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870章 辽使入京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870章 辽使入京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28

第870章 辽使入京

元祐二年七月乙未(初十)。

开封府、滑县、白马渡。

载着辽国使团的船只,缓缓靠岸。

随着船舶靠岸,两个持着节旄的辽国贵族,率着数十名辽国官吏,在大宋官军的保(监)护(视)下,走下舷梯。

顿时,鼓乐响起。

萧德崇听着乐声,笑了起来。

“此诗之《鹿鸣》吧?”他微笑着问着自己身边的副使张琳。

张琳点头:“回节度,正是《鹿鸣》之乐!”

萧德崇的嘴角,顿时就弯了起来。

他想起了去年,宋使胡宗愈,来到大辽,朝贺大辽天子生辰时。

他被任命为馆伴使,迎接宋使入境。

当时,萧德崇奉旨,在宋使入境时,命乐队演奏诗经的《堂棣》。

棠棣之义,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其意思就是隐晦的告诉宋庭——咱们是兄弟之邦啊,高丽那是外人,你们要帮我们啊!

然而,当时的那个宋使胡宗愈,在听到棠棣之乐后,一脸的不高兴。

在和他礼节性的寒暄时,更是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堆诸如‘啊呀,北朝居然也知道《诗经》?’一类的话。

搞得好像,大辽在其眼中,就和阻卜人、女直人一般,属于不通礼法的蛮夷。

当时可把萧德崇气炸了!

可宋使向来如此,他们在出使辽境时,总是会想方设法的和辽人在关乎正统、地位的细节上争执,且从不退让。

也就是如今的辽国,精力都在高丽方向。

同时辽国也有求于宋庭,为了两国兄弟之邦的盟好大局,萧德崇当时是捏着鼻子忍了的。

但,彼时他也发誓,早晚有一日要找回场子。

至少,要叫那个宋使胡宗愈,在他面前低头。

不过,现在,当他来到宋境,听到这南朝用着《诗经》之乐来欢迎他的时候。

萧德崇内心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

尽管《鹿鸣》之乐,只是欢迎远方客人而已。

可,这是诗经啊!

是诸夏内部外交的时候,才会用到的礼乐。

这意味着什么?

南朝终于正视大辽了!

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萧德崇心中油然而生。

让他心情愉悦,满心欢喜。

……

白马渡不远,就是白马镇。

这是一个依托航运而兴起的市镇。

算是府界内比较大的商业贸易市镇了。

过去就常年有着数百名坐商,在此经营买卖。

自宋辽交子贸易兴起后,在此谋生的商贾就更多了。

如今,可能已经有上千名商贾在此营生。

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以及雇工、相关官吏、驻军加起来,已超过两万!

这直接使得白马镇的规模,在短短一年内,就扩大了一倍!

此刻,白马镇的商贾们,都已从镇中蜂拥而出,伸长了脖子,看向远方的渡口。

尽管官兵们,拉起了厚厚的封锁线,将人们拦在官道外。

可这依然挡不住,大宋的‘良善商贾们’的拳拳忠君爱国之心!

是的!

随着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在过去半个月的狂轰滥炸。

如今,这开封府的大宋商贾们,就连走路,都比过去硬气了。

一个个开口就是:吾乃义商(仁商)!

为什么呢?

因为我雇了人啊!

按照汴京义报上的文章所暗示的内容,义商们的仁义含量,应该直接和其雇佣的雇工数量成正比!

雇的人越多,此人就越‘仁义’。

于是,在汴京城里开了上百家孙家烧朱铺的大宋皇商孙赐,成为了汴京呼保义,开封及时雨。

因为,孙赐的各项产业加起来,雇工数量超过了一万(当然,是加上了依附孙家正店的脚铺的雇工,但实际上,脚铺是分销商,并不受孙赐雇佣,也不拿孙赐的工钱)。

于是,孙赐直接在自家正店门口,挂起了两面酒旗。

左边的酒旗,写着一个大大的仁字,右边的酒旗,写着一个个大大的义字。

明晃晃的打出了仁义行商的旗帜。

本来,这种高调的豪商,必然引来官府铁拳、觊觎乃至于撕咬、分食。

然而……

开封府和街道司还有店宅务,就像瞎了一样,根本看不见。

据说,已经被罢免待罪在家的前权知开封府蔡京蔡元长,还邀请了孙赐参加他家的家宴,席间多有赞赏云云。

于是,京城中的商贾,瞬间懂了。

雇工数量比较多的,就学着孙赐,挂起‘仁义’的招牌。

雇工数量比较少的,就挂个仁字或者义字。

一时间,汴京商贾皆仁义,个个都是儒商。

开口闭口,都开始动不动就子曰,之乎者也了。

好些道学先生,见了都是脑瓜子疼。

但,坊间舆论也好,士大夫公议也罢。

都无视了这些老学究的杂音。

他们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投稿去汴京义报,直接石沉大海。

搞不好第二天,汴京义报直接刊载一篇‘奉劝’他们要认真读书,读好书,认真领会圣人微言大义的文章,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要大惊小怪。

一个个脸打的啪啪响。

而白马镇距离汴京,不过百里。

昨天发行的汴京新报、汴京义报,今天就能送到白马镇来。

所以,白马镇的商贾们,自然也紧跟着汴京城里的商贾,一个个都开始高调起来。

此刻,他们就乌泱泱的挤在官道两侧,翘首望向正在下船的辽国使团。

“北使此来,恐怕还是来和官家谈交子的……”好多人都议论着。

“那不?”

“听说北朝此番,又运来了数十万两白银,请求官家给他们再印个几百万贯交子呢!”

“真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