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547章 立下关于乱丢垃圾的惩罚

显庆三年二月甲戌日,清晨的阳光洒在东都洛阳的城墙上,城门缓缓打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李治和武媚娘的车驾在侍从的簇拥下,缓缓驶入城中。

车轮滚动的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吸引了沿途百姓的目光。

百姓们纷纷驻足,躬身行礼,目送着皇帝和皇后的车驾远去。

李治坐在车中,透过车窗,看到百姓们恭敬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满足感。

车驾行至宫门前,吏部官员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整齐地站成一排,手中捧着各州送来的文书,等待皇帝的检阅。

李治走下车来,吏部官员们纷纷跪地行礼,然后将文书呈给皇帝。

李治接过文书,随意翻看了几本,突然问道:

“桂州近来可有要事呈报?”

吏部官员赶忙回禀:

“回陛下,暂无急报,只是上月十驸马送来的民生简报里,提过街市卫生之事。”

此时的桂州城,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李孟姜和周道务正在镖局后院核对账目。

李孟姜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双肩上,她的美丽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

周道务则穿着一身深色的长衫,身材高大挺拔,他的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

两人相对而坐,专注地看着账本,不时交流几句。

忽然,李孟姜的目光被窗外的街道吸引住了。

她看到街上的杂役们正忙碌地清扫着地面,然而,刚刚扫干净的街道上,又有人乱扔果皮纸屑。

杂役们无奈地捡起这些垃圾,继续清扫。

李孟姜皱起眉头,放下手中的账本,对周道务说:

“周哥哥,你看这街上,刚扫干净就有人乱丢东西,杂役们从早忙到晚也清不完。朝廷是不是该立个规矩管管?”

周道务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无奈地说:

“浅浅,其实我前些日子已经让人在城中各处张贴了告示,提醒百姓们不要乱丢垃圾,可总有人不当回事。”

李孟姜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仅仅依靠张贴告示恐怕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处罚措施才行。依我之见,你不妨撰写一道奏折,趁着陛下刚刚返回东都之际,奏请加强这方面的律法。”

她一边说着,一边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般地列举道:

“对于初次触犯者,可以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让其感到肉痛,同时再施以轻微的体罚,比如打手板,好让他们记住这个教训;若是再犯,就不能再心慈手软了,应当动真格的,施以杖责,让他们真正体验到疼痛的滋味;而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仅仅罚款和杖责已经不足以惩戒他们了,应当在他们的脸上刺上‘贱’或者‘垃圾’这样的字,让街坊邻居们都能看到,让他们无地自容,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随意乱丢垃圾。”

周道务听完李孟姜的话,脸上露出些许迟疑之色,犹豫地问道:

“在脸上刺字,这处罚是不是太重了些?”

李孟姜连忙摇头,解释道:

“周哥哥,你可别觉得这处罚过重。你想想看,如果有人将垃圾倾倒进井里,或者扔进河道中,这不仅会污染水源,还会危害到一城百姓的健康。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天理难容啊!对于这样离谱的人,就必须要施以重罚,直接将他们发配到边疆去戍边,让他们在那里辛勤劳作,接受改造,好好尝尝生活的艰辛。”

她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又接着说道:

“如果有人到了戍边之地还是不知道悔改的话,那处罚就必须要更加严厉一些才行,不然根本无法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啊。”

周道务听后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马上铺开纸砚,准备开始写奏折。

他首先写道,桂州的街市上由于人们随意乱扔垃圾,导致了“巷陌污秽、蚊蝇滋生”的情况出现。

接着,他将李孟姜的提议原原本本地转述了出来:

“对于初犯者,要打二十下手心,并且罚款五十文;如果是再犯,那就杖责六十;要是有人污损了水源,或者是屡教不改的,就要在脸上刺字,然后当众示众;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就要发配到边疆去服劳役一年;要是到了这个地步还不知道悔改的,那就只能按照法律规定加重刑罚了。”

写完之后,周道务又把这篇奏折读给李孟姜听,李孟姜听后连连点头:

“这样一来,条理就非常清晰了,而且把百姓们所受到的影响也都写得很明白,我相信圣人看了之后肯定会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的。”

翌日天方微亮,晓雾尚未散尽,桂州都督府内,周道务已亲自主持,将那份关于整治市容、革除陋习的奏折郑重封缄,交予驿站快马,星夜兼程送往东都洛阳。

此时的洛阳,正是高宗李治处理完迁都事宜,稍得喘息之际。

御座之上,他接过内侍呈上的奏折,见是桂州而来,略感讶异,展开一看,不禁莞尔,转头对身旁垂帘听政的武媚娘笑:

“朕这十姐夫,真是个闲不住的,连民间丢弃污秽之物,也要专折上奏,立下定规,倒也有趣。”

武媚娘闻言,接过奏折,凝神细读,秀眉微蹙,随即开口道:

“圣人明鉴,桂州地湿,百姓若随意弃置污秽,易生疫病,波及民生,此事确需整顿,驸马有此远见,亦是分内之责。只是,奏折中提及初犯即刺面,再犯便要戍边,这般刑罚,是否过重,恐失民心?”

李治闻言,亦收起笑容,沉吟片刻,道:

“媚娘所言极是。

治理之道,当宽严相济。初犯者,罚钱并笞其手心,以示惩戒,尚可;再犯者,杖责六十,亦算合理。至于那刺面之刑,过于酷烈,有伤风化,改作‘罚充街役三日’如何?让他亲身体验清扫街道之苦,目睹污秽之害,比在脸上刺字,更能使其铭记教训,也更显朝廷教化之意。”

三日后,刑部的批文便如羽箭般飞抵桂州。

周道务接到文书,不敢怠慢,当即命书吏工整誊抄数份,张贴于城门内外、集市通衢等显眼之处,务使家喻户晓。

那告示上写道:

“门下:兹据桂州都督周道务所请,为整饬市容,杜绝污秽,防止疫病,保我民生。特颁下条规:凡市井百姓,有随意抛洒垃圾、弃置污秽于街巷者,初犯,笞二十,罚钱五十文;再犯,杖六十;若有故意污损公共水源者,杖一百,另罚充街役半月;倘若屡教不改,顽劣成性者,则发配边疆,戍边一年,以儆效尤。此令。”

告示一出,立刻引得满城百姓围观,议论纷纷。

人群中,一位每日挑担卖菜的王婶,看着告示,咂舌道:

“哎哟喂,这可了不得!往后这菜叶子、烂菜根可不敢随便扔了,五十文钱呢,够买两斤好肉了,够咱老两口吃顿饱的,可不能为图省事,丢了这笔钱,还得挨板子!”

周道务随即传令下去,命捕头带着衙役,在街市之中往来巡查,务必令行禁止。

告示张贴后的第一天,便有三个不长眼的小贩,在自家摊位旁随意丢弃果皮杂物,被巡街衙役逮了个正着。

衙役们也不徇私,当即按告示上的规矩,先罚了他们五十文钱,然后拉到街边,当众噼噼啪啪各打了二十手心。

那几个小贩疼得龇牙咧嘴,眼泪直流,不住地作揖求饶,保证下次再也不敢了。

一旁负责清扫街道的杂役们,见此情景,无不拍手称快,笑道:

“早就该这样立规矩了!以前咱们累死累活刚扫干净,转头就有人乱扔,这下好了,有官府撑腰,看谁还敢!咱们也能省点力气,这街道啊,也能干净些时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