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42章 草木有灵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342章 草木有灵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2 13:40:29

她背起药篓,药篓里的竹盒沉甸甸的,那是希望的重量。她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脚步轻快而坚定,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山林里的鸟鸣仿佛更加清脆了,风吹树叶的声音也像是在为她歌唱,庆祝她的收获,也见证着她对草药的这份执着与热爱。

桃木铲再往下探时,忽然触到个坚硬的东西。苏瑶心里一动,放缓了动作。当她用鹿骨刀小心翼翼地剔开周围的泥土,一枚铜钱的边缘渐渐显露出来。铜钱上的 “开元通宝” 四个字已经模糊,但铜绿里却透着淡淡的金光。这让她想起师父说过的故事,早年间山里的药农会在灵草旁埋铜钱,说是给山神的谢礼。她将铜钱轻轻捡起来,放在掌心时,竟感觉有微弱的暖意从铜片里渗出来,像是三十年前师父握着她的手教她认药草时的温度。

根须最深处忽然传来细微的响动,苏瑶屏住呼吸,看见一只通体赤红的小虫子正顺着主根往上爬。那是守草虫,专守着有灵性的草木。她想起师父曾说,守草虫出现,说明这株草已有了灵识。当年她在药圃里发现过一只守草虫,好奇地用树枝去拨弄,结果那虫子竟钻进金脉草的叶心再也不出来,那株草后来就渐渐枯萎了。师父没责怪她,只是将枯萎的草茎埋在桃树下:“草木有灵,就像人有脾气,得顺着。”

此刻守草虫在根须上停了下来,一对复眼亮晶晶地望着苏瑶,仿佛在打量她。苏瑶慢慢松开握着桃木铲的手,指尖在泥土上轻轻敲出三短一长的节奏 —— 这是师父教的,说是能让守草虫明白没有恶意。果然那虫子晃了晃触角,转身钻进泥土里不见了,留下一道细密的虫痕,像是在给她指引方向。

随着土沟不断扩大,金脉草的全貌渐渐展现在晨光里。主根粗如拇指,三条侧根像三条金带缠绕着野山参,而野山参的主根竟有孩童拳头大小,须子上的珍珠点圆润饱满。苏瑶的心怦怦直跳,这样的金脉草缠着野山参,简直是百年难遇的奇景。她忽然明白师父说的 “等” 是什么意思,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像这株草一样,在漫长的岁月里默默积蓄力量,甚至与其他生命相互成就。

三十年前那个清晨的画面再次清晰起来。那时她蹲在师父身边,看着他对着瘦弱的金脉草叹息,忽然发现草叶上的露水掉进泥土里,竟在根须周围晕开一圈淡淡的金光。“师父你看!” 她指着那圈金光喊道,师父却只是笑了笑,用手指在泥土上画了个圈:“这是草在跟土地说话呢。” 后来她才知道,那是金脉草在释放灵气,只有生长了十年以上的老草才能做到。

苏瑶从腰间解下红绸带,这是她每次采灵草时必带的。红绸上绣着的金线还是师父临终前教她捻的,那时他已经卧床不起,手指抖得厉害,却仍执着地教她如何将三根金线拧成一股:“丫头,红线能聚气,别让灵气跑了。” 她将红绸带轻轻系在金脉草的主茎上,打结时忽然发现,绸带上的金线在晨光里亮了起来,与草叶上的金色纹路渐渐连成一片,像是有无数条金线在晨光里流淌。

当最后一铲泥土被拨开,整株金脉草连同纠缠的野山参终于完整地露了出来。苏瑶看着这株饱吸了日精月华的灵草,忽然想起师父临终前的样子。那时他躺在病榻上,呼吸已经很微弱,却仍抓着她的手说:“瑶丫头,记住,采药不是索取,是承接。” 当时她不懂,此刻看着金脉草粗壮的根茎,看着那些与山参纠缠的根须,忽然明白了 —— 所谓承接,就是明白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懂得对自然心存敬畏。

她小心翼翼地将金脉草和野山参一起挖出来,根须上还带着湿润的泥土。这时山风再次吹来,带着远处溪流的水汽,苏瑶忽然听见药篓里的其他药草发出细微的声响,像是在和这株新采的灵草打招呼。她想起师父说过,药草之间是会说话的,就像人与人之间有情谊。

晨光渐渐升高,照在苏瑶沾满泥土的脸上,她的眼神里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有对过往的怀念。她将金脉草和野山参小心地放进铺着苔藓的竹篮里,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个熟睡的婴儿。这时她忽然发现,竹篮的角落里放着的那本药经,封面上的字迹在晨光里仿佛活了过来,那是师父亲手写的 “草木有灵” 四个字,笔画间似乎还残留着他当年的温度。

苏瑶背起药篓起身时,才发现露水已经打湿了她的裤脚,冰凉的感觉顺着小腿往上爬。但她心里却是暖的,就像每次想起师父时的感觉。她回头望了一眼刚刚挖药的地方,那里留下一个规整的土坑,按照师父教的规矩,她在坑里埋了三粒饱满的红豆 —— 这是对山神的谢礼,也是对这株金脉草的告别。

山路上的雾气已经散尽,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苏瑶的脚步轻快,药篓里的药草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山里的秘密。她知道,这株金脉草将会救治一个垂危的病人,就像三十年前师父采的那些灵草一样。而她,会像师父那样,将这份与草木相通的情谊,一直传承下去。

站起身时,膝盖已经麻得失去了知觉。苏瑶扶着旁边的青冈树干慢慢活动筋骨,目光扫过周围的草木,忽然在几步外的石缝里发现了异常。那里长着几株叶片卷曲的植物,叶背泛着紫红色的晕,正是治疗外伤的紫背天葵。她走过去蹲下身,指尖刚要触碰叶片,却猛地缩回了手 —— 石缝深处藏着个小小的蜂巢,几只黑黄相间的野蜂正趴在天葵的花瓣上休憩。

“倒是会选地方。” 她低声笑了,从药篓里拿出块油纸,小心翼翼地盖在蜂巢上方,再用树枝将紫背天葵的根茎从石缝里撬出。这些草药的叶片上还沾着蜂蜡,带着股甜丝丝的气息,和金脉草的清苦混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她将天葵放进药篓的侧格,又把油纸轻轻挪开,看着野蜂们重新飞回花瓣上,才背着药篓往山下走。

山路旁的野蔷薇开得正盛,粉色的花瓣上还挂着晨露。苏瑶想起今早出门时,灶房里飘来的药香 —— 那是给村西头张屠户熬的接骨药,里面放了她上月采的续断和骨碎补。张屠户开春时从马背上摔下来,断了三根肋骨,是她每日背着药篓上山采药,又亲手煎药送到他家,如今总算能拄着拐杖走路了。

药篓里的金脉草在颠簸中轻轻晃动,隔着棉布都能感受到那股鲜活的生命力。苏瑶摸了摸竹盒的轮廓,想起镇东头的李寡妇。那女人的儿子生下来就有心悸的毛病,犯病时嘴唇发紫,浑身抽搐,前几日她去诊脉时,孩子的小手已经凉得像块冰。当时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最饱满的金脉草,如今这株草药,怕是那孩子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山风突然变得喧嚣起来,吹得松涛阵阵。苏瑶抬头望向天空,云层正在快速聚集,看模样午后怕是有场大雨。她加快了脚步,草鞋踩在石板路上发出急促的声响,药篓里的紫背天葵被风吹得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在催促她早些下山。

转过一道山弯时,她看见山道旁的老松树下坐着个穿蓝布衫的身影。走近了才发现是邻村的采药人老马,他正对着一株被连根拔起的七叶一枝花叹气,那草药的根茎已经折断,白色的汁液在泥土里积成了小小的水洼。“苏大夫,你看这……” 老马的声音里满是懊恼,黝黑的脸上沾着草屑,“我家那口子风湿又犯了,想着采这个回去泡酒,没成想手笨……”

苏瑶蹲下身检查那株七叶一枝花,发现主根虽然断了,但侧根还完好无损。她从药篓里拿出特制的药泥 —— 那是用松香、蜂蜡和当归汁调成的,能让断裂的根茎保持药性。“还有救。” 她一边说一边用药泥涂抹断裂处,再用干净的麻布仔细包扎好,“回去埋在背阴处,浇些淘米水,过两个月还能发芽,只是下次采挖时,记得用铲子从四周慢慢挖。”

老马接过草药时,手激动得直抖,非要把自己采的半篓知母分她一半。苏瑶婉拒了,只从他的药篓里挑了两株品相普通的柴胡 —— 这东西能疏肝解郁,正好给李寡妇配药。两人在松树下分了路,老马往南坡去采独活,苏瑶则继续往山下走,药篓里又多了两株柴胡,和金脉草的清苦、紫背天葵的微涩混在一起,在晨风中漾开层层叠叠的药香。

阳光越来越烈,把山路晒得发烫。苏瑶解开腰间的水壶,喝了口凉丝丝的山泉水,水流顺着喉管滑下,带着股淡淡的甘甜味。这是从山涧深处接的活水,里面泡着她去年采的薄荷,解暑又提神。她想起师父说过,医者不仅要懂草药的性子,更要懂山的脾气,什么时候该上山,什么时候该歇息,都得顺着天时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