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免去一场战乱

禁军接过路引,仔细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正要放行,突然,一名禁军将领走了过来。

“等等!我瞧你们有些面生,不像是在金陵城常走的商人。”禁军将领说道。

朱瀚心中一紧,但脸上仍保持着镇定:“官爷,我们确实是做小生意的,平时很少来金陵城。这次是为了进点稀罕货,才跑这一趟。”

禁军将领冷笑一声:“是吗?那我再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进的什么货?从哪里进?应天府可有熟人?”

朱瀚一一回答,没有露出丝毫破绽。禁军将领思索片刻,仍有些不放心,正要再盘问,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

“抓刺客!抓刺客!”

禁军将领和禁军们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纷纷朝着喧闹声的方向跑去。朱瀚等人趁机迅速通过城门,离开了金陵城。

当他们走出一段距离后,确定安全了,才停下脚步,长舒了一口气。

“王爷,好险啊。若不是那阵喧闹声,我们恐怕难以脱身。”陆谦说道。

朱瀚微笑道:“这是天助我们也。看来我们的运气还不算太差。”

朱标道:“王叔,那我们接下来就前往应天府吗?”

朱瀚点头道:“没错。我们立刻前往应天府,争取在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为守诏之事继续努力。”

朱瀚等人一路马不停蹄,朝着应天府疾驰而去。

一路上,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被朱元璋派出的追兵赶上。

“王叔,应天府真能如我们所愿,得到众多支持吗?”

朱标骑在马上,眉头微蹙,心中仍有些担忧。

朱瀚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目光坚定道:“标儿,应天府乃大明旧都,当年先皇在此打下根基,诸多老臣和百姓都对先皇忠心耿耿。只要我们将事情说清楚,定能唤起他们的共鸣,为我们守诏之事助力。”

陆谦也在一旁附和道:“太子殿下放心,王爷此计定能成功。那些老臣对先皇的感情深厚,绝不会坐视先皇之诏被篡改。”

众人一路交谈,不知不觉间,应天府的城门已隐隐出现在眼前。

“终于到了。”朱瀚长舒一口气,看着应天府的城门,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们进了城,只见应天府内虽不如金陵城那般繁华热闹,但也处处透着古朴与厚重。

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我们先找个地方落脚,再做打算。”朱瀚说道。

于是,他们找了一家看似普通的客栈住了下来。安顿好之后,朱瀚便召集众人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如今我们已到了应天府,接下来该如何行动?”陆谦问道。

朱瀚沉思片刻,道:“我们先分头去打听一下,看看应天府内有哪些忠心于先皇的老臣,以及百姓们对先皇之诏的看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众人纷纷点头,随后便各自出门去打探消息。

朱瀚独自走在应天府的街道上,心中思索着该如何找到那些志同道合的老臣。

突然,他听到前方一阵喧闹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人在围观一个说书人在讲书。

说书人站在一个小小的台子上,手持折扇,绘声绘色地讲着:“话说那当年,先皇朱元璋在应天府揭竿而起,带领着诸多英雄豪杰,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打下这大明江山。那先皇之诏,便是大明的定海神针,蕴含着先皇对大明未来的无尽期望啊……”

朱瀚心中一动,这说书人讲的内容正与他们所谋之事相关。

他挤进人群,仔细聆听。

说书人接着道:“可如今,却有传言说,有人妄图篡改先皇之诏,这岂不是要断我大明的根基?若真如此,我大明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台下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这先皇之诏可不能改啊,那是先皇的心血。”

“就是,谁要是敢改,就是大明的罪人。”

朱瀚见时机成熟,便大声说道:“各位乡亲,实不相瞒,我就是朱元璋的皇弟朱瀚,这位是太子朱标。我们此次前来应天府,就是为了阻止有人篡改先皇之诏,守护大明的根基。”

众人闻言,皆大惊失色,纷纷将目光投向朱瀚和朱标。

“您真是王爷和太子殿下?”一位老者颤巍巍地问道。

朱瀚点了点头,道:“正是。我们一路逃亡至此,就是为了让天下人知道,先皇之诏不可违。”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中年男子,他拱手道:“王爷、太子殿下,我乃应天府的商人陈万富,平日里也常听闻先皇的事迹,对先皇忠心耿耿。若二位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吩咐。”

朱瀚大喜,道:“陈老板如此仗义,实乃我大明之幸。我们正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来帮忙传播消息,让更多的百姓知道先皇之诏的重要性。”

陈万富点头道:“王爷放心,我陈万富虽是一介商人,但也懂得忠义二字。我这就去联络一些同行,让他们帮忙宣传。”

朱瀚感激道:“那就有劳陈老板了。”

与此同时,陆谦也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他回到客栈,对朱瀚说道:“王爷,我打听到应天府内有几位退休的老臣,他们对先皇忠心不二,或许能成为我们的助力。”

朱瀚眼睛一亮,道:“快说说,是哪几位老臣?”

陆谦道:“一位是前户部尚书刘文渊,他在任时,为朝廷理财有方,深受先皇器重;还有一位是前兵部侍郎赵德胜,他精通兵法,曾多次随先皇出征。”

朱瀚点头道:“这两位都是人才啊。我们立刻去拜访他们。”

于是,朱瀚带着朱标和陆谦,先来到了刘文渊的府邸。

刘文渊的府邸并不奢华,但却透着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

朱瀚等人来到门前,向门童说明了来意。

门童进去通报后,不一会儿便出来将他们迎了进去。

在客厅中,朱瀚等人见到了刘文渊。刘文渊虽已年迈,但精神矍铄,目光中透着睿智与威严。

“不知王爷和太子殿下驾临,有失远迎。”刘文渊拱手说道。

朱瀚连忙还礼,道:“刘大人客气了。我们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刘文渊请众人坐下,然后问道:“不知王爷所为何事?”

朱瀚便将有人妄图篡改先皇之诏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文渊。

刘文渊听后,脸色大变,猛地站起身来,道:“竟有此事?先皇之诏乃大明立国之本,岂容他人篡改!王爷和太子殿下放心,我刘文渊虽已致仕,但绝不会坐视不管。”

朱瀚大喜,道:“有刘大人相助,此事必成。我们希望刘大人能利用您在应天府的影响力,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老臣,共同为守诏之事发声。”

刘文渊点头道:“王爷放心,我这就去联络其他老臣。只是,如今朝中局势复杂,我们行事还需谨慎。”

朱瀚道:“刘大人所言极是。我们会小心行事的。”

从刘文渊的府邸出来后,朱瀚等人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赵德胜的府邸。

赵德胜得知朱瀚和朱标前来,亲自出门迎接。

他将众人迎进客厅,然后问道:“王爷和太子殿下此来,所为何事?”

朱瀚再次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赵德胜。

赵德胜听后,怒目圆睁,道:“好一个胆大妄为之徒,竟敢篡改先皇之诏!王爷和太子殿下放心,我赵德胜虽已不在朝堂,但只要是为了守护先皇之诏,我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瀚感激道:“有赵大人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我们希望赵大人能利用您在军事上的经验,为我们出谋划策,以防不测。”

赵德胜点头道:“王爷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只是,如今我们手中兵力有限,若真与那篡改先皇之诏之人对抗,还需从长计议。”

朱瀚道:“赵大人所言有理。我们先联合其他老臣,争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再做打算。”

在刘文渊和赵德胜的努力下,应天府内不少忠心于先皇的老臣纷纷响应,表示愿意为守诏之事出一份力。

同时,陈万富也联络了一些商人,在应天府内广泛传播先皇之诏的重要性,引起了百姓们的强烈共鸣。

然而,他们的行动很快便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这些人中,有一些是朱元璋派来的密探,他们将应天府内的情况报告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得知应天府内有人暗中联络老臣,企图为守诏之事发声后,再次大怒。

“好一个朱瀚,竟跑到应天府去兴风作浪!朕绝不能让他得逞。”朱元璋怒喝道。

他立刻下令,派出一支精锐的禁军前往应天府,务必捉拿朱瀚等人。

同时,他还在朝廷上大发雷霆,指责那些响应朱瀚的老臣是“乱臣贼子”,要严加惩处。

此时,应天府内,朱瀚等人也得知了朱元璋派兵前来的消息。

“王爷,如今陛下派兵前来,我们该怎么办?”陆谦焦急地问道。

朱瀚眉头紧锁,思索片刻,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如今应天府内已有不少人支持我们,我们可以组织起来,与皇兄的军队对抗。”

赵德胜摇头道:“王爷,我们手中兵力有限,若直接与陛下的军队对抗,恐怕难以取胜。我们需另寻他法。”

朱瀚道:“赵大人有何良策?”

赵德胜道:“我们可以利用应天府的地形,设下埋伏,打陛下的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同时,我们还可以发动百姓,让他们在城中制造混乱,分散陛下军队的注意力。”

朱瀚点头道:“赵大人此计甚好。就按您说的办。”

几天后,朱元璋派来的禁军抵达了应天府。禁军将领王虎带领着军队,大摇大摆地进了城。

他以为朱瀚等人不过是乌合之众,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给我搜,一定要把朱瀚那伙人找出来!”王虎大声下令道。

禁军们开始在城中四处搜索。

然而,他们刚走进一条狭窄的街道,突然从两旁的屋顶上射下一阵箭雨。禁军们顿时乱作一团,纷纷寻找掩体。

“有埋伏!大家小心!”王虎大声喊道。

就在这时,街道两旁又涌出许多手持武器的百姓,他们与禁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禁军们虽然训练有素,但面对如此众多的百姓,也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与此同时,城中其他地方也纷纷响起了喊杀声。

原来,朱瀚等人按照计划,在城中多处设下了埋伏,发动了百姓进行反抗。

王虎见情况不妙,心中暗暗叫苦。他没想到朱瀚等人竟如此难对付。

“撤!快撤!”王虎大声下令道。

禁军们如潮水般退去。朱瀚等人见禁军撤退,并没有追击,而是开始清理战场,安抚百姓。

“王爷,此次我们大获全胜,但陛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陆谦问道。

朱瀚道:“此次我们虽小胜一场,但皇兄的实力远在我们之上。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继续发动百姓,扩大我们的力量。同时,我们还要与其他地方的支持者取得联系,形成更大的合力。”

朱标点头道:“王叔所言极是。我们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先皇之诏不可违,守护大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诸位爱卿,那朱瀚在应天府兴风作浪,朕派去的军队竟被他打败。你们说,该如何是好?”朱元璋怒目圆睁,问道。

一位大臣站出来,拱手道:“陛下,那朱瀚等人不过是跳梁小丑,成不了大气候。陛下可再派一支更强大的军队前往应天府,一举将他们剿灭。”

另一位大臣则说道:“陛下,如今应天府内百姓纷纷响应朱瀚,若强行剿灭,恐引起民变。不如先派人去招抚,若朱瀚等人肯归顺,则可免去一场战乱。”

朱元璋沉思片刻,道:“招抚?那朱瀚野心勃勃,岂会轻易归顺?不过,为了减少伤亡,朕可先派人去试探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