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风浪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风浪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28

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风浪

元丰八年六月庚寅(28)。

礼部请于七月丁酉(初五)日,命宰臣、执政、寄禄官中散大夫以上或六部卿、监大臣,并宗室在任正任团练使以上,赴南郊设坛立班,请大行皇帝之谥。

诏:恭依之。

隔日辛卯(29),两宫和赵煦在延和殿便殿,接受了吕公著举荐的大臣们的陛见。

旋即这些新官各自上任,刘挚、彭汝砺、王觌等到了御史台。

而吕大防、范百禄、范祖禹、苏辙四人则录了宫籍,发给了可以出入集英殿的铜符。

本日,权管勾秦凤路经略安抚司公事、通直郎吕温卿请遣差大臣提点本路蕃汉弓箭手集教。

事下都堂,同知枢密院事李清臣上书:请遣秦凤路经略司择使臣集教之。

两宫诏差朝请郎、权同提举永兴军、秦凤路保甲胡宗回兼任提举点择弓箭手集教,以改秦凤路保甲旧弊,尤其强调不可耽误农时。

并不得再轻易违法刺招弱小弓箭手。

六月壬辰(30)。

两宫下诏:髃臣延和殿集议改元。

经过商议,最终拿出了和赵煦上上辈子一样的年号。

宰执大臣,一致认定:元祐年号甚好。

取元丰之元,以示不忘父业,用嘉佑之佑表明天子欲光大仁庙德政。

算是一个调和的年号。

也是新旧两党折中后的选择。

只不过在赵煦的上上辈子,最后,旧党调和了个寂寞。

在激进派的裹胁下,什么理智、平和、为国计议……

统统踹进了马里亚纳海沟!

赵煦在现代的老师,甚至感叹过:司马光已经是元祐初年,对新党和新法态度最温和的大臣了!

理由是司马光至少肯听取吕公著、韩维、张方平、范纯仁、彭汝砺等人的建议。

而且,还肯给王安石死后哀荣。

所以,司马光至少出发点是好的,也确实是真的为国家着想(至少司马光自己是这么觉得的)。

而司马光、吕公著后的激进派们,只想发泄他们在熙宁、元丰时代受的气。

以羞辱吕惠卿、章惇为开端,贬死蔡确为结束。

激进派们终于挑起了北宋最大最激烈的党争。

同日,环庆路经略司言:西夏遣陈慰使嵬名谟铎、副使吕则陈聿津等自环庆路入境。

算算时间,如今应该到永兴军了。

也是在这一日,权提举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向宗回上书言:臣等恭依圣旨,已至熙州履任,并已差员察访熙州山川,臣等恭以皇帝陛下旨意,已选熙州抹邦山为佛骨舍利供奉圣寺,乞指挥,并待来年圣寺落成,乞遣大德主持。

两宫命向宗回等务必小心保护佛牙舍利,不得有闪失。

同时诏命译经所,拣选高僧赐紫衣赴熙河。

两宫回复了向宗回的上书后,又叫人赐给向宗回、高公纪狐裘、吉贝布等御寒,就怕熙河的风沙和寒风,吹坏、冻坏了高家、向家的这两个宝贝疙瘩。

却根本不知道,此时此刻,向宗回和高公纪,在熙州快活得很!

一个皇太后的亲弟弟,一个太皇太后的亲侄子,到了熙州,地方上的汉人豪强也好,蕃、羌各部的头人也罢。

都将他们高高捧起来。

送地、送人、送妹子。

几乎是有求必应!

特别是,当各部包括那些本地的汉人豪强,知晓两位皇亲国戚,还带来了天子御赐的佛牙舍利后。

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各地部落首领、豪强来到熙州城里膜拜佛牙舍利。

甚至就连青唐吐蕃,那些靠近熙河路边防的部族,也纷纷遣人甚至干脆就是族中亲自来熙州朝拜佛牙舍利。

一个个恭恭敬敬,战战兢兢。

见了佛牙舍利,立刻就跪在地上,不停磕头,嘴里不断念着些向宗回、高公纪听不懂的蕃人语言。

回去后,立刻就和自己下面的部族民、奴隶说自己已经朝拜过了佛牙舍利,见到舍利如何如何神圣,有什么佛光环绕啊,隐约之见,甚至还听到了佛陀诵经的声音——这自然是这些人自我包装,也是他们的统治需要!

于是,在汴京城收到向宗回上书的时候。

在熙州以南的抹邦山上,供奉佛骨舍利的寺庙工程,就已经破土动工了。

地方豪强、蕃、羌部族,都派来了大量的壮丁襄助这一盛举。

就连青唐吐蕃的一些部族,也派人不远数百里送来了修建寺庙所需要的梁木。

还请求准许,将来寺庙落成后,让他们可以四时来朝拜!

于是,就连远在青唐城中的阿里骨,也听说了这个事情。

虽然是董毡养子,但阿里骨其实只比董毡小十岁不到。

所以,今年的他也已经年近五十了。

此刻,阿里骨看着自己手中的那个汉家阿舅赐给他的刺史金印,陷入了沉思。

“赞普……”青唐吐蕃大将,同时也是在董毡去世时,亲帅大军,替阿里骨镇压、慑服了青唐各部头人的青宜结鬼章,站起来,来到阿里骨面前,说道:“宋人有佛牙舍利,各部头人都在骚动……“

“近来,更有许多人,不顾赞普法令,私自前往汉地熙州,朝拜佛牙舍利……”

“此风绝不可涨!”

一枚佛牙舍利,对中原的汉家天子,或许只是一件宝物而已。

但对青唐各部而言,这种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所在,几乎就是佛陀所在。

前往朝圣,理所当然!

须知,即使是在过去,也只有伟大的赤松德赞赞普统治整个雪山高原时,才拥有几枚佛骨舍利。

可惜,随着伟大的赞普去世,吐蕃陷入内乱,这些佛骨舍利已经不知去向。

至于青唐吐蕃?

自然是没有这些圣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