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847章 他们是母子!我们也是!

第847章 他们是母子!我们也是!

三位宰执在短暂的亢奋过后,理智回归,然后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

“娘娘!”蒲宗孟第一个反应过来,直接顿首拜道:“臣蒙先帝知遇之恩,又得娘娘、陛下厚爱拔擢,用为右相,早已立誓报效国家!若果有那乱臣贼子,臣就算粉身碎骨,也必不叫其阴谋得逞!”

李清臣旋即沉声道:“娘娘但请安心!”

“臣掌西府,内外兵符,皆在臣手,三衙将校除授,也皆从西府,其告身名录,尽在枢密院!”

说着,他就抬起头来:“臣回去后,立刻就会督促西府上下,点验在京将佐名册、告身,将一切有嫌疑之人,先行调离京师!”

至于谁是‘有嫌疑’之人?

李清臣没有说,但傻子都知道,他指的是谁?

无非是家族里有某个亲王参赞、教谕等差遣的人或者与那个亲王有着联系的人。

从里到外,统统清洗一遍。

只要有干系,不问原因,先行调离汴京,以解除隐患。

这种事情,大宋文官们做起来是就轻驾熟的。

因为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

他们也早早的预演过无数次了。

没办法,五代迄今,兵变都是悬在朝廷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能走到宰执这个层次的文臣,也都必然经历过至少一次兵变。

对于怎么控制军队,如何管控危机,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个个门清。

曾布在李清臣后,跟着表态:“奏知娘娘,臣前已受陛下旨意,督领刑部、大理寺核查府界胥吏伤民案……”

“臣回去后,将亲自到大理寺坐衙,与刑部、大理寺、开封府,共审诸案!”

说着,他就杀气腾腾:“但请娘娘安心!”

“若果有那乱臣贼子,图谋不轨……”

“臣一定能将之审出来!”

此时此刻的曾布,是自信的。

熙宁变法之后,新党大臣们,普遍都会掌握一些刑讯手段,然后在内卷中开始推陈出新。

所以只要相关人犯进了大理寺的监牢,哪怕他们的嘴是铁打的,曾布相信自己也一定能撬开,让他们乖乖交代!

听着三位宰执的表态,帘后的向太后,这才止住了哽咽,轻声道:“如此……吾与六哥,便拜托三位相公了!”

三位宰执,当即再拜顿首:“臣等誓死为陛下、娘娘效命!”

坐在坐褥上的赵煦,全程保持着沉默。

但他在心中,却是忍不住的震惊:“果然啊……所有女人,都是演员!”

两世以来,向太后给赵煦的印象一直都是不争不抢,容忍退让,不恋权柄。

但是……

她并非是表面上这么简单的人物。

“是了……”赵煦想起了上上辈子和这一世,他父皇病重以后,向太后在福宁殿中与太皇太后争锋的那些画面。

“上上辈子,朕并未与母后建立母子关系……故此,她只是争了朕的储君之位,保全了自身后,就悄然退场……她的下一次出手,是在朕驾崩后……”赵煦在心中呢喃着。

那一次,现代的史书上语焉不详。

但,结果却是,独相七年,权倾朝野的宰相章惇哪怕和号称内相的梁从政联手,也是顷刻间就被制服。

章惇被贬,梁从政被流放而死。

精确、快速、直接!

赵煦甚至可以想象,章惇和梁从政当时应该已经是被控制住了。

不然的话,哪里可能这么简单的就将宰相和内相一起干掉?

想到这里,赵煦就又想起了这一世,向太后的种种行为。

再看着现在,向太后在帘后的哭诉。

赵煦不由得感慨:“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母后已得黄老道家之真谛!”

……

送走三位宰执,向太后领着赵煦,回到保慈宫。

然后她就带着赵煦,来到了庆寿宫,向太皇太后通禀了府界胥吏抱团对抗朝廷,对抗天子,同时怀疑可能存在着一个串联和组织胥吏们对抗朝廷的‘贼臣’。

太皇太后听完向太后的禀报,她也是被吓了一跳,震惊之后,却是心虚。

因为她心中有鬼!

因为,真的可能存在过一个意图‘谋逆’之人。

于是,她微微吁出一口气,看向向太后,说道:“太后……如今,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官家更是身孚内外之望,得天下拥戴……有人谋逆?不大可能吧?!”

向太后只是静静的看着太皇太后,说道:“娘娘……新妇记得,在仁庙时,就有过禁军作乱………也曾有贼子谎称仁庙之子……”

“先帝时,宗室世居谋逆案,更是牵扯甚广……”

“仁庙、先帝之时,尚且有乱臣贼子,意图颠覆社稷,何况如今?!”

说到这里,向太后看向太皇太后:“况今六哥还未成年,主少国疑,新妇以为,为了江山社稷,谨慎些总归无错!”

“乞娘娘明察!”

赵煦也跟着道:“还请太母明察!”

太皇太后看着这母子两人的默契配合,沉默良久,才道:“太后忧心的是!”

“是该好好查一查!”

只是……

不能真的查出点什么来!

尤其是不能往前面查,查到元丰八年的那些事情上去。

所以,她想了想,道:“但,自熙宁以来,朝中屡有锻炼成狱之事……老身恐有司刑讯逼供……”

“当初世居逆案,就有人意图攀诬国家亲王,离间天家骨肉亲情……”

说到这里,太皇太后看着向太后,道:“不如这样,太后和老身,都选派一位内臣,去到大理寺中监督,以防有司攀诬?”

向太后自然知道,太皇太后嘴里的‘赵世居逆案有人攀诬国家亲王’指的是什么?

就是赵世居一案中被凌迟的医官刘育。

此人,曾在扬王府上当过差。

故此,先帝曾借题发挥,敲打过扬王,逼得扬王上书自请出宫。

向太后记得很清楚的。

彼时,她的丈夫非常高兴,曾对她说过:吾之忧患,从此消弭!

于是,扬王自请出宫就第的第七天,赵世居案就宣告结案。

然而……

扬王却依然留在宫中!

因为,现在的这位太皇太后介入了,将扬王强留宫中!

所以啊……

向太后颔首道:“娘娘所言甚是!”

总不能,真的闹出两宫纷争,甚至是天家骨肉相残的丑事吧?

那样的话,天下人该怎么看大宋?

伏唯圣朝以孝治天下,若是连孝都丢了,那赵家岂不是连司马家都不如?

这也是先帝无法强令扬王出宫的缘故。

更是她不能与庆寿宫撕破脸皮的原因。

家丑不可外扬!

当然,若真的威胁到了她和她的孩子的安危。

向太后也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

出了庆寿宫,回到保慈宫,向太后就领着赵煦,到了她的内寝,然后坐到塌上。

“六哥……”她握着赵煦的手,轻轻的抽噎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