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22章 知识传承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322章 知识传承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2 13:40:29

小师妹的声音隔着窗纸传进来,带着雀跃的调子:\"师兄师姐,药糕要出锅啦!\" 紧接着是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想必是她又打翻了什么东西。苏瑶和王庚相视而笑,晨光里师徒二人的影子落在墙上,随着窗纸的晃动轻轻摇曳。王庚拿起那根校正好的银针,在指尖转了个灵巧的圈,动作像极了当年的苏瑶,而苏瑶看着他鬓角新添的白发,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过是晨光穿过窗棂,照在新一代人的指尖上,把旧时光里的温度,酿成了新日子里的药香。

当第一缕带着暖意的阳光终于穿透云层,洒在医馆匾额上时,苏瑶已将整理好的药材归位,医具也摆放得整整齐齐。她站在药圃前,看着弟子们陆续醒来,在晨光中开始新一天的忙碌。昨夜的星辰尚未完全隐去,而她手中的银针、药柜里的药材,都已做好了迎接患者的准备 —— 这日复一日的坚守,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在无声诉说着,何为真正的医道。

王庚正蹲在药碾子旁研磨苍术,木柄转动的吱呀声里,他时不时侧耳听着灶房的动静。小师妹今日要学熬制枇杷膏,昨夜里就把枇杷叶洗得干干净净,此刻正踮着脚在灶台前搅动铜锅,蒸汽漫得满脸都是,却还在念叨着 “蜜要炼到挂旗才行”。张思贞坐在案前抄写药方,笔下的字迹娟秀却有力,写罢总要对着晨光再看一遍,仿佛要将每个药名里藏着的药性都焐热了才肯放下。

苏瑶的目光落在药圃里那株二十年的老枸杞上。枝桠间还挂着昨夜的露水,红透的果子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她想起王庚刚来时,总爱偷摘这枸杞果吃,被发现了就涨红着脸说 “师父,这果子真甜,病人喝了枸杞汤肯定也高兴”。如今那少年已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医者,却仍保留着摘枸杞果的习惯,只是每次都会先捡最红最饱满的,放在给孩童患者准备的药汤里。

灶房突然传来 “哎呀” 一声轻呼,苏瑶转身时,正看见张思贞拿着棉布,轻轻擦去小师妹手背上的烫痕。小姑娘眼眶红红的,手里还攥着搅膏的长柄勺,铜锅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甜香漫过院子,引得药猫都从针灸室跑了出来,围着灶台打转。“火候太急了,” 张思贞的声音温柔却坚定,“熬膏和行医一样,得耐着性子等。” 她接过勺子搅动起来,手腕转动的弧度,像极了苏瑶当年教她时的模样。

王庚研磨完苍术,用桑皮纸包好放在案上,纸角特意折成了三角形 —— 这是苏瑶教的记号,代表 “急用药”。他抬头时看见苏瑶站在枸杞树下,便提着纸包走过去,晨光落在他宽厚的肩膀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城东的李婶该来复诊了,” 他轻声说,“她的风湿得用新采的苍术,我特意磨得细些,好让药性更容易出来。” 苏瑶望着他指节上磨出的厚茧,忽然想起那年瘟疫,这双手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抓药抓得指缝里全是药材的碎屑,却始终稳稳地握着药秤,不差分毫。

张思贞端着刚熬好的枇杷膏走出来,陶碗上盖着层细纱布,防止落进灰尘。“小师妹说要学您当年的法子,” 她笑着把碗放在石桌上,“在膏里加了点薄荷末,说孩子们喝着不呛喉。” 苏瑶揭开纱布,琥珀色的膏体上泛着细密的光泽,凑近时能闻到枇杷的清甜混着薄荷的微凉,像极了她年轻时为患儿熬制的味道。只是那时她总一个人守着铜锅,如今灶房里却有两个身影在忙碌,蒸汽中飘出的药诀歌谣,比当年的更清亮些。

小师妹捧着个粗瓷碗跑过来,碗里盛着刚晾好的茅根水,上面漂着两片薄荷叶。“师父您喝,” 她仰着小脸,鼻尖还沾着点枇杷膏的甜渍,“师兄说您昨夜没睡好,茅根水能安神。” 苏瑶接过碗时,指尖触到碗沿的温度,和当年自己的师父递来的药碗一模一样。那时她也是个毛躁的小姑娘,给病人扎针时手总发抖,师父就是这样每天给她泡一碗安神茶,说 “心定了,针才能定”。

阳光渐渐爬高,医馆的门板被王庚一块块卸下,露出 “济世堂” 三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闪着温润的光。第一个患者的脚步声从巷口传来,是拄着拐杖的陈阿公,手里还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自家种的青菜。“苏大夫早啊,” 老人的声音洪亮,“听说小王大夫也能扎针了,今日我想让他试试。” 王庚立刻迎上去,搀扶的动作轻柔又稳当,像托着件稀世珍宝。

苏瑶站在药圃边,看着陈阿公坐在诊榻上,王庚正小心翼翼地为他消毒穴位,张思贞在旁准备着艾条,小师妹则端来温水让老人漱口。药猫蜷在老人脚边,呼噜声和铜锅里的药香混在一起,构成一幅安稳的画面。她忽然明白,所谓医道,从不是悬壶济世的豪言,而是藏在这些琐碎的日常里 —— 是校针时的专注,是熬膏时的耐心,是递药碗时的温度,是看着弟子们接过自己手中的灯火,把微光变成星海的欣慰。

远处的晨钟响了,浑厚的声音漫过街巷,落在医馆的青砖地上。苏瑶转身走进药房,指尖抚过药柜上的铜环,每个环上都刻着药名,被无数次的触摸磨得发亮。她从最上层取下那本最厚的医案,翻开时,阳光恰好落在 “医道无他,唯用心耳” 那行字上,墨迹仿佛被镀上了层金边。案头的薄荷香漫过来,混着远处传来的、弟子们与患者的笑语声,在晨光里酿成了岁月最绵长的味道。

医馆内的事务刚刚稍有安排,苏瑶便毫不犹豫地挎上那只略显陈旧却承载着无数希望的竹篮,身姿矫健而又毅然决然地踏入了那片静谧幽深的山林。此时,山林间宛如仙境一般,晨雾宛如一层薄纱,尚未完全消散,悠悠地弥漫在茂密的草木之间,将整个山林装点成一幅如梦似幻的朦胧水墨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束,与雾气相互交织,美不胜收。

苏瑶深吸一口清新得仿佛能洗涤心肺的空气,尽情地感受着大自然这慷慨无私的馈赠,而后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专注,开始在草丛与树木之间轻盈而又敏捷地穿梭起来。她的目光犹如探照灯一般敏锐,不放过任何一株可能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每前行一步,她都像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仔细探寻着生命的奥秘。

她轻盈地蹲下身子,那动作犹如微风拂过草地般轻柔,生怕惊扰了周围的生灵。她全神贯注地辨认着每一株草药,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细致地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是勇敢地向阳而生,尽情沐浴着阳光的温暖与力量;还是偏好静谧,喜阴而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默默积蓄能量。接着,她又专注地端详它们的形态特征,叶片是细长如柳叶,还是圆润似荷叶;花朵是明艳动人的热烈色彩,还是淡雅清新的素净模样;果实是小巧玲珑,还是饱满丰硕,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深知,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细微差别,往往蕴含着草药独特而神奇的药用功效,关乎着无数患者的健康与希望。

在寻找草药的漫长过程中,苏瑶的思绪也如同山林间潺潺的溪流,在脑海中不断地流转奔腾。她的眉头时而轻皱,时而舒展,沉浸在对医术的深入思考之中。她思索着如何将新发现的草药巧妙地融入到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案中,如何对那些沿用已久的药方进行精准调整,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祉。

当苏瑶拨开一丛茂密的灌木,一株叶片形状独特的草药映入眼帘。她的思绪瞬间飘回到儿时听过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相传神农为了寻找治病救人的草药,亲自遍尝百草,一日之内竟多次中毒。苏瑶抚摸着这株草药,心想神农当年怀着怎样的勇气和决心,才完成如此伟大的壮举。正是因为有了神农的奉献,后世医者才有了丰富的草药知识传承。

继续沿着蜿蜒的山林小径前行,苏瑶的目光忽然被一抹独特的色彩吸引。在一处略显阴暗的角落,几株曼陀罗正静静绽放。它们的花朵硕大而艳丽,呈喇叭状,白色的花瓣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淡紫晕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神秘的故事。

看到曼陀罗的瞬间,苏瑶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古老而又带着几分惊悚的传说。据说,在遥远的过去,断头台下是死亡与绝望的汇聚之地。每当有犯人被无情处决,滚烫的鲜血汩汩涌出,渗入冰冷的土壤,不久之后,娇艳的曼陀罗花便会从那片浸染着血腥的土地中破土而出。这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使得曼陀罗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而诡异的面纱,让人既敬畏又好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