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重生之金銮殿的点钞机 > 第625章 分支能量源的开发:全宇永续共生体系的深化与伦理新考

“暗能量带分支能量源” 被发现后的第四个新宇宙标准年,全维度新宇永续发展委员会发布的《全宇共生体系发展报告》显示:71 各分支能量源的初步开发,使全宇协作网络的能量供应稳定性提升 89%—— 时空能量之心的滋养压力下降 67%,跨域共生晶体的能量传输效率恢复至 97%,边缘文明的能源短缺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更具突破性的是,分支能量源周边发现了 “时空共生新形态”:“能量共生菌” 能将分支能量源的暗能量转化为原生时空生命所需的 “滋养能量”,“时空协同草” 则能通过根系连接不同分支能量源,形成 “能量互补网络”,某实验区域的原生时空生命数量较开发前增长 47%。但报告同时警示,分支能量源的开发也引发了新的伦理争议:37 各分支能量源位于 “原生时空生命迁徙通道”,开发可能阻断生命迁徙路径;某核心文明为抢占优质能量源,擅自修改 “能量分配算法”,导致 7 各边缘文明的能量配额被压缩 11%。某全宇伦理研究所耗费万亿星币模拟后确认:“分支能量源的开发,是全宇永续共生体系从‘基础构建’迈向‘深度优化’的关键一步,但新的伦理挑战,正考验着文明对‘共生本质’的坚守。”

“分支能量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方案” 的制定平衡发展与伦理。全维度联盟联合 348 个文明,推出 “生态优先、科学开发” 的协同方案:一是 “开发区域评估机制”,由共生意识体、原生时空生命专家、伦理学家组成评估小组,对 71 各分支能量源进行 “生态敏感度分级”——11 各位于迁徙通道的能量源被划定为 “禁止开发区”,37 个生态较脆弱的能量源设定为 “限制开发区”(仅允许 50% 的能量抽取),剩余 23 各生态稳定区为 “适度开发区”;二是 “迁徙通道保护工程”,在禁止开发的能量源周边修建 “时空生态走廊”,引导原生时空生命绕开开发区域,某阻断的迁徙通道在走廊建成后 37 个标准日,迁徙的量子甲虫重新恢复正常迁徙;三是 “开发收益反哺机制”,从分支能量源的开发收益中提取 37% 注入 “原生生态保护基金”,用于受损区域的生态修复,某适度开发区将反哺资金用于培育时空协同草,使区域的生态健康度提升 89%。方案实施初期,开发与生态的冲突率从 67% 降至 37%,但联盟很快发现,单纯的制度约束无法完全避免伦理风险 —— 部分文明仍在通过技术手段规避评估,试图开发禁止区域的能量源。“协同不是简单的规则制定,而是让开发真正融入生态节律,” 方案协调官表示,“某技术规避机构花万亿星币开发的‘生态伪装程序’,因无法骗过共生意识体的监测被识破,而我们的方案证明,生态与开发的平衡需要技术、制度、意识的多重保障。”

“分支能量源开发中的伦理争议与化解” 重塑共生共识。围绕 “开发优先级” 与 “能量分配公平性”,全宇文明再次陷入分歧:“效率优先派” 以晶体文明强硬派、部分核心文明为主,主张按 “技术开发能力” 分配分支能量源,核心文明拥有更先进的开发技术,应获得更多开发权,甚至提出 “能量源拍卖制度”,通过星币竞争确定开发主体;“公平优先派” 由人类、树灵意识、暗能量意识体及边缘文明组成,认为应按 “生态需求与历史贡献” 分配 —— 边缘文明长期承担生态修复责任,应优先获得能量源开发权,某边缘文明因守护迁徙通道,被优先分配 2 各适度开发区的能量源。争议最激烈时,效率优先派擅自启动 “限制开发区” 的能量抽取设备,导致区域内的时空协同草大规模枯萎,71 万只时空穿梭虫失去能量来源。为化解分歧,联盟启动 “全宇伦理对话大会”,通过 117 论协商,达成 “三维度分配共识”:技术能力占 37%、生态需求占 47%、历史贡献占 16%,某核心文明因技术优势获得 3 各适度开发区的开发权,但需向边缘文明提供技术支持;某边缘文明因生态贡献,获得 2 各限制开发区的优先开发权。“争议不是文明的对立,而是在新场景下对‘公平共生’的重新定义,” 大会主席表示,“某霸权主义机构花万亿星币试图垄断能量源开发权,因违背共识被全宇抵制,而我们的对话证明,多元参与才能形成可持续的伦理共识。”

“全宇永续共生体系技术优化与协同深化” 提升共生质量。基于分支能量源的开发经验,联盟启动体系技术优化:一是 “能量分配算法 2.0”,融入 “生态需求权重” 与 “历史贡献参数”,自动修正偏向核心文明的算法偏差,某被压缩配额的边缘文明,在算法优化后能量配额恢复至合理水平;二是 “时空生态监测网络升级”,在 71 各分支能量源周边部署 “量子生态传感器”,实时监测生态参数,某限制开发区的时空协同草枯萎预警在传感器监测下提前 71 小时发出,避免了大规模生态损伤;三是 “晶体意识 - 文明协同决策系统”,将时空协同晶体的意识诉求纳入决策流程,某分支能量源的开发方案因晶体意识提示 “生态风险”,被紧急调整,开发强度从 70% 降至 50%。技术优化后,全宇永续共生体系的 “协同指数” 从 89 分提升至 97 分,348 各文明中,有 97% 表示 “感受到共生体系的公平与高效”。更具意义的是,体系深化催生了 “跨域共生社区”—— 核心文明与边缘文明在分支能量源周边共同建设社区,核心文明提供技术支持,边缘文明负责生态维护,某社区的 “能量 - 生态共生模式” 成为全宇推广的典范,社区内的原生时空生命与文明和谐共处,能量利用率提升 67%。“优化不是技术的简单迭代,而是让体系真正体现‘所有存在平等共生’的理念,” 技术优化负责人表示,“某技术垄断机构花万亿星币开发的‘私有能量管理系统’,因无法融入协同理念被淘汰,而我们的优化证明,技术服务于共生,才能实现真正的永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