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566章 长孙无忌被任命为扬州都督

四月十六戊戌日,朝堂之上,一片肃穆。在这庄重的氛围中,一道旨意被缓缓颁布。这道旨意的主角,便是太尉、扬州都督、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位权倾朝野的重臣,此次虽仍被授予扬州都督一职,但却要被安置到遥远的黔州。这一决定,无疑是对他政治生涯的一次重大变动。

旨意拟好后,内侍小心翼翼地捧着它,前往御书房,呈给李治过目。李治坐在龙椅上,接过旨意,仔细端详起来。他的目光在旨意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了“黔州”二字上。

李治沉默片刻,手指在“黔州”二字上轻轻摩挲,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看着内侍,问道:“供给的事都交代清楚了吗?一品的规制,半点都不能少。”

内侍赶忙躬身回答:“回陛下,都已经吩咐下去了。户部会派专人跟进此事,确保供给方面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李治微微点头,表示满意。他将旨意交还给内侍,吩咐道:“那就颁下去吧。”

内侍领命而去,带着这道旨意,匆匆赶往长孙无忌的府邸。

此时的长孙无忌,正在书房里整理着旧卷。他的心情似乎并未受到这道旨意的影响,依旧专注于手中的工作。

管家面色凝重地捧着圣旨快步走进房间,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公爷,宫里来了旨意。”

长孙无忌闻言,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接过圣旨。他展开圣旨,逐字逐句地阅读着,脸上的表情始终平静如水,没有丝毫波澜。

待看完圣旨后,长孙无忌将其轻轻卷起,放回桌上,然后对管家说道:“知道了,你去准备一些行李吧,我们要前往黔州。”

管家一听,顿时焦急起来:“公爷,您这官阶并未被降啊,为何却要被安置到黔州这么偏远的地方呢?要不,我让人去宫里打听一下吧?”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

“不必去问了,陛下自然有他的安排。我们只需按照旨意行事即可,切莫多事。”

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道圣旨虽然没有明言降职,但实际上却让他远离了长安的朝堂,这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然而,事已至此,再多说什么也无济于事。

没过多久,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匆匆赶来,他的手中紧紧攥着刚刚听到的消息,满脸忧虑地对长孙无忌说道:

“阿耶,这旨意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黔州地处偏远,您去了那边,日后可如何是好啊……”

长孙无忌突然插话,语气沉稳地说道:

“莫要惊慌失措,即便官职有所变动,供给依然是一品,生活水平不会有太大差异。你就安心留在长安,悉心照料家中事务,无需随我一同奔波劳碌。”

长孙冲闻言,本欲继续争辩,但当他瞥见父亲那坚定的神情时,便知再多言语也是徒劳。

无奈之下,他只得将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地咽了回去,默默地转身去协助整理行李。

旨意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之上炸响。官员们面面相觑,私下里却早已炸开了锅。

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对这突如其来的旨意议论纷纷。

“赵公可是开国老臣啊,怎么会突然被安置到黔州去呢?”

一位相熟的官员皱着眉头,满脸狐疑地对身旁的人小声说道,“虽说供给没有降低,但那黔州地处偏远,远离长安,这跟闲置又有什么区别呢?”

另一位官员听了,无奈地叹了口气,摇着头说:“陛下的心思,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可别胡乱猜测。既然旨意已下,咱们照办就是了,谁敢多嘴啊?”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却无人敢公开质疑。毕竟,君命难违,稍有不慎,恐怕就会引火烧身。

而在户部,接到旨意后,主事的官员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吩咐手下人拟写供给清单。

他拿着清单,仔细核对每一项物品,然后郑重地对下属说:

“赵国公的供给,必须按照一品官员的最高标准来安排,米粮、布帛、仆从名额,一样都不能少。每月都要按时送到黔州,绝不能出任何差错。要是耽误了正事,你们可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下属们听了,如临大敌,连忙应诺,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安排专人负责对接此事,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进行,以免遭受责罚。

长孙无忌这边,在收拾行李的时候,显得格外简洁。他只挑选了一些平日里经常穿着的衣物,还有几箱自己喜欢的书卷。管家见此情形,有些担忧地建议道:

“您这去黔州路途遥远,是否应该多带些贵重物件呢?以防不时之需啊。”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去黔州是为了安置,并非去享福,带那么多东西反而会增添许多麻烦。”说罢,他继续整理着自己的行囊。

然而,当他看到那把当年太宗皇帝赐予他的佩剑时,却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这把剑对于长孙无忌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件兵器,更是他与太宗之间深厚情谊的象征。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把剑用软布仔细包裹好,然后轻轻地放进箱子里,仿佛这是他唯一想要带走的念想。

出发前一天,长孙无忌决定去一趟昭陵。

他独自一人来到太宗皇帝的陵墓前,静静地站立了许久。

他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默默地凝视着那座宏伟的陵墓,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和思念。

最后,长孙无忌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礼,以此表达他对太宗皇帝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礼毕,他缓缓起身,转身离开了昭陵,没有丝毫的犹豫。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长孙无忌的房间里。他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后,便来到了庭院中。车马早已备好,车夫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着他的吩咐。

长孙无忌登上马车,坐稳后,他看了一眼身后的府邸,心中有些许不舍。

但他知道,此去黔州,路途艰险,他不想让家人为他担心。

于是,他对长孙冲嘱咐道:“家里的事情就多靠你了,要多上点心,切莫给朝廷惹来麻烦。”

长孙冲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他还是坚定地回答道:

“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照看好家中事务的。”

随着车夫的一声吆喝,马车缓缓启动,长孙无忌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宫里,李治收到长孙无忌已启程的消息,没多说什么,只让内侍传旨给黔州当地官员:

“赵国公到了之后,好生照料,不许怠慢。”

内侍领旨而去,李治看着窗外,心里清楚,这安置既是对长孙无忌的处置,也是给朝堂一个交代

老臣虽有旧功,却也不能凌驾于朝堂规矩之上,往后谁都得谨守本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