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凤印不可动

两人相视。空气几乎凝固。

朱瀚缓缓起身,语气平稳却带着锋芒:“皇兄——若连守诏之人都要杀,那将来谁还敢守太子?”

朱元璋的目光骤然冷如刀。

“你在质疑朕?”

“臣弟不敢。”朱瀚低头,却仍道:“臣弟只担心,太子登基之日,若再有人行暗诏之道,恐天下之乱,不止于此。”

朱元璋凝视他良久。

“瀚弟,”他终于低声,“你想要什么?”

朱瀚沉默片刻,道:“臣弟要太子平安。”

朱元璋缓缓点头。

“好。那朕给你一个机会。”

他取出一枚黑漆令牌,抛至案上。

“这是‘镇狱令’。你可暂离京,查明飞鹤余脉。三月之内,若能彻底铲除,朕可赦前罪。”

朱瀚望着那枚令牌,沉声道:“三月……若查到是宫中余人指使呢?”

朱元璋的唇角微微一动,淡淡道:“那就连根拔起。”

他的语气平静,却比任何杀令都更冷。

夜深。

敬思殿外,风声猎猎。

朱瀚收起令牌,立于窗前。月光如霜,照在他的脸上。

“赵武,”他喃喃道,“我答应你,要查清这一切。”

他转身,披上外袍。门外,一名黑衣侍卫已候。

“王爷,天机营余部已聚于西苑。”

朱瀚点头:“走。”

他跨出殿门,夜色吞没了他。

与此同时,凤仪宫废殿。

冷风穿堂。火迹未尽,墙上焦痕斑驳。

几名内侍正在清理余灰。忽然,一人低呼:“这是什么?”

灰烬下,隐约有光。

那是一片玉屑,细若米粒,却在月下微微闪红。

御前总管被唤来,蹲下细看,神色惊惧。

“这……这不是凤印残片吗?怎么还在——发光?”

他正要伸手,一道低沉的声音自阴影中传出:

“别碰。”

众人一惊,抬头望去。

暗处走出一名披黑斗篷的太监,脸被阴影遮住,只露出一抹诡异的笑。

“此物非死物。”

他缓缓弯腰,将那玉屑收入袖中。

“凤印不灭,大明不宁。”

说完,他转身隐入夜色。

京师西门外,晨雾未散。官道寂静,远处的鼓声刚起。

朱瀚骑在马上,披一身青袍,不带王印,只挂着腰间那枚沉黑的“镇狱令”。这块令牌,在阳光下毫无光泽,却似暗含雷霆。

他回头望去,京城的轮廓隐没在薄雾中,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禁锢遮住。

赵武的死,裴后的血,凤印的碎裂,都在他脑海中一幕幕翻腾。

“皇兄要我查飞鹤残脉,”他低声道,“可若真查到的是……皇兄自己呢?”

马蹄声碎。天机营余部随行二十余人,皆换作民服。

领头者是副统尉陆谦,眉目锐利,寡言少语。

“王爷,”陆谦低声禀道,“据密探所言,飞鹤旧脉在京西一带多有潜踪。昭宁入宫前,确从一户旧吏之家荐入,那家人——皆诡异死去。”

朱瀚微微颔首:“走,去看看。”

京西永宁乡,残雪未融。

村口的柳枝枯败,一户废宅孤立田间。墙上残留的朱漆“抄”字早被风蚀,却依稀可辨。

陆谦推门,木屑纷落。屋中尘封多年,角落里散着一些旧册。

朱瀚拾起一册翻看,纸页早已发黄,却在最后一页,看到一个隐约的印迹——一只展翅的鹤。

“果然。”朱瀚低声道。

陆谦上前:“王爷,此处虽久无人住,但近月有人来过。”

朱瀚皱眉:“谁?”

陆谦俯身拾起一截蜡烛残芯:“宫中制烛,掺有麝香,寻常百姓得不到。”

朱瀚心中一动。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案后的壁缝。手指一点,竟有轻响。

“机关。”

墙后竟藏着一道暗格。

朱瀚取出,赫然是一枚封泥断碎的竹简。上面只余半行字——

【凤印传位之日,飞鹤守令……】

后半被火灼焦。

朱瀚望着那一行字,眉目渐沉:“守令?这不是昭宁提过的词。”

陆谦疑惑:“王爷,‘守令’是何意?”

“守诏之令。”朱瀚轻声道,“若凤印为先皇密诏象征,则飞鹤会奉此为令,誓死守诏。‘守令’二字,或许意味着——传命人仍在。”

他话音未落,忽闻窗外一声细响。

陆谦反手拔刀。

“是谁——!”

门外传来轻微脚步声,一道灰影疾掠而过。

朱瀚冷喝:“追!”

众人疾出。院外小径蜿蜒,尘土飞扬。灰影飞快,如同熟悉地势。

朱瀚掠至后方,手中短弓一拉,箭出如电。

“嗖——!”

灰影翻身避开,却被擦中肩头,血光一闪,跌入草丛。

陆谦上前擒住,喝道:“何人!”

灰影挣扎,低声道:“别杀我!我是……我是‘内司人’——奉命暗查飞鹤!”

朱瀚上前,冷声问:“内司?锦衣卫?”

那人点头,满脸惊惧:“督公密命,让我查凤仪宫旧事,可——可昨夜锦衣卫都被调离!主事的人,全换了!”

朱瀚眉心一沉。

“换了?谁接手的?”

“说是圣旨,封口不得问。但……属下见到接令的印信,不是锦衣卫印,而是——内监监司的玺章。”

朱瀚心头一震:“内监监司?那是——皇上的亲卫太监!”

那人战栗着点头。

朱瀚缓缓吸气:“皇兄开始动手了。”

陆谦抬眼:“王爷,我们若被盯上,恐难脱身。”

朱瀚沉声道:“他给我镇狱令,不是信任,而是圈套。皇兄要我查,就是要借我除掉飞鹤余脉——再一并除我。”

他转头望向远山,目光如冰。

“既如此,我偏要查到底。”

三日后,洛阳县南。

朱瀚一行潜入一处旧庙。庙宇年久失修,瓦片残碎,唯神案仍整洁。香灰中,有人最近祭过。

陆谦在庙后找到一条暗道。

“王爷,这里有人常走。”

朱瀚点头:“进去。”

暗道幽长,尽头竟是一处密室。

灯火微明,一位白发老者坐在石桌后,神色平静。

“王爷终于来了。”

朱瀚一惊:“你认识我?”

老者淡笑:“昔年宫中选秀,老朽为礼部书吏,正是我荐入昭宁。”

朱瀚上前:“你是——冯礼?”

“正是。”

冯礼轻叹一声:“十年了,终于等到朱家人来。”

朱瀚冷声:“你既知我身份,便知我为何来。飞鹤会究竟何人所立?奉谁密令?”

冯礼缓缓起身,走向一方石柜,取出一个布包。

“这是昭宁死前托人带出的遗物。”

朱瀚接过,打开一看,竟是一本薄册。册面仅写两个字——【守诏】。

翻开第一页,只见密密麻麻的小楷:

“奉天令出,凤印为证。奉天者,非帝王,乃天理。守诏者,不问君臣,惟循天命。”

朱瀚读至此,心中震动。

“这不是政诏之语,而像……誓文。”

冯礼点头:“确是。先皇在夺位之初,暗设‘守诏人’,以防后嗣乱政。凤印为明,守诏为暗。飞鹤会,便是暗中延续的‘守诏司’。”

朱瀚皱眉:“那为何毒太子?”

冯礼神色复杂:“因为凤印自传入宫后,皇后失其心。她以为太子受宠,会废旧制,遂暗用药引。飞鹤之中,有人效忠凤印,不忠皇命——于是乱起。”

朱瀚叹息:“守诏,本为忠,却成乱。”

冯礼沉声:“忠与逆,只在帝心一念。”

朱瀚抬头:“飞鹤现今余脉几何?”

“散于三处:一在京师刑部旧吏中,一在翰林院旧档司,一在……”

他忽然顿住。

朱瀚警觉:“何处?”

冯礼目光幽深:“……宫中尚衣局。”

朱瀚心头一跳。尚衣局——正是内监掌缝制御衣、进退内侍之处。

“果然。”他低声道,“皇兄要我查飞鹤,实是要除掉尚衣局旧党。”

冯礼缓缓叹息:“王爷,若您真要救太子,就得先救自己。”

“什么意思?”

冯礼目光沉沉:“皇上命你出京三月,实则京中已有调动。镇狱令虽贵,但可被夺。若您三月内无功而返——即罪名成立。”

朱瀚沉默良久,忽然抬头:“冯礼,你愿助我吗?”

冯礼苦笑:“老朽一介残吏,早无求生之意。只盼守诏之血,不再被污为逆。”

朱瀚点头,将守诏册卷起:“我会查出真相,让他们的忠,得个清白的名。”

冯礼低声:“王爷,若您真信守诏之名,须记——凤印虽碎,其印底血痕未干。凡血未枯,诏未亡。”

朱瀚微微一震。

“你是说——凤印,还有一半?”

冯礼看着他,目光幽幽:“凤印原为对印,血玉一阳一阴,碎者一半,存者一半。那半阳印,不在凤仪宫。”

“那在何处?”

冯礼缓缓开口:“在御书房——陛下的案底。”

朱瀚心中一震,几乎失声:“皇兄……早知!”

冯礼颔首:“先皇密诏两份,一明一暗。凤印碎者为明,藏者为暗。天命之归,原在阴阳相合之时——王爷,若您要护太子,须让两印重合。”

朱瀚定定看着他,沉声道:“我懂了。”

晨曦透过庙门的缝隙,照在石案上,灰尘在光中浮动,仿佛无声的时计。

朱瀚静立良久,指尖仍在摩挲那册《守诏》。

字迹微颤,却透着一种冷冽的决心。

他轻声对冯礼道:“此书,我会带走。你可留此地,若有人来寻,便说我已南下。”

冯礼叹道:“王爷,天命之局,非人力可挽。若陛下真已觉察凤印之存——您此行,便是与虎同笼。”

朱瀚神色不变,只道:“虎若噬人,终要露爪。朕既赐我‘镇狱令’,我便以狱为刃。”

他转身离去,衣袍掠过庙门,灰尘再度飞扬。

日午,洛阳驿馆。

院中梧桐寂静,唯有风吹竹影。

陆谦遣人查探各路驿档,低声回报:“王爷,冯礼所言不虚。数日前确有宫中内监出京,路上隐秘护送,似往东都方向。”

朱瀚思忖:“若那内监携凤印阳半,必非寻常差使。”

陆谦道:“属下查到他所用腰牌,是内监监司中‘司引’位——姓何。”

朱瀚抬眉:“何姓……莫非是何广?”陆谦点头:“正是。”

朱瀚眸光一凝。何广,朱元璋身边旧人,掌御前司印二十余载。若凤印半枚真他手,陛下必然知情。

他沉声道:“备马,立刻去东都。”

陆谦迟疑:“王爷,此行无诏恐惹疑。”

朱瀚淡淡一笑:“有镇狱令在,我若不动,反惹人疑。”

风起。青袍一振,朱瀚跨出驿门,马蹄声碎如急雨。

傍晚,东都外十里驿。

行人稀少,野草没膝。朱瀚与陆谦伪装成盐商,宿于偏舍。

夜深,院外忽有马声。陆谦掀帘一望,低声道:“王爷,前方驿中停了一辆御制马车,车上纹金鹤。”

朱瀚起身,目光一沉:“飞鹤旧纹?”

“正是。”

两人趁夜潜行至后院,藏于墙外竹林。

马车边,三名太监正小声交谈。

一人低声道:“何公明日辰时便抵汴河渡口,与刑部官会合。圣上有旨,送至京西禁所。”

另一人压低声音:“那玉匣到底是什么?看何公连睡都不敢放身边。”

“嘘——!那是圣物,沾不得嘴。”

朱瀚与陆谦对视一眼。玉匣——定是凤印半枚。

忽然,一只枯枝折断。

三名太监警觉回头:“谁?!”

朱瀚猛然纵出,掌下一按,瞬间封住最近一人的喉口。

陆谦闪身出刀,逼退余二。

黑影乱,短刃交击,血溅地面。顷刻间,院内归寂。

朱瀚按住受伤太监,冷声道:“何广在哪?”

那人嘴唇颤抖:“在……在车内。”

朱瀚点头:“带路。”

车帘掀开,一股麝香混着铁腥。何广伏案而坐,面色灰白,胸前已被利器贯穿。

桌上有一方玉匣,血迹犹新。

陆谦惊道:“有人先动手!”

朱瀚神色一冷,指尖触及玉匣。匣身温热,封印未破。

“来者非寻常人。”他沉声道,“能杀何广,又不取凤印,目的只有一个——警告。”

陆谦皱眉:“警告?”

“告诉我,凤印不可动。”

朱瀚轻启玉匣,半块血玉静卧其中,红光似血脉微动。

“凤印阳半。”他低语,“皇兄果然早藏。”

他收起玉匣,道:“此地不可久留,焚尸、毁迹。”

火光在夜色中燃起,照亮他冷峻的面容。

陆谦低声:“王爷,接下来何处?”

朱瀚望向北方:“回京。”

“回京?”陆谦惊讶,“陛下命王爷三月外查,才出不足十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