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乾灵子

当夜之后,东宫讲坛悄然生变。

每隔五日,便由陆文昭选出一篇讲坛节要,于竹林讲座之末,由学生分段诵读,不讲长策,不谈政务,只述所思所感。

“仁政者,非在政令,而在施于人者之心。”

“为君者,须先明为人;而为人者,须先不负其心。”

朱瀚立于远处小亭之上,风过衣袂,望着那一片正在聆听的小小人群。竹林之中,仿佛有一条微不可察的光线,在夜色中缓缓延伸。

他低声自语:“再过些年,或许这讲坛之下,便藏着未来的李善长、刘伯温。”

身后顾清萍立于他侧,听得此言,轻声笑道:“他们会记住你这个始建之人吗?”

朱瀚目光平静如水:“不必记住我,只需他们记得,当年有一群人,于竹林之中讲过理、言过心,就够了。”

子时将至,月影微斜。东宫内苑沉入静谧,唯有花木间时而一阵微风拂枝,拂得屋角风铃轻响,如梦呓浅语。

朱瀚独立于东宫偏殿月台之上,身披玄色薄袍,负手而立。

他神色安然,望着那一轮淡白月华沉沉落在青石上,似在等什么,又似在想着什么。

“你果然未睡。”

一个清柔女声在身后响起,带着些嗔意。

顾清萍踏月而来,未束发钗,仅用一根绒带随意束在颈后,衣袖轻卷,步履无声。

朱瀚回眸,眼中却浮起浅浅笑意:“我记得你说过,夜里不喜露水,会扰梦。”

“可有人扰得比露水更厉害。”

顾清萍慢慢走近,在他身侧站定,垂眸淡声,“你这几夜都未曾安歇,只在外头转悠。是为太子,还是为你自己?”

朱瀚笑而不语,只将视线投向远处宫墙,月光洒在砖缝间,泛着一点点银白。

“我记得你在应天时常说,梦是人心中最不受管束的事。”顾清萍侧首看他,“可你似乎已许久不做梦了。”

朱瀚缓缓转身,凝视着她,语声低沉如夜风:“我如今连梦都不敢做。梦里一旦动情,醒来便要心乱。”

顾清萍愣了一瞬,低低笑了:“你今日话倒比昨夜的风还轻,竟有几分真意。”

朱瀚微一皱眉,抬手轻握她指尖:“清萍,我这一生,若要守护太子,就不能任性。梦里的你,我可以握紧;梦外的你,我只能远看。”

顾清萍没说话,只任他握着。风一阵一阵地吹过,她的裙摆与他的袍角缠缠绵绵,仿佛两个彼此追逐却不敢碰触的影子。

这时,月台之下传来细微的脚步声,王缜身着夜行衣快步而至,伏身一拜:“殿下,太子方才命人前往春雨斋唤召闻清道人,不知所为何事。”

朱瀚眉尖一动,目光微凝:“夜召闻清?他怎么忽然想起他来?”

顾清萍低声道:“闻清道人并非寻常道士,当年他在洛阳**,名动一时,太子自幼便曾随讲于其下。后被禁入京中,便遁入了春雨斋,如今突然唤他……”

“只怕是心中有所惑。”朱瀚低声,转身即下月台,“备车,我要见太子。”

春雨斋内,香火未盛,唯一炉沉香缓缓焚烧,烟气袅袅,浮于帘幔之间,恍若云雾缭绕。

朱标负手立于案前,神情沉思,一身素服在香气中更显清逸。

他面前案上,铺着一卷略显泛黄的经卷,字迹隽秀,显系旧物。

不多时,闻清道人步入殿中,身披灰色直裰,白须如丝,拂尘在手,步履稳健。他微躬身,道一声:“贫道闻清,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缓缓回身,目光静然:“师父多年未见,别来无恙?”

闻清道人笑着拂须:“太子殿下风骨更盛,贫道倒是老了几分。”

朱标请他坐于蒲团之上,亲自斟茶,道:“今夜扰师,是为一事未解,心难安。”

闻清道人接茶,眉眼含笑:“可为国事所惑?亦或人心难测?”

朱标凝视他,良久才低声问道:“若君心有愿,世情多阻,当如何行其愿?”

闻清道人目光一动,似觉意有所深。

他放下茶盏,语气平稳:“君者,居高位以示天下,行愿非为己,乃为苍生。若真愿未成,或当舍己从公。”

“可我心中,有愿,也有人。”

朱标的语气突然一变,带出几分未曾有过的少年坦白。

他低下头,道:“我自知为储君,不得私情,不得妄动。但有一人,常伴我左右,言语间无欲无求,却于我而言,如池边月影,近在咫尺却不可得。”

闻清道人不语,静静听他说完。

“她名唤阮吟雪。”朱标轻声道,“我原不该记她如此之深。可她从不觐见,不入内苑,不求恩宠,只言一句:‘愿随太子一梦,不求醒来。’”

闻清道人沉默许久,终是一叹:“若为梦中之人,不如守梦之心。”

话未落音,门外忽有疾声传来:“太子殿下,王爷至。”

朱标愣了一下,还未应声,朱瀚已步入堂内。

他目光一扫殿中,见闻清道人在侧,朱标立于灯前,面上神色一如往日,却藏不住眉宇之间的一抹惘然。

“殿下夜召道士,若只为梦中之事,倒也大可不必。”

朱瀚语声平静,却分明带着几分警醒,“梦外之人,皆在等你清醒。”

朱标苦笑,迎上前低声道:“皇叔可也曾为梦而迷?”

朱瀚静默半刻,忽然笑了。

“梦可做一场,但不当留太久。”

他走近朱标,轻声道:“你若真在意那姑娘,不妨问她一句:是愿梦中相守,还是愿醒来之后,还能同行?”

朱标眼神一动,似有所悟。

闻清道人此刻起身作揖:“贫道不便多留,今夜一席,已明太子心志。望殿下慎思。”

他拂尘而去,烟气缭绕间,竟无半分声响,仿佛一道影子从梦中穿过,未曾来过。

朱标久久未语,直至朱瀚拍了拍他肩膀:“去见她吧。梦里藏情,终归是要醒的。”

当夜末时,阮吟雪立于石阶之下,身着素白襦裙,腰系青缎,望着月光落入院中槐影,似在发呆。

她听见朱标脚步声未动,只道一句:“你怎么来了?”

朱标站在她身后,轻声道:“我有一事想问你。”

“你若只问一句情字,便莫要开口。”

“不是。”朱标走近一步,声音低柔,“我只想问你,若我不是太子,只是寻常男子,可愿你随我江湖两三年?若我终为君主,可愿你在我宫中作一株安静之兰?”

阮吟雪静默了很久,忽而转身,低低一笑:“兰不为香,独自生于幽处。你若真愿我在宫中如兰,我便在。”

朱标望她一眼,轻声道:“好。”

这一声“好”,如月光流入心湖,惊不起一丝波澜,却终生难忘。

朝阳未升,东宫前院尚在暮色笼罩之中,露珠凝于青竹之上,微风过处,如音如韵。

朱瀚坐于庭中石榻上,衣袂素净,一壶清茶摆于案几,茶香氤氲。晨气微寒,落于鬓角的光影分外柔和。

“皇叔今日竟起得如此之早?”

朱标的声音自庭门传来,伴着轻快的脚步,缓步而至。

他换了常服,一袭月白色锦袍衬得整个人清隽挺拔,神情也少了往日的沉重,显出难得的从容。

朱瀚抬眼看他一眼,笑道:“你不也是?一夜未眠,竟还能笑得这般。”

朱标走近在他对面坐下,自顾倒了一杯茶:“我昨夜梦见母后,她在我儿时常坐的石榻旁,唤我回去吃饭。我却在原地站着,不敢靠近。”

朱瀚闻言,目光一动,神情略凝。他端起茶盏,慢慢道:“你不敢靠近,是因为心里仍未释然。你知自己已非孩童,不能再做那个跟在母后身后的阿标。”

朱标笑意淡淡:“可我有时仍盼望自己只是个孩童。做太子之后,每一步都似踩在薄冰上,走得太快怕碎,走得慢又怕落后。”

朱瀚轻轻一叹:“身为太子,本就如此。”

朱标忽然抬头,目光定定望向朱瀚:“皇叔,你为何总是比我清明?”

朱瀚一愣,旋即摇头轻笑:“不是我清明,而是我站得远,看得比你多。你在局中,见的是枝叶;我在局外,才可观其根脉。”

朱标沉思片刻,忽问道:“那皇叔你愿意永远在局外么?”

朱瀚的笑意在唇角浅浅地停了一瞬:“我曾想过插手,可每当我想进局,就会想起你母后——她曾托我一句话。”

“什么话?”

“她说,阿标将来要坐在那把椅子上,若是有一人扶他,不必太多,扶一扶就行。”朱瀚眼神沉静,“我答应她,便是我不入局,也要为你扫净前路。”

朱标一时无言,眼中似有潮意。他默默端起茶盏,仰首一饮而尽。

“皇叔,”他缓缓开口,“若有一日,我心中所欲与父皇意愿不合,你会站在哪一边?”

朱瀚闻言,将茶盏轻轻放下,目光直视朱标。

“我站在你这一边。”

这句话,朱瀚说得极轻,却像是一记重锤,直击朱标心间。

“可父皇是你兄长。”朱标声音微颤。

“而你,是我此生的念想。”朱瀚神情未变,语气分明,“我在这大明,不为富贵,不为权势,只为你能安稳走下去,走得比谁都远。”

朱标低头,不语。庭院之中,一时间只余风声与竹叶轻响。

半晌,他抬头,眼中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那皇叔,我们该如何走得更远?”

朱瀚站起身,望着东方渐起的曦光:“从你自己开始。太子之位不是屏障,更不是束缚。你若不想被命运所制,就要先知人心,再控局势。”

朱标跟着起身,神情也变得沉稳起来:“我明白了。”

朱瀚转过头看他,微笑道:“你明白什么了?”

朱标定定道:“我要不止是太子,我要成为那即使无人扶持,也能自行走下去的人。”

朱瀚轻轻点头,眉目间尽是欣慰:“很好。”

他停了一瞬,又问:“你如今最缺什么?”

朱标思索片刻:“一是眼界,二是手段。”

“你这话说得坦率。”朱瀚笑了,“眼界,可以带你看;手段,我可以教你。但你必须先学会一件事。”

“何事?”

“用人。”朱瀚答得干脆,“你若终为君主,不可事事亲为。要用人用得其所,用得心安。”

朱标轻轻颔首:“皇叔,可否教我?”

朱瀚笑着拍了拍他的肩:“你既开了口,自然教你。”

说话间,远处的宫门处传来小太监通报声:“王府门前,有一江湖术士,自称能测国运、晓帝星,执意求见。”

朱瀚与朱标对视一眼,皆觉得有些意外。

“术士?”朱瀚挑眉,“这年头,连江湖人都想来京中试试水。”

朱标忽然兴致上来,笑道:“不如看看他有何道行。”

朱瀚亦笑:“你既好奇,就随你。”

两人并肩而出,不久后抵达朱瀚王府前厅。

那江湖术士已被带入,一身灰袍,头戴破巾,面容干瘦,唯双目炯炯有神。

他一见朱瀚与朱标进门,立刻拜倒在地:“在下号称‘乾灵子’,观气而来,只为一见当世真龙。”

朱标不由得笑:“你怎知谁是‘真龙’?”

乾灵子抬头,指着朱标:“太子之命,皇气初显,然天命未定,星相有变。大明气运,今在两星之交,需有辅星引其升腾。”

朱标面色微动,转向朱瀚。

朱瀚却是淡笑:“你说得好玄,不如说说我是谁?”

乾灵子细细望了朱瀚一眼,忽而肃然拜下:“阁下贵气隐而不露,乃辅星之相——不夺其辉,不掩其光,正是扶龙之命。”

朱瀚挑了挑眉:“倒是识趣。”

朱标问道:“你来求见,到底所为何事?”

乾灵子低声道:“在下并非只为术数,而是有一子弟,聪慧绝伦,愿献其谋于东宫,求一用武之地。”

朱瀚似笑非笑:“你这是自荐门生?”

乾灵子拱手:“敢问太子殿下,今日朝中可有一人敢舍利而谋事者?我那门生,虽出寒门,然才情过人,愿为太子画策千里。”

朱标闻言,忽然肃然:“你门生何人?何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