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29章 山神庙(一)

下降的过程很平稳,王猎户在前面开路,不时提醒她注意脚下的碎石。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们身上跳跃着,像无数金色的精灵。苏瑶看着脚下渐渐清晰的山路,听着身边猎户们粗重的呼吸声,心里充满了感激。这些朴实的村民,平日里或许话不多,可在关键时刻,总能给人最温暖的依靠。

终于落到地面上,苏瑶的脚刚一沾地,就感觉双腿一软,差点摔倒。王猎户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先歇会儿,别急着走。”

苏瑶摇摇头,目光落在药篓上:“王伯,我们还是快点回去吧,天麻不能耽搁。”

王猎户看着她急切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好,好,听你的。” 他招呼着其他猎户,“来,把苏丫头的药篓背上,我们赶紧回村。”

两个年轻猎户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背起药篓。苏瑶看着那抹红色的布条在他们身后晃动,心里忽然无比踏实。她知道,只要有这抹红在,有这些善良的人在,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能勇敢地走下去。

一行人朝着村子的方向走去,阳光像融化的金子般泼洒在他们身上,将影子在铺满枯叶的山路上拉得老长,仿佛一条条深色的绸带,随着脚步轻轻晃动。山林里的风裹挟着松针与野菊的气息,将他们的脚步声、说笑声揉成一团,和药篓里天麻散发的淡淡清香缠在一起,在层叠的树影间打着旋儿。苏瑶走在最前头,粗布裤脚沾着草籽与泥点,身后的二柱正举着根树枝挥舞,说要给大伙儿开路,却总被枝桠勾住衣角,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瑶妹子,你看那片天麻长得多周正,回去晾晒干了,保准能卖个好价钱。” 王婶掂了掂背上的药篓,竹篾碰撞的脆响里裹着藏不住的欢喜。她鬓角的银丝被阳光染成暖金色,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对秋收的盼头 —— 儿子下月要娶媳妇,这筐药材正好能添件新棉被。

苏瑶回头笑了笑,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进衣领,带来一阵微痒的湿热。她刚想说 “王婶您慢些走”,却见二柱猛地停住脚步,指着前方的陡坡嚷嚷:“快看!那是不是山神庙?”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山坳里斜斜探出一角残破的飞檐,青灰色的瓦片上挤满瓦松,肥厚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翡翠般的光泽。檐角的兽头早已缺了半边耳朵,却仍固执地昂着头,像是在守护着什么。苏瑶心头一动,小时候爹带她进山采药时,曾在这庙前歇过脚。那时庙门还没塌,爹让她对着供桌磕了三个头,说山神爷能护着进山人平安,临走时还在香炉里插了三炷自制的艾草香。

“真是天遂人愿!” 王伯捋着花白的胡须直点头,他的药篓里装着半筐黄芩,根茎上还带着湿润的泥土,“正好歇歇脚,把药材摊开透透气。”

一行人踩着碎石下坡,枯藤在脚下发出细碎的断裂声。越走近山神庙,越能看清它的模样:朱漆大门早已朽成了黑褐色,门板上裂着蛛网般的缝隙,几株野蒿从门槛的石缝里钻出来,在风里轻轻摇晃。庙前的空地上长着半人高的杂草,却有一块青石板异常干净,想来是常有过路人在此歇脚。

苏瑶率先推开庙门,吱呀的声响惊起一群麻雀,扑棱棱地撞在布满蛛网的窗棂上。殿内弥漫着尘土与霉味,却意外地干爽。正中央的神台裂着几道缝隙,泥塑的山神爷半边脸已经塌了,露出里面的草屑与碎砖,可那双嵌着黑石的眼睛依旧炯炯有神,仿佛能看透人心。神台两侧的墙壁上,还残留着模糊的壁画,能辨认出狩猎的壮汉与采药的妇人,色彩虽已斑驳,却透着一股鲜活的生气。

“这地方真好,比在树下凉快多了。” 王婶放下药篓,掏出帕子擦着汗,目光落在神台旁的草堆上,“你们看,还有人在这儿铺过干草呢。”

二柱已经迫不及待地将药篓倒过来,天麻滚落的声音像撒豆子般清脆。这些天麻个头匀称,表皮泛着淡淡的黄棕色,顶端的芽苞饱满得像是要炸开。他小心翼翼地将天麻摆成一排,阳光透过窗棂的破洞照进来,在药材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中的药香似乎更浓了些。

苏瑶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刚要解下药篓,却见王伯正对着山神爷的塑像出神。老人从怀里摸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竟是三个油亮的麦饼。“来,大伙儿垫垫肚子。” 他将麦饼分给众人,自己留了个最小的,“当年我进山迷了路,就是在这庙前遇到个采药人,给了我半个麦饼呢。”

苏瑶咬了口麦饼,粗糙的面香混着芝麻的清甜在舌尖散开。她忽然想起爹临终前的模样,那时他躺在病榻上,枯瘦的手紧紧攥着她的手腕,说山里的规矩不能忘,采药时见了山神爷要行礼,遇到同路人分口吃的,“人活着,总得互相帮衬着走”。

“瑶妹子,你这天麻晒得时候可得注意,不能暴晒。” 王婶的声音将她从回忆里拉回来,老人正用草绳将黄芩捆成小束,“去年我家那口子就是心急,把天麻晒得太干,卖的时候少了三成价钱。”

苏瑶点点头,从药篓里取出油纸,仔细地铺在石板上。她的手指沾着泥土,指甲缝里嵌着草汁,可动作却异常轻柔,像是在摆弄什么稀世珍宝。这些天麻是她凌晨就上山采的,在露水没干的坡上蹲了三个时辰,膝盖磨破了皮也没察觉。她想着把这些药材卖了,就能给弟弟凑够学费,让他去镇上的学堂念书,不用像自己这样,十几岁就跟着爹在山里刨食。

二柱不知从哪儿找了根枯枝,正蹲在地上画着什么。“你们看,我画的山神爷像不像?” 他得意地指着地上的涂鸦,线条歪歪扭扭,却把山神爷的威严画得有模有样。王婶笑着拍了他一下:“你这混小子,对山神爷不敬呢。” 嘴上虽这么说,眼里却满是慈爱 —— 二柱爹娘走得早,是村里人轮流把他拉扯大的。

风从庙门的缝隙里钻进来,吹动了苏瑶额前的碎发。她抬头望向窗外,阳光已经西斜,将山林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与药篓里药材翻动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温柔的歌谣。

王伯已经将药材捆扎整齐,正用布擦拭着神台的灰尘。“这庙虽破,却救过不少人的命。”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前几年山洪暴发,有个外地客商就是在这儿躲了三天三夜。”

苏瑶站起身,学着小时候的样子,对着山神爷的塑像深深鞠了一躬。她知道,真正能保佑人的不是泥塑的神像,是山里的规矩,是人心的善良,是像王婶、王伯这样互相帮衬的暖意。就像这山神庙,虽然残破,却总能在路人需要时,递上一片阴凉,一处安宁。

“时候不早了,咱们该赶路了。” 王伯将最后一个麦饼掰成两半,分给二柱和苏瑶,“天黑前得赶回家,不然家里人该惦记了。”

众人七手八脚地收拾药材,天麻的清香混着麦饼的余味,在殿内久久不散。苏瑶背起药篓,感觉比来时轻快了许多。她回头望了眼山神爷的塑像,那双黑石眼睛在暮色里仿佛更亮了些。

走出庙门时,夕阳正将山坳染成一片金红。一行人踩着自己的影子往回走,脚步声里少了疲惫,多了几分踏实。苏瑶摸了摸药篓里的天麻,想着弟弟拿到新书时的笑脸,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山风从身后吹来,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带着生活的希望,轻轻拂过她的发梢。

晨雾在身后慢慢散去,东方的天空已染上胭脂般的绯红,像是哪位巧手的姑娘不慎将胭脂盒打翻,那抹红便顺着云层的纹路缓缓晕开,连带着周遭的云絮都镶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苏瑶望着远处村落升起的袅袅炊烟,那些烟柱在微风里轻轻摇晃,如同水墨画里淡墨勾勒的线条,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烟在动,还是山在挪。隐约传来的鸡鸣声此起彼伏,先是东边的鸡舍里一声清亮的啼鸣,像是在宣告新一天的开始,紧接着西边、南边的鸡也跟着应和起来,连成一片热闹的晨曲,将山间的寂静撕开了一道温柔的口子。

她忽然觉得刚才的惊惧都变得模糊起来,就像被晨雾洗过的山石,那些尖锐的棱角都被磨得温润了。昨夜在断崖边遇到的那只青眼狼,绿幽幽的目光曾让她心脏都快要跳出嗓子眼,此刻回想起来,竟只剩下些许模糊的影子。药篓上的红布条在风里招展,那是娘临走前亲手缝上去的,说山里的邪祟怕红,能护着她平安。此刻这布条像是一面小小的旗帜,在晨光里跳着轻快的舞,指引着她奔向那些等待救治的生命 —— 村西头的李奶奶还等着天麻治头疼,东家的小柱子烧得迷迷糊糊,得用刚采的柴胡煎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