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297章 方向指南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297章 方向指南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2 13:40:29

山雾浓稠得像是被揉碎的棉絮,丝丝缕缕地缠绕在苏瑶的月白裙裾上,朦胧间,她恍若从云雾中走出的仙子。清晨的山林还未完全苏醒,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混合的潮湿气息。苏瑶赤足踩在被露水浸透的青苔上,那青苔宛如天然的绒毯,柔软又富有弹性。她的步伐轻盈得如同踩在云絮上,每一步落下都悄无声息,却又稳如磐石,三十年的采药生涯,早已让她与这片山林融为一体,深谙山林的每一次呼吸,知晓哪里潜伏着毒蛇,哪块岩石下生长着罕见的草药。

程野背着沉重的药篓跟在后面,靴底早已沾满了深绿色的草汁,每走一步,都发出 “吧唧吧唧” 的声响。昨夜,他特意花了整整两个时辰,将小铜铲的刀刃磨得锋利无比,此刻,那泛着冷光的刀刃正斜插在药篓外侧,在微弱的晨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那是他为今日挖药精心准备的 “利器”。他紧紧盯着苏瑶的背影,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跟丢了,眼神中满是对师父的崇敬与信赖。

“师父,这雾里怎么辨方向?” 阿棠的声音从队伍中间传来,带着水汽的湿润。她刚刚被树枝勾住了发带,好不容易挣脱出来,几缕发丝凌乱地贴在汗湿的额角,发梢还挂着几颗晶莹的小水珠。小姑娘眨巴着大眼睛,一脸疑惑地望向苏瑶,眼神中满是求知的渴望。

苏瑶闻声,身形一顿,缓缓停住了脚步。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指向右侧的陡坡,声音轻柔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看那丛蕨类,它们的叶片总是朝向东南。”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陡坡的阴影处,生长着一片深绿色的蕨类植物。那些叶片宛如一把把小巧的绿扇,边缘的露珠正顺着固定的角度滚落,在地面汇成一条条细小的水痕,宛如大自然书写的方向指南。

“原来如此!” 阿棠恍然大悟,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用炭笔认真地记录下来。一旁的沈砚则显得更加沉稳,他小心翼翼地掏出竹简,将炭笔在掌心呵了呵气,让笔尖稍稍干燥些,随后在潮湿的竹片上用力划过,留下清晰而工整的刻痕,将师父的教诲一字一句地铭记下来。

“山林中的生灵,皆是我们的老师。” 苏瑶收回手指,轻声说道,目光温柔地扫过三个徒弟,“每一株草药,每一片树叶,甚至每一滴露水,都蕴含着大自然的智慧。我们采药人,不仅要懂得如何辨认草药,更要学会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话音未落,突然一阵山风呼啸而过,浓雾被吹散了些许。程野眼尖,指着不远处的岩石喊道:“师父,那边岩石缝里好像长着什么!” 苏瑶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眼神瞬间亮了起来:“是金线重楼!这可是治疗蛇虫咬伤的良药,极为罕见。”

众人小心翼翼地靠近岩石,只见一株金线重楼从石缝中顽强地生长出来,细长的茎秆上顶着一轮轮绿色的叶片,叶片中央,几朵淡黄色的小花正悄然绽放,花瓣上还沾着晶莹的雾珠。苏瑶蹲下身子,从腰间取出一把精巧的采药刀,动作轻柔而熟练地在重楼根部周围松土。

“采重楼,需得留其根。” 苏瑶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讲解,“只取地上部分,待到来年,它自会重新生长。这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存之道,我们采药人切不可贪得无厌,竭泽而渔。” 三个徒弟围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将师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牢牢记在心里。

就在这时,突然一声尖锐的嘶鸣打破了山林的宁静。一条花斑毒蛇从草丛中窜出,吐着信子,眼神凶狠地盯着众人。阿棠吓得脸色苍白,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几步。苏瑶却神色镇定,她缓缓站起身,从药篓中取出一小包草药,轻轻撒在地上。那毒蛇嗅了嗅气味,竟缓缓地退回了草丛中。

“记住,毒蛇虽毒,却也怕药。” 苏瑶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与山林中的生灵,并非敌人,而是相互依存的伙伴。只要我们心怀敬畏,自然也会给予我们馈赠。”

山雾渐渐褪去轻纱,阳光如同碎金般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缝隙,在湿润的泥土上洒落一片片斑驳光影,仿佛大自然随手绘制的抽象画。苏瑶衣袂飘飘,带着徒弟们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继续前行。一路上,药篓里的草药不断增加,鲜嫩的艾草、清香的薄荷、形态各异的灵芝…… 每一株都是他们与山林亲密对话的收获。而在这一次次与自然的接触中,三个徒弟心中对中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也如春雨滋润的幼苗,愈发茁壮。

行至一处向阳的山坡,苏瑶突然停下脚步。她轻盈地蹲下身,那袭月白裙摆自然地铺开,宛如半朵盛开的白莲,与周围的绿意相映成趣。纤长的手指拨开层层叠叠的鬼针草,一丛黄芩顿时映入眼帘。淡紫色的花瓣从茂密的叶间怯生生地探出来,微风吹过,轻轻颤动,恰似无数只受惊的紫蝶,欲飞还休。

“看好它的根须走向。” 苏瑶的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她的指尖轻轻按住植株基部的泥土。在氤氲的晨雾中,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那些深入地下的根须竟透出淡淡的金色微光,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这奇异的 “药气”,只有修为深厚的医者才能窥见,三个徒弟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撼与好奇。

“黄芩的根要长到三年才合用。” 苏瑶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清理着黄芩周围的杂草,“一年生的根是白色,质地脆弱;只有长到三年,根才会变成黄棕色,断面还会出现独特的放射状纹理,药效也最为上乘。” 她的话语如同山间清泉,缓缓流入徒弟们的心田。

程野赶忙凑上前,蹲下身子仔细观察。他粗糙的手指轻轻触碰黄芩的叶片,感受着叶片表面的纹理,嘴里还小声念叨着:“三年,黄棕色,放射状纹理……” 眼神中满是认真与专注,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阿棠则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快速地记录着师父的每一句话。她咬着笔头,思索片刻后,抬起头问道:“师父,那怎么才能准确判断黄芩的年份呢?万一挖错了怎么办?” 少女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

苏瑶微笑着看向她,眼中满是慈爱:“阿棠,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每一株草药都有它独特的气息,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用心体会,自然能分辨。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你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大概年份。” 说着,她又指了指周围的环境,“你看,黄芩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也是辨认的关键。”

一旁的沈砚默默拿出竹简,将师父的讲解刻写下来。他眉头微蹙,神情专注,每一笔都力道十足。刻完后,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差错。“师父,这些关于黄芩的知识,我都记下来了,以后一定反复研读。” 沈砚认真地说道。

苏瑶满意地点点头:“你们要记住,每一株草药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采药人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仅要准确辨认,更要懂得珍惜与保护。就像这黄芩,采挖时不可贪心,留下一部分根系,来年它还会继续生长,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阳光穿透愈发稀薄的晨雾,在山林间织就金色的纱幔,为苏瑶师徒四人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程野紧握着那把磨得锃亮的小铜铲,掌心沁出的薄汗让木柄微微发滑。他半跪在湿润的泥土上,目光紧紧盯着那株黄芩,仿佛在凝视一件稀世珍宝。

刃口贴着地面缓缓斜插进去,程野的动作轻柔而精准,手腕轻轻一旋,一道整齐的环形土沟便出现在黄芩根部周围。他的动作小心翼翼,每一下都控制着力度,像是在剥离婴儿的襁褓,生怕一丝震动就会伤到脆弱的主根。细密的汗珠顺着他的额头滑落,他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进行着这项细致的工作。

“当年我第一次挖黄芩,” 苏瑶的声音轻柔,混着雾珠从树叶滴落的轻响,在静谧的山林中回荡,“把整株植物都拔了起来,结果根须断了大半。” 她望着程野认真的模样,思绪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时的她,也和现在的程野一般大,满怀热情却又莽撞。

“师父罚我在药圃补种了三个月,” 苏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说‘医者对草木都不能存敬畏心,怎敢对病人下刀’。” 她还记得那个夏天,烈日炎炎,她跪在药圃里,一株一株地补种黄芩。汗水湿透了衣衫,泥土沾满了双手,但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栽种,都让她对 “敬畏” 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