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新阅微异谈 > 第42章 吐纳真言勘修行,芦中仙语解医迷

新阅微异谈 第42章 吐纳真言勘修行,芦中仙语解医迷

作者:硕云舒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07-16 18:58:23

【修真真谛】——

冯巨源在赤城担任教谕期间,听闻山中隐居着一位神秘老翁。坊间传言,此人自元代起便驻世修行,历经数百年风霜却容颜不改,宛如尘世中的不老传说。怀着好奇与敬畏,巨源沿着蜿蜒的山道,踏过覆满青苔的石阶,穿过云雾缭绕的竹林,终于在一处依山傍水的茅屋前,见到了这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老者。

巨源一见老翁,便恭恭敬敬地行礼,口中连称“仙人”。老翁闻言,抚须大笑,声音清朗如洪钟:“我非仙也,不过是每日修习吐纳导引之术,侥幸得享长生罢了。”巨源忙追问其中奥秘,老翁神色一敛,正色道:“修行之法,虽不离《丹经》所述,却又远超书中所能尽言。其中细微之处,如丝如缕,分寸拿捏、节度把握,皆需心领神会。若无师传口诀,仅凭书本照猫画虎,就像照着棋谱下棋却不通变化,棋局必输;又如照搬药方治病却不辨症候,病情反重。修炼时的缓急先后,稍有差池,轻者体内气血郁结,化为痈疽恶疮,或肢体拘挛难伸;重者精气混乱,神魂失序,最终陷入癫狂痫症。如此一来,非但不能延年益寿,反而害了性命。”

巨源又想起坊间流传的容成、彭祖之术,忙问:“听闻房中秘术可延年益寿,此说当真?”老翁面色一沉,语气严厉道:“此乃邪道!不得其法者,灾祸转瞬即至;即便侥幸得法,也不过换来一时强壮。然而盛极必衰,过度损耗精气,终会酿成大祸。就好比靠歪门邪道聚敛财富,虽能暴富,却绝无长久之理。你切不可轻信!”

巨源再问:“那服食丹药以养生,又当如何?”老翁指着案头一株枯木与溪边顽石,缓缓道:“药,是用来治病调气的,并非长生妙法。方士所服的草木金石,草木会腐朽,金石会销蚀,它们自身尚不能长存,又怎能指望借其残渣让人身不朽?”

巨源仍不死心,追问:“修成神仙,难道也会陨落?”老翁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长叹一声:“神仙虽能超脱生死,却也并非万无一失。生老病死,本是天理。炼气存神,不过是逆天而行。若能持之以恒,精气神便可凝聚不散;一旦松懈,气散神消,便是大限将至。这就像富贵之家,勤俭持家方能长久,若骄奢放纵,很快便会败落。即便神仙,也要日夜警醒,不敢有丝毫懈怠,哪有炼成内丹便一劳永逸的道理?”

巨源听得入神,当下便要行拜师之礼。老翁却伸手拦住,目光温和而坚定:“你我无缘,何必荒废了教书育人的本职?潜心治学,方是正道。”巨源听罢,满心怅惘,望着老翁隐入山林的背影,久久伫立,直到暮色渐浓,才缓缓下山。后来景州的戈鲁斋向我讲述此事时,不住感叹:“那老翁所言,句句实在,全然不似方士们故弄玄虚、蛊惑人心的做派!”

【乩仙医论】——

先父姚安公在世时,常谈及一桩奇事:民间有位借扶乩之术为人治病者,自称“芦中人”。有人好奇询问:“这名号,莫非取自伍子胥‘芦中丈人’的典故?”那人却摇头笑道:“他是借古隐姓,我却是以此为号,另有因缘。”他开出的药方,有时一剂见效,药到病除;有时却石沉大海,毫无作用。面对质疑,他只淡然回应:“药可医病,却医不了天命。”

一日,“芦中人”在牛希英先生家中降乩。牛公字希英(先父提及此名时,用此二字记录,但读音是否准确,已无从考证。牛公名瑍,娶了我的前母安太夫人)。屋内众人围坐,烛光摇曳中,乩笔突然剧烈晃动,似有灵体附身。有人患虚损之症,跪求良方,只见乩笔游走,落下批语:“君之病,非草木之药可愈。若想康复,须断欲戒贪,清心寡欲之效,胜过千剂良药。”

又有求子心切者,跪地恳请生子秘方。“芦中人”稍作停顿,批语道:“生子之法,确有妙方,用之或能立竿见影。然有方与无方,神效与无效,实则无异。精血交合之际,欲火暗生,即便顺利怀胎,热毒已藏于胎中。待小儿出痘,十有一二难敌其毒。世人只知在孩童夭折时痛哭惋惜,却不知生命尚在襁褓成形之际,便已种下祸根。如此‘生’不如‘不生’,强求子嗣又有何益?此中道理浅显,可惜历代名医皆未参透。我既以救人为志,岂能用虚妄之术欺瞒世人?”此番言论,字字如雷,满座皆惊——这般直指根源的医理,医者平日或因利益、或因忌讳,向来闭口不谈,不由得让人猜测,莫非真有灵鬼借乩传语?

另有一事,刘季箴先生乃杏林名家,听闻“芦中人”之名,特来论医。乩仙知晓来意,直言不讳:“先生为人补虚,惯用参汤。却不知虚证万千,人参虽贵,亦非万能。论脏腑,参力仅达上焦中焦,下焦难及;论气血,仅入气分,血分无补。若遇肾肝阴虚之症,妄用参补,非但无效,反助亢阳,灼烧精血,病情岂不更重?且古方分生参熟参,生参性凉,熟参性温,各有所主。然今人参刚采即蒸,哪还有生参?再者,古参出上党,得土气之厚,性温和而入脾胃;今多取辽参,禀春木之气,性生发而走上焦。药材不同,用法亦异,望先生审慎斟酌。”刘先生听后,连连摇头,不以为然。我不通医术,便将这些对话如实记录,留待后世精于医道之人,细细评说其中是非。

喜欢新阅微异谈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新阅微异谈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