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484章 生活的智慧

苏瑶朝两人笑了笑,继续说道:“所以啊,像李大妈和张大爷这样脾胃虚寒的人,就算在蒲公英茶里搭配了生姜红枣,也不能天天喝,更不能一次喝太多。生姜和红枣虽然能中和蒲公英的一部分凉性,但蒲公英本身性寒的特质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有所缓解而已。”

她伸出手,比划着杯子的大小,耐心地解释道:“这类人群要是想喝蒲公英茶,偶尔喝一次就可以了,比如感觉自己有点上火,像喉咙干疼、嘴里长溃疡,或者脸上冒出几颗小痘痘的时候,就泡上一小杯,大概两百毫升左右,慢慢喝完,缓解一下上火的症状就行。喝完之后,还可以再吃点温热的食物,比如喝碗小米粥、吃个馒头,这样能更好地保护脾胃,避免寒凉之气损伤肠胃。”

“但要是天天喝,就算加了温性的食材,长期下来也可能会加重脾胃的虚寒。” 苏瑶的语气变得严肃了一些,“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位姓赵的阿姨,她和李大妈一样,脾胃虚寒,平时很容易拉肚子。后来听别人说蒲公英茶能清热降火,还能调理身体,就想着在里面加些生姜红枣中和凉性,然后每天都泡上一大杯喝。一开始,她还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可喝了差不多一个月后,就发现自己拉肚子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候一天能拉三四次,胃里还总觉得胀胀的,吃不下东西,整个人都没精神。”

众人听到这里,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李大妈更是紧张地问道:“那后来赵阿姨怎么样了?她的脾胃还能调理好吗?”

苏瑶笑着安抚道:“李大妈您别担心,后来赵阿姨找到我,我跟她详细了解了情况,让她立刻停了蒲公英茶,然后给她推荐了一些养胃的方法。我让她每天早上起来煮点小米粥喝,小米粥要煮得软烂一些,里面可以加几颗红枣和少量山药,山药能健脾养胃,和红枣搭配在一起,对脾胃特别好。中午和晚上的饮食也要以温热、清淡为主,比如多吃点蒸南瓜、炒青菜,少吃油腻、辛辣和寒凉的食物。”

“除此之外,我还让赵阿姨每天晚上用热水泡泡脚,泡脚的时候可以在水里加几片生姜,生姜的温性能够通过脚底的穴位进入体内,帮助驱散寒气,改善手脚冰凉的情况。赵阿姨按照我说的方法坚持了差不多两个月,脾胃虚寒的症状就好了很多,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容易拉肚子了,胃口也变好了,整个人看起来都有精神了。”

苏瑶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其实不止是蒲公英茶,很多凉性的食材和草药,脾胃虚寒的人都要特别注意。就拿常见的菊花来说,菊花也是凉性的,很多人喜欢用菊花泡水喝,清热明目,但脾胃虚寒的人就不能多喝,偶尔喝一杯还行,要是天天喝,也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拉肚子、胃不舒服。还有苦瓜,虽然夏天吃苦瓜能清热解暑,但脾胃虚寒的人吃多了,也会对脾胃造成伤害。”

王婶的儿媳妇这时忍不住问道:“苏姑娘,那像我们这样体质正常的人,喝蒲公英茶是不是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苏瑶摇了摇头,认真地说道:“就算是体质正常的人,喝蒲公英茶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不能过量饮用,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喝蒲公英茶的量最好不要超过五百毫升,而且不能天天喝,一周喝两三次就可以了。要是一次性喝太多,或者天天喝,就算是体质正常的人,也可能会出现脾胃不适的情况,比如腹胀、腹泻等。”

“其次,饮用的时间也很关键。最好不要在空腹的时候喝蒲公英茶,空腹时肠胃比较敏感,蒲公英的凉性容易刺激肠胃,引起不适。可以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喝,这样既能减少对肠胃的刺激,也能更好地吸收蒲公英的营养成分。另外,晚上也尽量不要喝太多蒲公英茶,蒲公英有利尿的作用,晚上喝多了容易起夜,影响睡眠质量。”

张大爷这时又问道:“苏姑娘,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胃虚寒呢?除了怕冷、容易拉肚子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啊?”

苏瑶耐心地回答道:“张大爷,除了怕冷、容易拉肚子之外,脾胃虚寒的人还有很多其他的症状。比如舌头颜色比较淡,舌苔白而薄,而且舌头边缘可能会有齿痕,这是因为脾胃虚寒导致体内湿气较重,舌头被牙齿挤压形成的。还有,这类人群平时精神状态也不太好,总觉得没力气,容易疲劳,说话声音也比较小,而且特别容易犯困,尤其是在吃完饭后,总想躺着休息一会儿。”

“另外,脾胃虚寒的人消化功能也比较弱,吃下去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很容易出现腹胀、嗳气的情况,而且大便也比较稀溏,不成形。要是大家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那很可能就是脾胃虚寒的体质,在饮食上就要多注意,尽量少吃凉性的食物和草药,多吃一些温热、养胃的食物,比如生姜、红枣、山药、小米、南瓜等。”

阳光越降越低,庭院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王婶起身点亮了院子里的路灯,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大家还在围着苏瑶问各种关于养生的问题,苏瑶都一一耐心解答,从食材的性味到日常的饮食搭配,从不同体质的调理方法到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李大妈坐在小板凳上,身子微微前倾,手里攥着个泛黄的小本子,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着。苏瑶每说一句关键的养生知识,她都要停下来,嘴里念念有词地重复几遍,确认记准了才继续往下写。遇到自己有经验的地方,她还会侧过身,跟旁边的张大爷分享:“老张,你记着啊,上次我家老头子胃不舒服,我就给他煮了小米山药粥,连喝了三天,就好利索了,这法子真管用!” 张大爷闻言,连忙在手机备忘录里加了句 “小米山药粥养胃”,还特意标上了红色五角星,生怕往后翻的时候漏掉。

王婶的儿媳妇站在一旁,手里捧着个崭新的笔记本,字迹工整得像打印出来的一样。她不仅把苏瑶说的养胃食谱一一记下,还在旁边标注了食材的用量和烹饪步骤,比如 “南瓜小米粥:南瓜 200 克去皮切块,小米 50 克洗净,加水煮 30 分钟”。偶尔没听清苏瑶说的细节,她会轻轻拉一下王婶的衣袖,小声问:“妈,苏姑娘刚才说红枣要去核吗?我没太听清。” 王婶便会耐心地重复一遍,还不忘补充一句:“去核煮才不燥,你记仔细点,以后给孩子做辅食也能用。”

整个庭院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手机键盘的敲击声,还有大家偶尔的小声交流,交织在一起,格外温馨。阳光透过路灯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蝉鸣声早已消失不见,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轻响,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美好。这场关于养生的畅谈,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每个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让这个夏日的午后变得格外有意义。

就在这时,坐在角落里的赵奶奶突然轻轻叹了口气。她一直安静地听着,双手捧着温热的茶杯,指腹下意识地在杯口边缘反复摩挲着,杯壁上的水汽沾湿了她的指尖,她却浑然不觉。听到苏瑶说脾胃虚寒的人即便加了生姜红枣,也不能多喝蒲公英茶,赵奶奶原本舒展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额头上的皱纹也变得明显了些,眼神里满是担忧,像是有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心上。

她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了,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还夹杂着一丝不确定:“那可怎么办啊?” 话音刚落,庭院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赵奶奶身上。李大妈停下了笔,张大爷也放下了手机,王婶的儿媳妇更是往前凑了凑,想听得更清楚些。

赵奶奶轻轻放下茶杯,双手交叠放在腿上,手指微微蜷缩着,语气里的担忧更浓了:“我这脾胃啊,打年轻的时候就不太好,年轻那会儿忙着照顾家里,饭也顾不上按时吃,生冷的东西倒没少吃,时间长了,这胃就落下病根了。现在年纪大了,更是经不起折腾,平时吃点凉的东西,比如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没一会儿就肚子疼,有时候还得拉上好几回,别提多遭罪了。”

她顿了顿,眼神飘向庭院里的老槐树,像是在回忆前些天的事:“前几天苏姑娘你过来串门,跟我们说蒲公英用处多,既能清热,还能缓解关节疼。我这膝盖啊,一到阴雨天就疼得厉害,有时候连路都走不了,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可高兴了,还想着以后多采点蒲公英,泡点水泡泡脚,说不定能缓解缓解膝盖疼。”

说到这里,赵奶奶又把目光转回到苏瑶身上,眼神里满是失落:“我还琢磨着,既然蒲公英这么好,顺便喝点蒲公英茶,也能调理调理身体,说不定还能帮着降降火。可现在听你这么一说,脾胃虚寒的人连加了生姜红枣的蒲公英茶都不能多喝,那我这茶是喝不了了?”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要听不见了,脸上满是无奈,仿佛连缓解膝盖疼的希望都变得渺茫了。

苏瑶看到赵奶奶这副模样,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她连忙起身,走到赵奶奶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温柔地说:“赵奶奶,您别着急,也别灰心,虽然您脾胃虚寒,蒲公英茶确实不能多喝,但这不代表您就不能用蒲公英调理身体了,咱们可以换别的方法呀。”

赵奶奶听到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亮,她连忙抓住苏瑶的手,急切地问:“真的吗?苏姑娘,还有别的方法?你快说说,是什么方法啊?” 她的手有些冰凉,还微微有些颤抖,看得出来,她对缓解膝盖疼和调理身体这件事,充满了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