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综】清穿,女主很会生 > 第36章 瓜尔佳氏(原创女主)三十六

一个半月转瞬即逝,安国与宁国的建交团队顺利抵达京城,然而,在两国的代表团中,却未见两国皇帝的身影。

启祥宫内,两国的皇帝这会已经悄悄进宫。康熙匆匆赶来,一眼便瞧见了两个身着太监服饰的儿子,眼皮不禁直跳。

他低声呵斥道:“你俩这成何体统,都已经是皇帝了,还这么调皮,也不瞧瞧自己多大了。”

沁窈在一旁瞧着康熙明明在训斥,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连压都压不住,不由得翻了个白眼。

承安与承宁丝毫不介意康熙的责备,径直行礼道:“儿臣请皇阿玛安。儿臣不孝,一别多年,还让阿玛额娘劳心劳力照顾孩子。”

康熙哪里会真的介意,听得眼眶都湿润了,连忙道:“不可胡说,阿玛乐意给你们带孩子。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都不愧是你们的孩子,各有所长。”

“你们怎么没有在建交团队里出现,可是出了什么事,不方便出现在人前。”

承安回道:“皇阿玛,儿子们并无他事。只是担忧这段时间来访宾客众多,恐难以抽身陪伴皇阿玛与皇额娘左右。”

“故而决定在建交之前的日子里,安心留在宫中侍奉。以免皇阿玛误会,承宁急忙补充,我们打算安心待在启祥宫,绝不随意走动。”

康熙哪里会介意哦,知道儿子是为了多些时间陪他,感动的不行,巴不得拉着他们到乾清宫抵足而眠,彻夜长谈。

康熙一直在启祥宫与两个儿子亲切交谈,满脸的不舍,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直至第二日清晨,上朝的时辰迫在眉睫,他才依依不舍地准备离去。

临行前,康熙让他们许下了晚上前往乾清宫陪伴康熙的承诺,这才带着一丝宽慰起身,前往朝堂处理国事。

用过早膳,沁窈和承安、承宁坐在一个敞开的亭子里。

承安简要地讲述了这几年他们经历的一些经历与挑战。

不用细说,沁窈也能从承安的言辞中感受到其中的凶险与不易。

承安高兴地对着沁窈说道:“还要多谢额娘给的那些人才,没想到我们之前不在意的格物,居然能做出那么多好东西。”

“如今,安国和宁国对于台风涨潮等自然灾害已有一定的防御措施,房屋建造得更为结实,无需过分担忧台风会轻易将其摧垮。周边的城墙也经过了加固,变得异常坚固。”

“还有武器,火统可真是利器,儿臣还以为大清拥有的已是顶尖,没想到儿臣拦截了一些海外武器,让人研究发现,那些武器性能已经远远超过大清现有的水平,此现状可是很危险的。”

“此外,关于额娘曾提及的西方数学,儿臣已命人引进了一些外国人才和带回很多书籍,他们确实研制出了许多实用的物品。”

“而且,儿臣命那些酸儒去教化百姓,要求他们必须学会《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书籍。对于不服管教、不愿投降的人,儿臣则安排他们挖矿、开荒。”

“至于其它政策还需要慢慢开始实行。”

“现下,除却个别自寻烦恼之辈,安国与宁国大体上已能做到人人饱腹、居有定所。”

承宁不以为意道:“那般小的领地,我们耗费了诸多时光,倘若还治理不善,倒不如回京做个逍遥自在的王爷来得痛快。”

沁窈深知,若他们起初便选择了那片辽阔无垠的未开垦之地,时至今日,其疆域或许已超越大清之广袤。

同样,沁窈明白他们心系边防安宁,这些年漂泊海外,定已洞察到中原潜在的危机。

他们改变不了康熙的想法,只能自己努力了。

“你们这次回来,务必把孩子们带出去历练两三年,还有你们的福晋和那些妾室。沁窈的话语中带着严肃。”

承安与承宁亦表示赞同,他们深刻认识到大清皇室教育中的弊端,不愿让子嗣们再被陈旧观念所束缚。

因此,他们主张应鼓励孩子们多走出宫廷,广泛接触外界,通过增长见识来拓宽视野,避免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

“要是你们那些弟弟,有想让你们带着自己孩子一起的,你们视情况而定。”

“不要急着答应,免得落不到好。”

“额娘,放心。我们知道,想要多多的人才,并非非皇室人员不可。”

“只是皇家子嗣大多受到的教导更为系统全面,用起来相对得心应手,因此我们才想着带几个弟弟过去。”

“要是你们哪个弟弟想去,让他们自己说服自家额娘,让他们额娘亲自找皇上说去,你们切勿擅自答应。”

承安承宁点点头,“额娘,儿臣们知道了。”

乾清宫内,已经举行完建交仪式,众阿哥围绕着承安承宁,问不完的问题。

康熙望着这喧闹的一幕,眉头微皱,“行了,都给朕闭嘴”。

“承安承宁,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

承安承宁对视一眼,承安站出来。

“皇阿玛,诸位弟弟也想出去开疆扩土,儿臣是支持的,如今大清东南,西南边境已经被我们收复,其它方向,也可以向外扩充。”

“不过在远征之前,儿臣认为先稳固后方,将喀尔喀,准格尔,和硕特部,沙俄逼近黑龙江之地,先逐一征服。”

“要是皇阿玛同意,儿臣可以支持一些武器跟粮草。”

“皇阿玛,儿臣愿前往。有大哥二哥的支持,儿臣相信拿下那些地盘只是时间问题。”胤禔坚定地看着康熙。

其他阿哥也不甘示弱,“皇阿玛,儿臣等愿意随军出征,为大清开疆扩土。”

康熙凝视着请战的儿子们,心中涌动着自豪之情。开拓疆域,历来是每位帝王梦寐以求的壮举。如今,大儿子与二儿子已率先行动并取得佳绩,这令他陷入沉思。是否该应允他们的请求呢?

那些地域并非易取之地,一旦战事爆发,恐怕会面临多面夹击的艰难局面。

康熙凝重的开口:“打仗并非易事,非言语所能轻易成就。你们若真有意前往,必须迅速攻克准格尔。和硕特部可由胤祎的宁国加以牵制,同时,胤初的安国也不时应袭扰沙俄边境,使之无法全力他顾。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警惕喀尔喀蒙古各部的动向。一旦兵力分散,南边的白莲教恐将趁机作乱。”

胤禔他们也没想到大清的情况几乎是四面受敌,意识到大哥二哥的成功并非轻易可以复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