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315章 悄悄扎根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315章 悄悄扎根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2 13:40:29

药堂的木门轴该上油了,小师妹捏着银针的手微微发颤时,总能听见门被风推得吱呀作响。檐下的铜铃串着薄荷梗,风过时抖落细碎的凉香,混着药架上当归与陈皮的醇厚气息,在青砖地上漫成一片温柔的雾。

她深吸一口气,鼻尖的薄荷香突然变得锐利 —— 那是今早用石臼捣碎的鲜薄荷叶,混了点凡士林调成的膏子。虎娃上周给李婶扎针时,也是这样往鼻尖抹了点,说薄荷能镇惊,就像夏日里突然泼在青石板上的井水,能让慌慌的心跳沉下去。此刻那清凉顺着鼻腔漫进喉咙,倒让她想起初学时苏瑶教的口诀:\"针如游丝,气随手动。\"

银针的尾端还留着她掌心的温度。陈阿公趴在铺着蓝印花布的诊床上,后颈的皱纹里藏着经年累月的劳作痕迹,像老树皮上自然生长的沟壑。小师妹盯着他第三胸椎旁开一寸半的位置,那是今早苏瑶刚在沙盘里画过的风门穴。她的指尖悬在半空,看见自己的影子投在阿公的布衣上,像只怯生生的小兽。

\"丫头,扎吧。\" 陈阿公的声音带着笑意,从枕头里闷闷地传出来,\"阿公这把老骨头,经得住。\"

针尖刺破皮肤的瞬间,小师妹觉得心脏像是被一只手轻轻攥住。她记得三天前第一次练针时,苏瑶用的是白萝卜,她愣是把萝卜扎得满是歪歪扭扭的小孔,苏瑶却只是笑着说:\"针要认人,你待它温柔,它便待病人温柔。\" 此刻银针没入半寸,陈阿公忽然 \"唔\" 了一声,那声音不像是疼,倒像是冬日里蜷在灶边的老猫,终于伸开了蜷了整夜的腿。

小师妹猛地抬头,撞进陈阿公转过身来的目光里。他眼角的笑纹里盛着晨光,比药堂窗棂漏下的光斑还要暖。\"真的不疼?\" 她的声音还有点发紧,像被水泡得发胀的棉线。

\"比春风还轻呢。\" 陈阿公伸手,枯瘦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她的发顶,\"当年你苏师父给我扎针,第一下差点把我扎得跳起来。\"

药堂里突然响起一阵笑声,惊飞了窗台上蜷着的那只三花猫。小师妹看见自己映在铜镜里的脸,耳根红得像被夕阳染过,眼里的惊慌却像被风吹散的烟,渐渐淡了。

张思贞端着青瓷碗过来时,裙角扫过药碾子,带起一阵细微的响动。碗里的薄荷水泛着细碎的光,井水镇过的碗壁凝着密密麻麻的水珠,正顺着碗沿往下爬,在案上洇出小小的水痕。那水痕让小师妹忽然愣住 —— 五年前她刚到药堂的那天,也是这样的水痕。

十二岁的她抱着布包站在药堂门口时,太阳正把影子拉得老长。布包里裹着半块捣烂的蒲公英,是给巷口那只被孩子们追打的野猫敷的。野猫的后腿流着血,她蹲在墙根给它包扎时,就听见苏瑶喊:\"丫头,进来吧。\"

药堂里的药味浓得化不开,百子柜上的小抽屉贴着泛黄的标签,\"防风独活 细辛\",那些字她大半不认得,却觉得像是某种温柔的暗号。苏瑶让她学捣药,铜杵比她的小臂还粗,她握着杵的手太小,捣两下就累得胳膊发酸,药渣溅得满脸都是,连鼻尖上都沾着点黄连末,苦得她直皱眉头。

\"这是在给自己画草药图呢?\" 苏瑶递来的帕子带着皂角香,擦过她脸颊时,她看见铜镜里的自己,像只刚从药罐里捞出来的小药童。那天张思贞端来的薄荷水也是这样的青瓷碗,她慌慌张张地去接,碗没拿稳,水洒了满案,苏瑶却只是笑着说:\"水痕像字,这是药堂在认你做徒弟呢。\"

此刻陈阿公接过薄荷水,喝了一口便眯起眼睛:\"还是思贞调的薄荷水合口,加了点蜜,不呛嗓子。\" 张思贞刚要说话,却见小师妹正盯着案上的水痕发呆,便伸手替她理了理歪掉的衣领 —— 那衣领上还别着枚银质的药碾子胸针,是去年她满十七岁时,苏瑶送的成人礼。

\"在想什么?\" 张思贞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药堂里流淌的时光。

小师妹摇摇头,伸手轻轻碰了碰那水痕。水痕边缘已经开始发皱,像快要干透的纸。她忽然想起昨天虎娃来送新采的薄荷,说邻村的王婶生了场大病,苏瑶让她明天跟着去复诊。\"你扎针的手法稳多了。\" 虎娃挠着头笑,\"上次给我娘扎针,她还说比苏师父的针更软和。\"

陈阿公喝完薄荷水,起身时动作比来时利落了些。他从布兜里掏出个油纸包,递给小师妹:\"阿婆今早做的薄荷糕,给丫头当点心。\" 油纸包上还留着灶膛的温度,小师妹接过来时,看见阿公后颈的银针孔处,正慢慢浮起淡淡的红晕 —— 那是得气的征兆,苏瑶说过,这说明针已经认了病人,也认了医者。

三花猫不知何时跳上了案台,正用爪子拨弄着那枚没入布包的银针。小师妹伸手把针收进竹制的针盒里,听见苏瑶在里间喊:\"把昨天晒的艾草收进来,要变天了。\" 她应着声转身,看见窗外的阳光正顺着百子柜的缝隙往下淌,在药包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时光在轻轻摇晃。

张思贞的布巾顿在碗沿,青瓷碗发出一声轻响,像被惊动的露珠滚落荷叶。她顺着小师妹的目光望去,那枚银针的尾端果然在微微颤动,晨光斜斜地穿过窗棂,给银亮的针身镀上一层金边,颤动的幅度极轻,若不凝神细看,竟会以为是光影作祟。

“是气至了。” 苏瑶从药柜后转出来,手里还捏着本泛黄的《针灸大成》。她走到诊床边,指尖悬在针尾上方半寸处,没有触碰,却像是能感受到那股流动的气息。“当年师父教我看气至,用的是一碗清水。” 她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些微怀念,“把针尾贴着水面,气一动,水面就会起圈儿,像投石进潭。”

小师妹凑近了些,鼻尖几乎要碰到陈阿公的布衣。她看见针尾颤动的节奏渐渐匀了,不再是刚才那慌乱的轻颤,倒像是春水里游弋的小鱼,自在地摆着尾鳍。“阿公,您现在觉得怎么样?” 她的声音里还带着未褪的雀跃,像刚发现新叶抽芽的孩童。

陈阿公活动了一下脖颈,发出轻微的骨节声响,脸上的皱纹舒展得更开了:“后背像晒着太阳似的,暖烘烘地往骨子里渗。刚才还觉得肩膀沉得像挑着担,这会儿倒像卸下了半筐柴。” 他说着,抬手想摸后颈,却被苏瑶轻轻按住。

“针还没取呢。” 苏瑶的指尖搭在陈阿公的腕脉上,另一只手轻捻针尾,那颤动便跟着指尖的动作变了节奏,时而急促如骤雨打窗,时而舒缓如晚风拂柳。“气至而有效,丫头这针,算是扎到点子上了。” 她转头看向小师妹,眼里的笑意比案上的薄荷水还清亮,“比我当年强,我第一次扎出针感,手忙脚乱地把针给拔歪了。”

张思贞端来的托盘上,放着消毒用的酒精棉和小巧的镊子。她把青瓷碗挪到一旁,碗沿的水珠又开始往下滴,这次洇出的水痕恰好与刚才的连成一片,像条蜿蜒的小溪。三花猫蹲在托盘边,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桌面,碰倒了装艾绒的小陶罐,罐子里的艾绒撒出来一点,混着薄荷香,在空气里酿出清苦又温暖的味道。

小师妹看着苏瑶起针的动作,手指不自觉地跟着比划。苏瑶起针极轻,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尾,顺时针转半圈,再轻轻一提,银针便带着点极细的血珠拔了出来,快得像抽走一根游丝。陈阿公后颈的针孔处,血珠很快就凝住了,变成个小小的红点,像被蚊虫轻叮了一下。

“用薄荷水擦一擦。” 苏瑶示意张思贞递过棉签。小师妹抢着接过,蘸了点碗里的薄荷水,小心翼翼地在针孔周围擦拭。薄荷的清凉混着皮肤的温热,让陈阿公舒服地眯起了眼,“这丫头的手,比棉花还软。” 他望着屋顶的梁木,像是在跟空气说话,“我家囡囡要是还在,也该这么大了,当年她总爱学我给菜苗浇水,浇得比谁都仔细。”

药堂里静了一瞬,只有铜壶滴漏在角落里滴答作响。小师妹擦完针孔的手顿了顿,忽然想起自己布包里的那半块草药。今早来药堂时,巷口的野猫又在老地方等她,腿上的伤已经结痂,见了她便蹭着裤脚喵喵叫。她把草药留给了邻居家的孩子,嘱咐他记得给猫换药,此刻想来,那孩子接过草药时亮晶晶的眼睛,竟和自己刚才看针尾颤动时一模一样。

苏瑶将拔下的银针放进消毒的瓷盘里,银针对着光,依旧亮得晃眼。“气至而有效,不光是针认人,更是人认针。” 她拿起一根新的银针,递给小师妹,“再试试扎曲池穴,这次用心听,针会告诉你该往深里去,还是该浅着留。”

小师妹接过银针,指尖的温度再次传到针身上。她看着陈阿公肘弯处的曲池穴,那里的皮肤微微泛着健康的粉色。这次她没有犹豫,针尖落下时,手腕稳得像架在案上的药碾子。针尾再次颤动起来,这次小师妹没有惊呼,只是静静地看着,眼里的惊喜变成了一种更深的东西,像种子落在土里,开始悄悄扎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