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凤唳九霄倾天下 > 第384章 育才·王府书院

凤唳九霄倾天下 第384章 育才·王府书院

作者:方即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0 03:49:30

安平医馆的仁名如春潮般在京畿蔓延,而渊亲王府内,另一项更为深远、也更为敏感的举措,也在悄然推进,其影响将远超医馆的惠泽。

王府东南隅,原是一处占地颇广、景致清幽的闲置别院。如今,院墙被大幅加高,门户被拓宽加固,内里格局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匠人们日夜赶工,拆除了那些过于奢靡、仅供赏玩的亭台水榭,将大片土地精心平整,开辟出开阔坚实的场地。一座座宽敞明亮、陈设简朴却处处透着实用气息的讲堂、书斋、校场正在拔地而起,粗壮的梁柱散发着松木的清香。空气里弥漫的不再是往昔的脂粉香,而是新墨的馥郁与木料的清新气息,以及泥土被翻动后的生机。

此处,便是君临渊与萧云倾共同筹划的“崇文书院”所在,一个承载着他们不同寻常愿景的所在。

暮春午后,暖阳透过新糊的明瓦窗棂,在刚铺好、打磨得光洁的青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君临渊与萧云倾并肩立于正在收尾的明伦堂前,身后跟着沉默如影的墨影和负责营造的王府工正。微风拂过,带来远处匠人劳作的低语。

“王爷,王妃,按您二位的严令和图纸,书院主体建筑已近完工。”工正躬着身,指着手中摊开的图纸恭敬回禀,“明伦堂为集会讲学之所,阔九丈,深五丈,可容百人同时听讲。东西两廊各设经义斋、算学斋、律法斋、史策斋、格物斋(依王妃所嘱,格物斋将兼授基础物理、农学等实用之科)五间独立讲堂,每斋皆宽敞明亮。后院为三层藏书楼、山长及讲席住所,力求清净。东侧空地已辟为简易校场,铺以细沙,专供学子习练强身健体之术。”

君临渊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格局方正、气象初显的书院建筑群,微微颔首:“甚好。讲席人选,进展如何?”他侧首,问的是身后的墨影。

墨影立即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如磐石:“回王爷,王妃。按您亲笔所列名录及所提要求,属下已一一亲自登门拜访接洽。翰林院致仕的周鸿儒老先生(清流耆宿,学问渊博,向不涉党争)感念王爷王妃兴学育才之心,已慨然应允出任山长一职。通晓刑名律法的前大理寺丞郑文远、精于算学水利的工部致仕员外郎李桐、擅讲史策的国子监博士王谦,三位先生皆已允诺前来担任讲席。另有两位通晓农桑稼穑和百工技艺的隐士大家,属下亦已初步接洽,对方对书院宗旨颇感兴趣,但言明需面谈细节后方能定夺。”

萧云倾听罢,补充道:“武艺教习一事,妾身以为可由玄影卫中挑选两位沉稳干练、通晓战阵基础与个人技击的百夫长轮流兼任,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可。”君临渊应道,目光中带着赞许,“文武并重,相辅相成,方是真正育才之道。然则,生源筛选,乃书院根基,重中之重。招生的告示,可拟好了?”

侍立一旁的夏竹闻言,忙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恭敬呈上。告示行文朴实无华,但核心意思却清晰有力,掷地有声:崇文书院由渊亲王夫妇捐资创办,旨在为国育实学之才。凡天圣子民,无论出身寒门士子、军中遗孤子弟(需有军籍或证明文书)、良家清白子弟,年龄在十二至二十岁之间,有志于学者,皆可报名。书院将经考核(侧重品性、志向、基础悟性),择优录取。束修全免,且供给学子每日三餐及基本笔墨。

萧云倾接过告示仔细看过,提笔蘸墨,在“军中遗孤子弟”后清晰地加了一句“及边军有功士卒子弟”,并补充道:“考核之时,所有报名者需有邻里具结或军中长官作保文书,确保身家清白,品性端方。另,为保教学精良,首批录取人数,暂定五十人。宁缺毋滥,务必保证根基扎实。”

“王妃思虑周全,所增所补,皆切中要害。”君临渊赞许地点点头。他深知,萧云倾特意加入“边军有功士卒子弟”,不仅是对前线将士的切实抚慰与认可,更为书院未来在军中深远的影响力悄然埋下种子。这崇文书院,绝非寻常学府,而是他们夫妇为未来大局精心布下的又一步关键棋局,它所要培养的,将是真正能务实、明理、且忠于他们革新理念的栋梁之才,而非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空谈误国的清谈客。

数日后,崇文书院招生的告示,如同雪片般贴满了京城内外的各座城门、各大官学学宫外墙,乃至周边重要州府的显眼之处。这张告示,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朝野湖面猛然投下一块巨石,激起的反响与涟漪,远比当初安平医馆开张时更为强烈,也更趋复杂。

无数寒门学子奔走相告,眼中燃起前所未有的希望之火——渊亲王与王妃竟亲自创办书院,免去所有束修!这简直是改变他们卑微命运、直上青云的天梯!军中将领闻讯,更是激动不已,纷纷感叹王爷王妃竟如此顾念他们这些粗人子弟的出路前程,实乃体恤下情!就连不少清流士子,也对书院标榜的“经世致用”、“文武兼修”的务实宗旨颇感兴趣,私下议论纷纷。

然而,阳光下的喧嚣背后,暗处的波澜也愈发汹涌。国子监内,几位博士看着门前骤然冷清、门可罗雀的生员,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有人愤然低语:“此例一开,寒门皆趋之若鹜,置我官学体统于何地?!”某些世家大族的深宅书房里,有人对着心腹抄录来的告示,发出冰冷的嗤笑:“不收世家子弟?专招寒门泥腿子和军汉之子?好一个冠冕堂皇的‘为国育才’!这分明是在培植私党羽翼,收买寒门与军心!其心……可诛!”阴鸷的目光在烛火下闪烁。

更有隐秘而详尽的消息,通过无形的渠道,迅速传入深宫大内。昭元帝端坐于龙案之后,枯瘦的手指缓缓抚过冰冷的蟠龙镇纸,目光落在密报上关于崇文书院的详情上——从山长讲席的赫赫阵容,到那特立独行的招生标准,乃至那“格物”斋所授“物理农学”的模糊描述,无一遗漏。他眼底深处是深不见底的幽潭,沉默良久。渊儿……云倾……你们的手,伸得是越来越长了。收拢民心,掌握兵权,如今……竟还要握住这教化育才之柄?这书院高悬的匾额,朕……该不该赐下呢?镇纸上冰冷的龙纹,仿佛也凝上了一层寒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