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新阅微异谈 > 第115章 戏法招来冥府惩,晨雾漫笼故城魂

【梦断法劫】——

明季崇祯年间,江南士林皆知桐城陆氏有子爱堂,寒窗十载精研郑孔之学。无论朔风卷雪的隆冬,还是溽暑蒸人的盛夏,陆家书房的烛火总要亮到更鼓三响。檐角夜枭啼叫时,常能听见书斋里传来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惊起满院梧桐叶簌簌作响。

某夜更深漏断,爱堂公忽觉一阵清风吹散烛烟,再睁眼时已置身朱漆牌坊下。抬头望去,匾额"文仪"二字鎏金灼灼,廊下十二吏员执笔疾书,案牍如山。那些面孔明明从未见过,却又莫名熟悉。为首老者掷笔而起:"陆君怎来得这般早?尚有七载尘缘未了!"话音未落,爱堂公已惊出一身冷汗,晨光正透过窗棂在《礼记注疏》上投下斑驳碎影。

自那夜起,他常独坐庭中望着流云出神,渐渐与云游道士、山寺高僧往来密切。一日在栖霞山偶遇青袍道士,两人谈玄论道竟忘了时辰。临别时道士留下青布包袱,称"权作茶资"。家仆胡门德追上时,包袱里露出的竟是泛黄古卷,密密麻麻画满朱砂符咒。

此后爱堂公闭门谢客,白日诵经,入夜便在庭院中演练五雷法。但见他剑指苍穹,须臾间乌云四合,霹雳震得瓦当轻颤,引得邻里争相窥视。他却只当作戏耍,或召来阴兵扮作梨园子弟唱曲,或驱使狐仙变作商贩叫卖鲜果,以此消磨残年。

崇祯丁丑年仲秋,爱堂公忽染沉疴。弥留之际忽而睁眼,目光惊恐如见鬼魅:"快!快烧了那书!"待家人将符咒投入火盆,烈焰中竟传出隐隐哀嚎。众人以为事毕,不料他再度苏醒,指着灰烬颤声道:"第三卷第七页、第十二页......还有最后一页!"果然在焦灰中翻出未燃尽的残页,青烟散尽时,爱堂公终于阖目长逝。

此事代代口传,最终由姚安公郑重记入族谱。先高祖焚书时,分明看见灰烬中浮现无数苍白手掌,似在争抢那些未燃尽的残符。每当后人翻到家谱中这段记载,总忍不住望向窗外,仿佛能看见那个寒夜,烛光下翻阅**的书生,与冥冥中注视着他的阴司文吏。

【故城幻形】——

景城是我族世代栖居之地,残垣断壁间犹存宋代古城的遗韵。每当晨雾未散的寅时三刻,登上村后高岗远眺,常能目睹奇景:薄雾如纱帐缓缓舒展,忽而透出巍峨城廓的轮廓。雉堞参差,楼阁隐约,连城门上斑驳的箭孔都清晰可见,恍若时光倒流,千年前的繁华盛景在此刻重现。往来商贾、行脚僧人见此奇观,无不驻足惊叹,将这如梦似幻的"空中之城"记入游记、方志。

我常思索此中奥秘。世间万物,有形者必有精气,厚土之下,正是地脉精气汇聚之所,恰似人之魂魄藏于躯壳。景城方圆数里,自汉代设县以来,历经千年风霜,不知承载过多少兴衰往事。市井喧嚣、金戈铁马,皆化作精气渗入砖石泥土,日积月累,其魂魄之强,远超寻常建筑。城池虽毁于战火,然积聚千年的精气哪能轻易消散?偶有天地气机交感,便会凝聚成影,重现人间,正如人之魂魄离体,仍保持生前形貌。

但为何并非所有古城都能显形?即便景城幻影,也非日日得见。细想之下,这与人死化鬼的道理相通。人生在世,寿数有定;死后魂魄,存灭无常。有的魂魄消散于天地,有的则徘徊不去;即便化为鬼魅,也并非时时现于世人眼前。景城幻影时隐时现,不过是天地间精气聚散的自然现象罢了。每当晨曦刺破雾霭,那空中城郭便如晨露般消散,只留几片残垣在朝阳下泛着微光,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喜欢新阅微异谈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新阅微异谈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