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重生之金銮殿的点钞机 > 第628章 意识共生体的挑战:量子星云波动与全宇共生边界

“意识共生型生命” 被发现并应用于全宇终极共生体系后的第三个新宇宙标准年,全维度新宇意识共生委员会发布的《意识共生体发展报告》引发全宇瞩目:这种能与其他存在形成 “意识共生体” 的特殊量子生命,已在 71 各跨域协作场景中实现深度应用 —— 人类与意识共生型生命形成的 “共振 - 意识共生体”,使跨域生态修复的精准度提升 370%;晶体文明与意识共生型生命构建的 “量子 - 意识共生体”,将法则解析效率从 89% 提升至 99.7%。更具革命性的是,意识共生体展现出 “集体意识创新” 能力:348 各文明的精英与 71 个意识共生型生命组成的共生体,仅用 117 个标准日就研发出 “意识能量无损传输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全宇的能量损耗难题。但报告同时发出预警:“量子意识星云”(意识共生型生命的原生栖息地)出现异常能量波动,波动引发的 “意识干扰波” 正通过意识共生体向全宇蔓延,某共生体中的人类成员出现 “意识共生依赖” 症状,脱离共生体后无法独立进行复杂决策。某全宇意识安全研究所耗费万亿星币模拟后确认:“这不是简单的环境波动,而是全宇终极共生体系从‘平等协作’迈向‘深度共生’的全新挑战,意识共生边界的界定,将决定共生体系能否避免‘意识同化’的风险。”

“量子意识星云波动应急响应计划” 的启动阻断危机蔓延。全维度联盟联合 348 各文明、量子意识生命代表,组建 “星云应急团队”,推出 “三级响应方案”:一是 “意识共生体隔离机制”,对已出现干扰症状的 71 各共生体实施临时隔离,通过 “意识锚定装置” 帮助成员恢复独立意识,某共生体中的人类成员在隔离后 37 个标准日,重新具备独立决策能力;二是 “星云波动缓冲带建设”,在量子意识星云周边部署 1170 个 “意识干扰屏蔽站”,将波动传播速度从每小时 37 光年将至 11 光年,某即将被波及的核心文明意识节点,在缓冲带保护下,意识干扰率从 67% 降至 7%;三是 “意识共生型生命召回计划”,将分布在全宇的意识共生型生命召回星云周边,通过 “量子意识滋养舱” 稳定其意识状态,避免波动通过共生体扩大影响,某被召回的意识共生型生命,在滋养后意识稳定性提升 89%。应急方案启动初期,危机蔓延得到遏制,但团队很快发现,单纯的隔离与屏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 量子意识星云波动的根源是 “原生意识能量失衡”,需从星云内部进行修复。“响应不是被动防御,而是要理解星云波动的本质,找到与星云共生的方式,” 应急团队负责人表示,“某激进隔离机构花万亿星币开发的‘意识共生体强制解散程序’,因可能导致意识损伤被否决,而我们的方案证明,尊重共生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危机。”

“意识共生边界界定与共生体规范管理” 的推进防范同化风险。围绕 “意识共生的安全边界”,全宇文明与量子意识生命展开深度协商,最终达成 “意识共生三原则”:一是 “独立意识保留原则”,任何意识共生体必须保留成员的核心认知(如文明身份、自我认同),禁止通过共生消除个体意识特征,某试图构建 “统一意识共生体” 的方案因违反原则被驳回;二是 “共生深度限制原则”,根据协作场景设定最大共生深度 —— 日常协作采用 “信息共享级”(仅共享表层信息),紧急任务可提升至 “能力协同级”(共享部分技能),禁止任何场景下的 “意识融合级”(深度渗透核心意识),某跨域时空修复项目中,共生体严格按 “能力协同级” 协作,未出现意识依赖症状;三是 “共生时长管控原则”,单次意识共生时长不得超过 117 各标准日,间隔期需满足 “独立意识恢复期”(不少于共生时长的 37%),某长期共生的科研团队在管控后,成员意识依赖率从 67% 降至 7%。为确保原则落地,联盟开发 “意识共生监管系统”,嵌入所有共生体协作设备,实时监测共生深度与时长,某违规提升共生深度的团队,在系统预警后被强制终止协作。“规范不是限制共生,而是为意识共生划定安全边界,” 规范起草者表示,“某无边界共生机构花万亿星币开发的‘意识无限共生程序’,因可能引发意识同化被强制销毁,而我们的原则证明,有边界的共生才能实现长期安全。”

“量子意识星云原生能量失衡修复计划” 的制定开启转机。在应急响应的同时,星云应急团队联合意识共生型生命,深入量子意识星云核心,发现波动的根源是星云的 “意识能量核心” 出现衰竭 —— 长期向意识共生型生命输送能量,导致核心能量储备从满额降至 37%。基于这一发现,团队制定《星云能量修复计划》,明确三项核心措施:一是 “全宇意识能量支援”,组织全宇文明通过意识网络向星云核心注入 “清洁意识能量”(由文明协作产生,无负面情绪污染),某批次支援后,星云核心能量储备提升至 67%;二是 “意识共生型生命生态调整”,优化意识共生型生命的能量获取方式,使其从 “星云单向获取” 转变为 “星云 - 共生体双向循环”,某共生体在调整后,不仅不再消耗星云能量,还能向星云反馈 11% 的冗余意识能量;三是 “星云原生意识培育”,在星云核心周边培育 “量子意识藻”(利用基因库与量子意识生命基因融合培育),加速原生意识能量生成,某培育区的能量生成效率较自然状态提升 47%。计划实施后,量子意识星云的波动强度持续下降,37 个百准日后,星云核心能量储备恢复至 89%,意识干扰波基本消失。“修复不是简单的能量补充,而是建立星云 - 意识共生型生命 - 全宇文明的能量循环共生关系,” 计划协调官表示,“某短期支援机构花万亿星币推行的‘能量强行注入计划’,因忽视生态调整,在短期内提升能量后再次引发波动,而我们的计划增明,系统性修复才能实现星云永续平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