门运转不明,我欲举行科举,遴选官员,先生以为如何?”

苏铭想也没想便道,“科举选官是大势所趋,宋阀先行一步,却是明智之举,只是,这制度缺漏太多,难以遴选出真正的大才。”

之前他没说,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而是宋阀刚入主巴蜀,立足未稳,正是拉拢各方世家的时候,不便进行科举。现在不同,宋缺在成都府外训练大军,宋阀以及岭南世家的子弟居于蜀地各方要职,牢牢掌握住了钱粮,可谓是根基已成。

这时候,推行科举制,有利于稳定民心,拉拢中下层的寒门和庶民。

宋缺放下奏报,慨然道,“科举之弊在于徇私,成了高门大户的自留地,真正的底层百姓却难以登上大堂,长此以往,不是好事。”

“徇私之事,人之常情,若想用制度杜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苏铭早有腹稿,沉声道,“宋兄说得有理,那便将科举改为选官,辅以求贤令,待日后取得天下,再以科举正名,以为如何?”

战国时期,秦穆公招贤令,迎来了商鞅,变法之事得以进行,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之基,而三国时期,曹操颁布求贤令,一众文臣武将来投,曹魏集团得以雄踞中原。

如今,天下虽未三分,亦不是战国争霸,但真正上的了台面上的势力,也无非是李阀,宋阀,宇文阀,这三家一方面承袭前朝势力,一方面背后有佛道势力支持,本身更有一帮世家效忠。

相比之下,无论是河北窦建德,还是洛阳王世充,瓦岗寨李密,亦或是,江都李子通虽盘踞一地,但上限也就那么回事,成不了大事。

四大门阀这样的势力底蕴雄厚,可以失败很多次,可他们只要输了一次,上升势头一断,便是万劫不复。

宋缺一双狭长刀锋眉眼微微上挑,当即点头,“此计甚妙,选官之名直白可见,科举之事亦是为了当官,不过,制度改革,还得先拿出个章程,晚上我召集众人议一议,尽早定下。”

“对于这制度之事,我已有眉目。”

“还请先生一叙。”

随即,苏铭便将后世科举的糊名誊抄,临时委派主考官,搜身,禁止投递行卷,隔绝考官等等流程详细的讲了一遍。

待他说完,宋缺素来严肃,也不由得放声大笑,“先生一语,胜过我诸多巧思,此事就这么定了。”

而苏铭却是摇摇头,坦然道,“不,我以为,这件事还需与众人一起商议,且选官等级,只限于低品。”

宋缺一时不解,神色诧异,随即恍然,不禁感叹,“先生深谋远虑,宋缺佩服。”

其实苏铭的意思也很好理解,选官之事不是小事,也该让大家一起参与,顺便提前放出风声,那些世家大族可能不把这些低级官位看在眼里,但对于那些寒门以及没落士族而言,这无异于是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

世家之间,利益勾连,不用官府宣传,这件事自然而然就会传扬出去,同时也是为了分割利益,雨露均沾。

……

没过几天,宋缺便召集镇南公府的主要官员议事,宋阀核心成员也全数到场。

当他将选官之事道出,众人议论纷纷,唯独石之轩不着痕迹的看了苏铭一眼,科举之事他早就提出,宋缺也一直在考虑,而苏铭一回来,宋缺便下定决心推行,此人对宋缺的影响当真不可小觑。

宋鲁轻捋颔下白须,神色忧虑,“大兄,选官是好事,只是咱们现在好不容易稳定巴蜀,再调任官员,万一出了乱子怎么办?”

他刚说完,宋智便反驳道,“只是一些低级官员,哪那么容易出错,你想多了,大兄此举可解官府人手匮乏之危,光靠我们宋阀子弟和其他世家,也不够啊。”

“况且,我不信你不知道,咱们派下去的子弟有不少仗着宋家的威风,横行地方,鱼肉百姓,大兄将其革职,还动用了家法,最后那家被赶回了岭南老家。”

“我们家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各家,要我看,早就该选官了。”

一通话顿时将宋鲁噎住了,而其他众人也议论纷纷,最后是支持的人更多一些,各家之人虽有微词,但难以与宋阀抗衡且损害的利益不大,便顺理成章的通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