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492章 传递温暖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492章 传递温暖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2 13:40:29

李墨连忙在本子上写下 “新鲜茎叶:可剪小段(粗茎),不剪也可”,写完后又抬头问道:“那晒干的话,该怎么晒呢?是不是跟晒草药一样,直接摊在太阳底下晒就行?”

“晒的话,步骤就多一点了。” 阿竹笑着回答,“首先还是得把新鲜的茎和叶清洗干净,然后要把水分沥干,不然直接晒容易发霉。可以把它们摊放在干净的竹筛上,或者铺在干净的布上,放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晒。晒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堆在一起,得摊开,让每一片叶子、每一段茎秆都能晒到太阳。而且每天最好翻一翻,这样晒得更均匀,也能避免下面的受潮。”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一般晒个两三天就行,具体要看天气,要是天气好、阳光足,两天就能晒干;要是阴天,可能就得四五天。晒干的标准就是茎和叶变得干燥、酥脆,一捏就碎,这样就不容易发霉变质了。晒干之后,要把它们装在密封的袋子里,或者放在罐子里,盖紧盖子,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避免受潮、生虫。”

苏瑶也接着说:“晒干的茎和叶煮水的时候,处理起来就更简单了。因为已经晒干了,质地比较脆,煮之前可以稍微掰成小段,也可以直接用。不过煮的时候要注意,晒干的茎和叶比新鲜的更耐煮,所以水开之后可以多煮一会儿,大概七八分钟,这样里面的有效成分才能更好地释放出来。而新鲜的茎和叶煮的时候,水开之后煮三五分钟就够了,煮太久的话,里面的维生素会被破坏,功效也会打折扣。”

李墨听得格外认真,手里的笔一刻也没停,将阿竹和苏瑶说的每一个步骤都详细记录下来,还在旁边画了简单的示意图,比如竹筛晒蒲公英的样子、密封保存的罐子,虽然画得简单,却能清晰地表达出意思。他还特意在 “新鲜煮” 和 “晒干煮” 的时间上做了重点标记,用红笔圈了起来,提醒自己不要混淆。

这时,坐在另一边的李大嫂突然开口问道:“阿竹姑娘、苏姑娘,那要是采了很多新鲜的蒲公英,一下子用不完,除了晒干,还有没有别的保存方法啊?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坏了吧?”

阿竹点了点头:“当然有别的方法。除了晒干,还可以冷藏保存。把新鲜的茎和叶清洗干净,沥干水分,然后用保鲜袋装好,挤出里面的空气,密封好之后放进冰箱的冷藏室里,这样可以保存三四天。不过要注意,不能放太久,放久了叶子会发黄、变软,口感和功效都会变差。”

苏瑶也补充道:“还有一种方法是焯水冷冻。把新鲜的茎和叶清洗干净,然后烧一锅开水,把它们放进去焯一下,大概一分钟左右,看到叶子变绿就可以捞出来了。捞出来之后立刻放进冷水里降温,这样能保持叶子的翠绿和口感。沥干水分之后,用保鲜袋分成小份装好,放进冰箱冷冻室里,这样可以保存一两个月。以后想煮水或者凉拌的时候,直接拿出来解冻就行,很方便。”

李墨连忙把这两种保存方法也记了下来,本子上的空白处很快就被填满了。他看着满满一页的笔记,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仿佛获得了莫大的宝藏。他抬起头,对着阿竹和苏瑶深深鞠了一躬:“谢谢阿竹姐,谢谢苏姑娘,你们讲得太详细了,我现在终于知道该怎么处理蒲公英的茎和叶了。以后我就可以自己采来煮水喝,还能教村里的人怎么弄。”

阿竹笑着拍了拍他的头:“不用这么客气,你这么用心学,我们也乐意教。以后要是还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都可以问。学习草药知识,就是要这样一步一步来,先学理论,再学实操,多问多练,才能真正掌握。”

屋子里的气氛又重新热闹起来,大家开始讨论着明天要去哪里采蒲公英,有的说要去村后的山坡上,那里的蒲公英长得又大又嫩;有的说要去河边的田埂边,那里的蒲公英没受污染。李墨坐在角落里,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手里紧紧攥着那个小本子,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这只是他学习草药知识的开始,未来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他有信心,只要自己坚持下去,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草药人,把这些宝贵的知识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昏黄的煤油灯光下,他的眼神格外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背着药篓,行走在山间田野,为村民们讲解草药知识的模样。

阿竹摇了摇头,解释道:“茎和叶的处理比根简单多了,要是新鲜的茎和叶,直接清洗干净就能煮水喝,不用晒干,也不用切得太碎。不过清洗的时候要注意,叶片上可能会有细小的绒毛,还可能藏着小虫子或者灰尘,所以一定要多冲洗几遍,最好用清水浸泡十分钟左右,这样才能把杂质彻底洗干净。”

她顿了顿,拿起桌上的清水,将手中的蒲公英放进去浸泡,继续说道:“要是想长期保存,也可以把茎和叶晒干。晒干的方法跟根类似,放在通风良好、有散射光的地方晾干,避免暴晒,不然会破坏里面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晒干后的茎和叶可以装在密封袋里,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什么时候想喝了,取出来用开水冲泡或者煮水都行,很方便。”

“那煮水的时候,用量和时间有没有讲究啊?” 李墨又问道,手里的笔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准备记录。

“用量的话,新鲜的茎和叶大概取一两左右就够了,要是晒干的,二三十克就可以。加水的量跟煮根差不多,一碗到两碗水,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喜欢浓一点就少加点水,喜欢淡一点就多加点水。” 阿竹耐心地回答,“煮的时间不用太长,水烧开后把茎和叶放进去,转小火煮五分钟左右就行,煮太久的话,叶片会煮烂,味道也会变得不好。要是用晒干的茎和叶泡水喝,用开水冲泡后焖个三五分钟就能喝了,比煮水更省事。”

这时,王婶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问道:“阿竹姑娘,那这新鲜的蒲公英茎和叶,除了煮水喝,能不能直接吃啊?我看有的地方好像有人吃野菜,不知道这蒲公英能不能当野菜吃。”

阿竹笑着点头:“当然可以直接吃了,蒲公英的嫩茎和嫩叶还是很美味的野菜呢。春天的时候,刚长出来的蒲公英嫩苗,清洗干净后可以凉拌着吃,加点生抽、醋、香油,再撒点蒜末,味道特别清爽,还能清热降火。也可以用来包饺子、包包子,或者跟鸡蛋一起炒着吃,都是很不错的吃法。不过要注意,老一点的茎和叶口感会比较粗糙,而且苦味会更重,不太适合直接吃,还是用来煮水喝比较好。”

“那直接吃的话,要不要焯水啊?会不会有苦味?” 张奶奶担心地问,她平时吃不了太苦的东西。

“要是怕苦的话,可以先焯水。把新鲜的嫩茎嫩叶放进沸水里焯烫三十秒到一分钟,然后捞出来过一遍凉水,这样就能去除大部分苦味,口感也会更好。” 阿竹解释道,“不过焯水的时间不能太长,不然会破坏里面的营养成分。要是能接受苦味,不焯水直接凉拌也可以,苦味其实也是蒲公英药性的一部分,适量吃点对身体有好处。”

李墨把这些用法都一一记录在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写了好几行,他看着本子上的笔记,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太好了,今天学到了这么多关于蒲公英的知识,根、茎、叶都有用,以后再也不会把它们当成没用的野草了。我回去还要把这些知识告诉爸妈和同学,让他们也知道蒲公英的好处。”

苏瑶看着李墨认真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李墨这么爱学习,真是个好孩子。其实咱们身边还有很多像蒲公英这样的草药,它们看似不起眼,却有着很大的用处,只要咱们多留心、多学习,就能发现它们的价值。而且这些草药知识,不仅能帮助咱们自己调理身体,还能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

夜色越来越深,煤油灯的光晕依旧温暖,大家的讨论还在继续。有人分享着自己以前吃蒲公英的经历,有人计划着明天就去山里采些蒲公英回来尝试,还有人向阿竹和苏瑶请教其他草药的知识,温馨的话语在屋内流淌,就像一股暖流,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李墨小心翼翼地把小本子放进书包里,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那不是一本普通的笔记,而是一件珍贵的宝物。他看着围坐的众人,看着耐心讲解的阿竹和苏瑶,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草药知识,将来也能像她们一样,把这些有用的知识分享给更多人,用小小的草药,守护大家的健康与幸福。而那株不起眼的蒲公英,连同它的根、茎、叶,也在这一刻,深深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成为了连接人与自然、传递温暖与希望的美好象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