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季汉刘璋 > 第763章 郭图诿解

季汉刘璋 第763章 郭图诿解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1 03:56:22

许都。

当从河北传来袁谭统兵北上河间的消息后,曹操眉宇间的忧愁就未曾消散过,盖因这场袁氏兄弟相争的戏码,不管谁胜谁负,对于关中的那位秦王刘璋来说都是乐见其成的事情。

但对于曹操来说,就是一桩坏事,毕竟不管袁谭胜了,还是袁尚赢了,都是对河北袁氏势力的折损消耗,而袁氏势力衰减,就意味着秦军拿下河北的时间又近了一分。

若是河北州郡尽数落入秦王刘璋的手中,到了那个时候,秦军自西面、北面两个方向进侵中原,曹操自认虽是用兵上的能手,但也难免左右支绌,应对不及,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况。

因是如故,曹操有所忧也。

而就这场即将爆发于河间的袁氏兄弟大战,曹操对于这场战局,他最为担心的是战局不得遂定,进入僵持乃至于落入两败俱伤的结果,到时候秦军或许都不用耗费太大的心力,就可以吞没下整个河北。

所故,曹操望着这场战争早早的结束,使得袁氏可以多保留一分元气,能为他在北面更长时间的拖住秦军的脚步,让秦军不得快捷的横扫河北,而后转向南下,寻他的霉头。

只是曹操心下做如此盘算,但他也知道未来往往是不如人意,尤其是在荀彧为他推衍时局后。

荀彧以为,袁谭一方虽是这段时间招兵买马,有了数万之众,可不过是乌合而已,而袁尚虽是兵败于邺城,但麾下依旧保有精兵万余,都是能征善战之辈,若是战事一起,大概率是相持不定的情况。

然袁谭和袁尚如果落入相持的境况,秦军是不会放过这等良机了,秦王刘璋只需趁着袁谭袁尚两兄弟战至精疲力竭的时候,动员秦军大部攻伐,河北就是秦王刘璋的囊中之物了。

“文若,有何策可破袁谭,使河北早些定定下来。”曹操面怀忧色的向荀彧垂询道。

所以曹操打定主意攻破袁谭,是因为他因谋取青州一事,已经和袁谭交恶,两方的关系缓解不得,因而曹操决定助阵袁尚,为袁尚早日攻破袁谭做出努力,使这场兄弟间的争斗早日落幕,为袁氏多保留一分元气,堪堪成为他北面的屏藩。

荀彧抚着美须,不假思索的给出了答案:“丞相,平原县内,有袁谭家小,可发兵掩袭平原,使袁谭的军心动摇,如此,袁谭就易为袁尚所破也,河北袁氏的纷争也就可早日落定。”

“围魏救赵。”曹操微微颔首,眸子中投射出认同的目光,同时对于不久前他听闻到的,关于秦王刘璋送还袁谭家小,且自魏郡撤兵,用于取信袁谭而使出的诸般谋策,他心下是喟然一叹。

秦王刘璋一手送还袁谭家小,又一手从魏郡撤离大军,耍弄出的手段不可谓不激进,而这般激进的策略,让袁谭全然相信了秦王刘璋同他结盟的诚意,使得袁谭敢于发兵北上,掀起兄弟相争的大战。

曹操自忖,他或许可以做到从魏郡撤兵,用于虚实之策,但送还袁谭家小,使得手中失去一张制约袁谭的手牌的事情,他是不太容易能做出来的,盖因他大抵是舍不得这张袁谭家人牌。

“我军北上平原,奈何秦军乎。”曹操顿了顿,他道出了他的疑难所在,固然他可以派兵北上掩袭平原,但秦军多半不会坐视不理,让他掺和进河北这场兄弟相争的戏码中。

荀彧应声作答:“此行北上掩袭平原的兵力,不必太多,五千人足矣,何故?臣意袁谭统兵北上河间,当是倾尽全力,欲求一槌定音,扫定袁尚,所故平原留兵当是不多,有五千人足矣令袁谭忧心忡忡,立时反顾平原,不敢在河间久战。”

“卿何以认为袁谭此行北上,会倾尽全力。”曹操惑然了一句。

荀彧轻笑道:“邺城为袁氏老巢,今为秦军所占,虽是秦军同袁谭关系不错,但袁谭未必不存有夺回邺城的心思,所故袁谭多半念着早日荡定袁尚,然后转向魏郡,以期早日夺回邺城。”

“而欲求早日荡定袁尚,袁谭非倾尽全力不可,不然若是留守平原的兵力多,则北上的兵力就少了,难以做到对阵袁尚时拥有兵力上的优势,更别谈袁尚麾下邺兵,精锐胜于袁谭麾下的乌合之众,若是不拥有倍于袁尚的兵力,袁谭安敢北上河间。”

“得文若一言,孤大为解惑。”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

纳下了荀彧的进言后,曹操旋即就做出了决策——以曹仁为督,都统张辽、乐进掩袭平原,这里曹仁前面攻伐青州,因袁谭麾下青州别驾王修坚守临淄,所故青州唯齐国未下,而曹操担心曹仁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已经召还了曹仁还归许都。

而今又须劳苦一番曹仁了,也是曹操麾下,诸夏侯曹中,有资历有名位,且能独当一面的大将,除却为秦军俘获的夏侯渊,唯余一个曹仁了,至于其他人,夏侯惇善于治政而不善于兵事,曹洪贪于财货而于军阵不怎么精通,再如曹休、曹纯等人,资历太浅,不足以当一面。

所故,在曹操不得亲自出马的情况下,曹仁是唯一的选择了。

……

邺城。

‘袁本初何等英豪,何期二子庸庸,有如豚犬乎。’在收到袁谭北上的消息后,黄权嗤笑了一声。

在黄权看来,如今邺城见夺,魏郡为秦军攻取的情况下,袁谭和袁尚二兄弟,就算因为往日的恩怨难以做出互信,不得合兵一处,但好歹也应该知道唇亡齿寒,不至于这个时候还交兵厮杀。

但黄权万万没有想到,袁谭在收到他的家小,同时得到秦军结盟的保证后,竟是大大咧咧的北上河间攻伐袁尚去了,这当真是出乎他的意料,毕竟袁氏已经到了这幅凄凉的境况,袁谭竟还是要去兄弟相争。

‘不愧是大王,拿捏住了袁谭的心思。’

一念至此,黄权佩服起了刘璋的先见之明,前面崔琰带着刘璋的手令,要求黄权拨出袁谭的家小,交予崔琰送到平原,当时黄权多少认为不妥,担心如此一来就失去了制约袁谭的利器。

可如今看来,用袁谭的家小取信于袁谭,换取袁氏兄弟争斗不休,确乎是一桩大好的交易。

当下,黄权静坐于邺城,坐观河间的兄弟相争的戏码,只等一个良机的出现,而后通传给大王刘璋,接着挥兵东进,一举扫定河北。

至于到时候的主帅,黄权自认刘璋应该会亲自赶赴邺城,以秦王君上之重威,指挥诸路兵马攻伐,也是扫定河北这等泼天的功勋,非是臣下所能应承,唯有刘璋才得接下。

自古功高震主,而功高的若是主君,那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是故,静坐邺城的黄权,一时间倒是显得闲适了起来,不过黄权也并非没有事情可做,他这一段时间来,每日遣送袁氏旧臣西入关中,其中有名士,也有豪族,但无一例外,都是邺城的隐患,私底下的袁氏死忠。

当然,不止于袁氏旧臣,此中魏公府的袁氏子弟和袁氏亲属,也在发遣关中的队伍中,而与袁氏结姻过的豪族,如无极甄氏、魏郡审氏,也在发遣的名单中,这里也是因为关中土广人稀,需要人口填充,所故但凡和袁氏扯上关系的,黄权都是一并发遣了事。

不过发遣人员西入关中,黄权并非是一次性发遣了事,而是进行了分类排序,这里和袁氏关系近的,有危害的,就先行发遣,同袁氏有关系,但关系浅的,则安排在后面发遣,每次发遣的人数不多,以免一股脑的发往关中,道路上就是一个大麻烦,关中接受又是一个大麻烦。

一边坐观河间的战事,一边做着魏郡太守的细活,黄权慢慢等待起了一个良机的出现。

……

河间。

作为袁尚的使者,沮授来到了袁谭营寨的门前,他向着门前的士卒通禀了他的身份,而后静待袁谭的召见,时值七月,已经到了入秋的日子,但暑气未消,沮授立于营门前,不多时就是汗水涔涔,额头上满是汗珠。

额头不断有汗珠滴落,但沮授却是不为所动,他立身站定,好似一颗青松般,他于心中琢磨起说辞,待会见到袁谭,他需要对袁谭进行劝说,劝说袁谭罢兵离去,不再做兄弟争斗的事情。

河北经不起折腾了,袁氏已经到了危急的时候,沮授心下轻叹,神色沉重,他的任务很艰巨,肩上的担子很重,毕竟若是此行不得劝说袁谭罢兵,河北袁氏的未来,恐将是一片晦暗。

侯不多时,沮授见到了一行身影从营寨中踏出,向着他阔步迈来,为首的是长公子袁谭,后面是袁谭的心腹谋臣郭图、辛评、辛毗等人。

沮授的一双眸子霎时间半眯了起来,目光中精光开始流转,说起来他对长公子袁谭倒是观感不坏,不然他也不会在立嗣之争微微偏向袁谭,以国赖长君的名义,劝说当时的袁绍立袁谭为嗣。

不过因为袁绍强行欲要立袁尚为嗣,且临终遗命让沮授好生辅佐袁尚,所故沮授归属到了袁尚的麾下,倾心为袁尚做事,绝了辅佐袁谭的心思。

眸光从袁谭身上往后移,落到郭图、辛评、辛毗等人身上的沮授,目光中霎时间杀意凝现,他对这几人感观极为恶劣,盖因若不是这几人煽风点火,火上浇油,袁谭哪里会窜走平原,掀起河北兄弟相争的序幕来。

而郭图、辛评、辛毗等人,说动袁谭袁尚兄弟间的争斗,非是为了袁氏的未来,而是为了一己私利,这几人自知在立嗣之争中站位袁谭,难以得到继任魏公的袁尚的信任,因而干脆说动袁谭出奔,于平原自立。

河北今日之祸患,咎由尔辈只顾私利,不顾大局的人,沮授在心中谩骂道。

“沮卿,今尔来此,何不早令人通传,谭也好于营门前静候,而非沮卿于营门前侯谭。”袁谭对着沮授这位两朝老臣,他的态度是恭敬的,言辞是客气的,甚至抱着一分谦卑。

“快,沮卿速速随谭入营,这日头火辣,站久了容易沾染暑气。”袁谭伸出手,延请沮授入了大营,进入了中军大帐,并列于上等的席位上。

主宾坐定,袁谭出言问道:“沮卿此来,可是有什么见教?”

沮授轻咳了一声,而后朗声应道:“公子,臣下此来,是为了袁氏的安危来此。”

袁谭默然不语,静待沮授接下来的话。

“今者秦军夺取了邺城,攻克了魏郡,河北腹心之地为秦王所得。”沮授语气沉重,神思忧然道:“所故秦军不趁胜而进者,盖因顾忌公子和少公子合力相抗,难以一时遂定河北,所故暂且罢兵,侦观时局。”

“而今公子从秦王刘季玉所愿,引兵北上至此,将与少公子掀起大战,战事一起,就难以解开,且兄弟相争,耗损的是袁氏的实力,秦军则是坐观下养精蓄锐,如此一来,此长彼消,袁氏危殆深矣。”

“臣唯念公子以大局为重,罢兵讲和,同少公子和睦相处,先应对并驱逐占据魏郡的秦军,至于他事,他日再做分晓……不然若是公子执意交兵,则袁氏之河北,不复为袁氏所有也。”

袁谭低垂着头,神色不成滋味,他知道沮授所言大有道理,兄弟相争到底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且若是因为兄弟相争,导致为外敌所趁,将为天下笑也,到了后世,于史书上,他和袁尚都是一个为后世兄弟所诫的人物。

就在袁谭意动之时,郭图嗤笑一声,而后出言道:“沮君,怎生不见前面少公子以大局为重,若不是少公子执意攻伐平原县,不及时返回救援被秦军围困的邺城,邺城安能为秦军所得,魏郡安会被秦军拿下。”

“今日沮君责以长公子,说长公子不以大局为重,岂不可笑乎。”(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