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430章 合格的医者

苏瑶接过姜汤,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她笑着摇了摇头:“没事,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找到金脉草了吗?”

“找到了!师父您看。” 林小婉连忙从药篓里拿出装着金脉草的油纸袋,小心翼翼地递到苏瑶面前,“多亏了您之前教我们辨认金脉草的特征,不然我们就算看到了,也未必能认出来。”

苏瑶接过油纸袋,轻轻打开,看着里面那几株带着泥土气息的金脉草,叶片上的金色纹路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她的眼神渐渐变得柔和起来,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几十年前。

那时的她,和现在的林小婉、林小满一样,也是师父最疼爱的弟子。记得有一次,山下突发瘟疫,师父带着她和其他弟子一起下山救治村民。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感染瘟疫的村民越来越多,而治疗瘟疫所需的一味关键草药 —— 还魂草,却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采摘难度极大。

师父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带着她去采摘还魂草。那一天,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师父用绳索将自己吊在悬崖上,一点点地向还魂草生长的地方靠近。她站在悬崖边,紧紧地拉着绳索,心里害怕极了,生怕师父会掉下去。

“瑶儿,别害怕,师父没事。” 悬崖下传来师父温和的声音,“你要记住,作为一名医者,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退缩,因为我们肩上扛着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最终,师父成功采摘到了还魂草,用它研制出了治疗瘟疫的药方,挽救了无数村民的生命。也是从那一刻起,苏瑶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像师父一样,做一名有仁心、有担当的医者,将师父的医术和济世救人的理念传承下去。

这些年来,苏瑶一直坚守着这个誓言。她不仅将自己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们,还常常教导他们,学医先学德,行医先行善。她会带着弟子们去山下的村落义诊,为贫困的村民免费看病、送药;会在寒冬腊月里,冒着风雪去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检查身体;会在村民遇到困难的时候,尽自己所能伸出援手。

“师父,您在想什么呢?” 林小满的声音打断了苏瑶的思绪。他刚把药篓里的草药整理好,看到苏瑶望着金脉草出神,便好奇地问道。

苏瑶回过神来,笑着说道:“没什么,只是想起了我年轻时跟着师父学医的日子。那时候,我也像你们一样,对草药充满了好奇,对医术充满了向往,也常常因为找不到草药、学不会医术而感到沮丧。是师父一直鼓励我、教导我,让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林小婉和林小满身上,眼神中满是期许:“现在,看到你们这么努力、这么有担当,我真的很欣慰。你们今天为了寻找金脉草,肯定受了不少苦吧?”

林小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苦,能找到金脉草,救陈老伯的命,再苦也值得。而且,这也是我们作为医者应该做的。”

“是啊,师父。” 林小满也连忙说道,“以后我们还要跟着您好好学,争取早点能独当一面,帮您分担更多的事情,像您和师祖一样,为更多的人治病,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听着弟子们真挚的话语,苏瑶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师父当年的期望没有落空,济世观的医者仁心正在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些年轻的弟子们,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带着对医者的敬畏和对村民的关爱,在这条充满艰辛却也充满意义的道路上坚定地走着。

她抬手摸了摸林小婉和林小满的头,温柔地说道:“好,师父相信你们。不过,学医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你们一定要有耐心、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而且,无论将来你们的医术有多高明,都不能忘记初心,不能忘记医者济世救人的使命。”

“我们记住了,师父!” 林小婉和林小满异口同声地说道,眼神坚定而明亮。

这时,山下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村民焦急的呼喊:“苏大夫,不好了,陈老伯的病情突然加重了,您快去看看吧!”

苏瑶神色一凛,连忙说道:“快,把金脉草带上,我们现在就下山。”

林小婉和林小满立刻行动起来,将金脉草小心地收好,跟着苏瑶一起向山下跑去。夜色渐浓,山间的风更凉了,可他们的脚步却异常坚定。油纸灯的光芒在夜色中摇曳,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村民们心中的希望。

从山下陈老伯家回来时,已是深夜。苏瑶脚步轻快了许多,方才为陈老伯施针配药,看着老人咳血的症状渐渐缓解,浑浊的眼睛里重新有了神采,她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林小婉和林小满一路搀扶着陈老伯的家人道谢,那一声声带着感激的 “苏大夫”,像暖流淌过心间,驱散了奔波整夜的疲惫。

回到济世观,弟子们都已歇息,只有观内的几盏灯笼还亮着,在寂静的夜里投下温暖的光斑。苏瑶放缓脚步,尽量不发出声响,以免惊扰了众人。她轻轻推开自己卧房的木门,“吱呀” 一声轻响,在安静的庭院里显得格外清晰。

走进卧房,她将手中的灯笼放在桌案上。昏黄的灯光瞬间填满了不大的房间,照亮了桌上摆放的物件:一本翻开的医书摊在桌面中央,书页边缘微微卷起,带着岁月的痕迹;一支狼毫毛笔斜放在书页上,笔锋还沾着些许未干的墨汁;旁边的砚台里,墨汁依旧浓稠,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这是她傍晚时分正在整理师父留下的药方时,听闻陈老伯病情加重,匆忙放下的。

苏瑶轻轻叹了口气,走到桌案前,缓缓坐下。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医书的封面,那是师父当年常用的一本《本草纲目》,封面早已被磨得有些发白,边角也有些破损,却是她最珍贵的物件之一。师父走后,她常常会翻看这本书,仿佛师父还在身边,手把手地教她辨认草药、解读药方。

她轻轻翻开医书,目光落在书页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上。那是师父当年学习时留下的笔记,字迹工整有力,每一处批注都详细地记录着草药的药性、用法以及配伍禁忌。苏瑶看着这些熟悉的字迹,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几十年前。

那时,她刚拜入师父门下,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姑娘。师父对她要求极为严格,每天天不亮就让她起来背诵医书,认记草药。有一次,她因为贪玩,没有背会师父布置的功课,害怕被责罚,便谎称自己生病了。师父看出了她的心思,却没有责怪她,只是带着她来到药房,拿起一本《本草纲目》,轻声说道:“瑶儿,学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关乎着他人的生命安危,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你看这本书里的每一味草药,每一个药方,都是前人用无数的经验和心血总结出来的。我们作为医者,不仅要记住它们,更要理解它们,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救人性命。”

从那以后,苏瑶再也不敢懈怠,每天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医书,跟着师父上山采药、下山义诊。师父也将自己毕生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教她如何通过脉象判断病情,如何根据患者的体质调配药方,如何在危急时刻沉着应对。

苏瑶的手指继续在书页间滑动,忽然,一张泛黄的纸条从书页中滑落,掉在了桌案上。她连忙弯腰将纸条捡起,展开一看,上面是师父熟悉的字迹,一笔一划都饱含着深情与期许:“瑶儿,医者之路,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若遇困惑,便想想初心,想想那些需要你的人。”

看着这熟悉的话语,苏瑶的眼眶瞬间湿润了。这张纸条是师父在她出师那年交给她的,当时她因为第一次独立为村民治病,心里十分紧张,害怕自己会出错。师父看出了她的不安,便将这张纸条塞到她手里,对她说:“瑶儿,你已经长大了,有能力独当一面了。以后在行医的道路上,你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困惑,但你要记住,只要坚守初心,想着那些需要你的人,你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

这些年来,每当她遇到困难,感到迷茫的时候,都会拿出这张纸条看一看。记得有一年,山下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痢疾,许多村民都染上了病,上吐下泻,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济世观里的药材紧缺,她带着弟子们四处寻找药材,日夜不停地为村民们治病,可病情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看着村民们痛苦的模样,苏瑶心里既着急又自责,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