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57章 浅浅阴影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357章 浅浅阴影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2 13:40:29

林小婉的指尖悬在银匙上方,那冰凉的触感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她的心也跟着轻轻一颤。她睫毛微颤,目光落在银匙边缘那圈细密的回纹上,像是看到了时光在上面留下的浅淡印记。方才缩回手时,衣袖扫过桌面的青瓷药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此刻还在她耳边轻轻回响。

她又一次试探着伸出手,这次指尖只是极轻地搭在银匙上,那冰凉顺着指尖蔓延,竟让她想起去年冬日里,在药圃旁的小溪边摸到的薄冰。那时候她跟着师父学认草药,溪水结了层薄冰,师父说冰下的菖蒲根最是入药的好时候,她便伸手去敲那冰面,也是这样刺骨的凉,却又带着一种让人忍不住探究的吸引力。

“师祖爷是不是像话本里说的那样,背着药篓走在雪地里,玉盒在怀里暖着?” 她又问了一遍,声音里带着几分孩童般的憧憬。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漫天飞雪,天地间一片苍茫,师祖爷穿着厚厚的棉袄,背上的药篓里装着刚采来的草药,散发着清苦的香气。他怀里紧紧揣着这个玉盒,胸口的温度一点点渗进玉盒,将里面的珍贵药材暖得恰到好处。

她想着想着,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辫梢的红绳又一次扫过玉盒。这次她特意放慢了动作,看着红绳在玉盒表面轻轻划过,莲纹上的光却没有像上次那样晃动。她愣了一下,随即才发现,那光早已悄悄落在了自己眼里。她眨了眨眼,感觉眼里像是盛了两汪清亮的泉水,映着窗外透过的阳光,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张思贞一直静静地看着玉盒,方才她指尖绞着袖口,指节都有些发白,仿佛内心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挣扎。此刻她终于松开了袖口,转而轻轻点了点盒盖上的一朵莲花。她的指尖纤细而温柔,像是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

“这花瓣里刻的是甘草吧?”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纹路和我们药圃里的一样。” 她低下头,鼻尖几乎要碰到玉盒,看得极细。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脸上,能看到她长长的睫毛投下的浅浅阴影。

她指着花瓣尖端那点微微的卷曲,继续说道:“你看这里,和我们药圃里那些长在阴凉处的甘草多像。记得去年夏天,连续下了半个月的雨,药圃里的甘草就长出了这样的卷曲,师父还说这是它们在努力寻找阳光呢。”

林小婉凑近了些,顺着张思贞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那花瓣尖端的卷曲和记忆里的甘草一模一样。她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般,眼睛瞪得圆圆的:“真的呢!师姐,你不说我都没注意到。”

张思贞微微一笑,又指向旁边的一朵莲花:“旁边这朵该是柴胡,叶茎上有细细的绒毛刻痕。” 她的指尖轻轻拂过那刻痕,像是在感受着上面的温度。“去年秋天采柴胡的时候,你还不小心被它的绒毛扎到了手,哭着说再也不采柴胡了呢。”

林小婉听了,脸颊微微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那时候不是年纪小嘛。” 她仔细看着那叶茎上的绒毛刻痕,仿佛又感受到了当时那种微微的刺痛感。“没想到这玉盒上竟然刻得这么逼真,连这点绒毛都没放过。”

“师祖爷当年一定是个极细心的人。” 张思贞感慨道,“能把这些草药的细节都刻在玉盒上,可见他对草药的热爱有多深。” 她的目光变得悠远,像是透过玉盒看到了师祖爷当年潜心研究草药的身影。

林小婉点点头,心里对师祖爷的敬佩又多了几分。她想象着师祖爷在灯下,拿着刻刀一点点雕琢玉盒的样子,神情专注而虔诚。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他对草药的理解和情感。

“你说,这玉盒里以前装的是什么药呢?” 林小婉好奇地问道,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会不会是那种能起死回生的神药?”

张思贞轻轻摇了摇头:“哪有什么神药。不过我猜,一定是极为珍贵的药材。或许是师祖爷走遍名山大川才寻来的,所以才用这么精美的玉盒装着。”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你看这玉盒的密封性多好,想必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药材,不让它们失去药效。”

林小婉伸手摸了摸玉盒的边缘,感受着它的光滑和温润。“这玉摸起来好舒服啊,像是有生命一样。” 她喃喃地说道。

“玉是有灵性的。” 张思贞说,“尤其是这种陪伴了主人多年的玉,更是承载着主人的气息和记忆。说不定这玉盒里,还藏着师祖爷的许多故事呢。”

两人静静地看着玉盒,仿佛都在倾听它诉说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户在玉盒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莲纹上的光也变得柔和起来,像是在温柔地注视着这两个对它充满好奇的小姑娘。

林小婉忽然想起师父曾经说过,师祖爷一生救死扶伤,帮助过无数的人。她眼前仿佛出现了师祖爷背着药篓,走在崎岖山路上的身影,无论风雨,无论昼夜,只要有人需要,他就会立刻出发。而这个玉盒,就像一个忠诚的伙伴,始终陪伴在他身边,见证着他的每一次善行。

“师姐,我以后也要像师祖爷一样,做一个厉害的医者。” 林小婉握紧了拳头,眼神坚定地说道。

林小婉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落了星子的湖面,粼粼地闪着光。她下意识攥紧了辫梢的红绳,指腹蹭过绳结上磨得光滑的结头 —— 那是去年跟着师父认药时,在药圃里被荆棘勾住扯松过,后来自己捣鼓了半宿才重新系好的。

“真的能学师祖爷那样?” 她踮着脚尖往玉盒那条缝里瞧,银匙的弧光在暗处泛着冷白,倒比窗台上那盆刚浇过水的薄荷更让人心里发痒。方才被银匙冰过的指尖仿佛还留着余凉,此刻竟隐隐透着点发烫。

张思贞伸手将她按回凳上,指尖不经意触到林小婉发烫的耳垂,自己先红了脸。她转向苏瑶时,声音里还带着点未散的羞赧:“师父,配药时银匙要先浸在甘草水里吗?上次看您调蜜丸,银匙总在药罐边的陶碗里浸着。”

苏瑶正用帕子细细擦着盒盖边缘的木纹,闻言抬眼笑了:“倒是个细心的。银性寒,碰着那些怕寒的药材,先浸过甘草水就能中和些。你们师祖爷当年在关外采药,雪地里找着株濒死的野山参,就是用浸了甘草水的银匙挖的根须,一点寒气没伤着药性。”

她顿了顿,将帕子叠成方方正正的小块塞进袖袋,指节叩了叩玉盒留缝的地方:“明日先从最寻常的荆芥、防风练起。半勺是三钱,平平一勺是五钱,这银匙的弧度都是按你师祖爷的指节磨的,握久了自然就有准头。”

林小婉偷偷将手指蜷成握匙的形状,对着空气虚虚舀了一下,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帮师父碾药,把川贝母碾成了粉末,被师父笑着罚去筛了一下午药粉。那时师父说:“医者手上得有准头,筛药筛的是心,配药配的是数,差一分就可能谬以千里。”

张思贞已在心里默数起药圃里的药材来,哪些性温,哪些性寒,哪些配药时得格外讲究分量。她指尖在桌沿轻轻点着,像是在描摹银匙的轮廓,忽然抬头问:“师父,师祖爷刻这玉盒时,是不是想着让后人见了这些草药,就想起该怎么配药?”

苏瑶望着玉盒上渐渐暗下去的莲纹,眸光柔和得像浸了水的棉絮:“他啊,总说草木有情。你对它们上心,它们才肯为你效力。这盒子里装过救命的药,也装过寻常的草,可在他眼里,都是一样金贵的。”

窗棂外的月光不知何时爬高了些,斜斜地淌过桌案,在玉盒边缘镀上一圈朦胧的银边。林小婉屏着气,连睫毛都不敢多颤一下,生怕那缕从缝隙里漏出的微光被自己的呼吸吹得淡了。

方才苏瑶说要去后堂核对药账,临走前特意点了盏琉璃灯放在案角。灯芯爆出细碎的火星时,她看见玉盒缝隙里的光也跟着跳了跳,像是在应和这屋子里的动静。此刻她的小手指还悬在半空,指尖离玉面不过半寸,能隐约感受到玉盒散出的、比银匙温和许多的凉意,混着案上晒干的陈皮气息,在鼻尖缠成一缕清苦又绵长的香。

辫梢的红头绳还在轻轻颤,那是她自己都没察觉的细微呼吸带动的。红绳末梢缀着的小银铃被月光浸得发亮,却懂事般没发出半点声响。那些落在玉盒上的细碎红影,真像去年师父给外伤药调朱砂时,不小心洒在白纸上的星子 —— 那时师父说朱砂能安神,画符镇纸都用得上,可她总觉得,哪有眼前这些红影鲜活,会随着自己的心跳轻轻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