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1036章 赵官家的恩情,永远还不完(1)

第1036章 赵官家的恩情,永远还不完(1)

翌日,四月庚辰(初四)。

赵煦再次来到集英殿,参与今科的特奏名殿试。

相比昨日的庄严肃穆,今天的集英殿,就显得快活许多了。

因为啊,这特奏名进士,本就是赵官家们,给那些屡试不第的老贡生们的恩典。

而愿意参加特奏名考试的贡生,普遍都是年纪在五十岁以上,基本已经对科举绝望的老贡生。

一个特奏名进士的名头,对他们来说,属于安慰,也是统战的一部分。

毕竟,特奏名,虽比不得进士。

除了前三名外,大部分特奏名进士能授的差遣,也都是州学、县学教授、教谕一类的小官。

哪怕是前三名,所授的差遣,也只相当于正奏名进士五甲——通常,只是赐同进士出身,初授撑死了判司薄尉而已。

自然的,朝廷对此也不是很重视。

也就是赵煦,作为皇帝,必须亲临现场。

其他人,包括两宫与宰执们,都没有来到。

便是赵煦,端坐在御座上,也是没有把精力放在特奏名的殿试上。

在接受了今科的特奏名进士们的礼拜,殿试正式开始后,赵煦就靠在坐褥上,听着身边侍立石得一,汇报着近来京中的情况。

“大家,昨日殿试之后,汴京城中,有一十三家团司,报备开封府,欲角逐今年新科进士的期集之务!”

“竟有十三家吗?”赵煦乐了。

团司,类似于现代的礼仪公司,源于唐初,是跟着科举一起发展、演变过来的民间组织。

其最初规模很小,只是‘长安游手之民,自相鸠集,目为进士团’。

说白了,就是有活力的社会组织,为了巴结、逢迎新科进士而专门成立的民间组织。

目的基本都是冲着,去给新科进士们当狗,从而洗白上岸。

即使争取不到,赚点钱也不错。

但到了大宋,团司就开始正规化,有了严肃的组织与纪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宋科举扩军,从太宗开始,新科进士的数量,就不断打破着历史记录。

今年更是来到了史无前例的七百余人!

而在唐代,每科进士,多的不过二三十,少的时候甚至只有七八个。

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所需要的东西,自然天差地别。

同时,这其中的利润,也高的吓死人——新科进士期集,一般从殿试放榜、升殿唱名、传胪后开始,一直持续到吏部授官。

前后可能长达四五个月!

哪怕每天只从这些人身上赚个一贯钱,这几个月下来也是数千贯甚至上万贯的利润。

由不得人不动心!

何况,负责期集的团司,还能借此机会,与这些新科进士攀上关系。

这其中的好处,自不必说!

所以,每每科举殿试之后,汴京城中自问有能力的人,都会到开封府报备,宣布成立团司,竞争期集的举办权。

但,一下子冒出十三家团司,还是让赵煦警惕了起来。

“可有三衙大将的子侄或者门客参与其中?”赵煦在沉吟片刻后问道。

“回禀大家,探事司目前还没有发现!”

“嗯!”赵煦点头:“都知继续监视,若有发现三衙中人参与,立刻报朕!”

在仁庙时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负责新科进士期集的团司,都可以视作三衙禁军的三产。

这个恶习,直到赵煦的父皇登基后,才慢慢的改善。

赵煦对此,也是严防死守。

禁军大将们,带着丘八们修院子、凿井、打灰,赵煦还能容忍。

因为,这些事情虽然依旧会腐蚀禁军。

但最起码,禁军们通过这些事情,还是能锻炼出一些手艺的。

赵煦也需要一支善于打灰的工程部队,去替他到处救火。

但,禁军套个马甲下场组织宴会、安排歌女、舞女……

这就有些过分了。

同时,赵煦也担心他们会带坏御龙第一将的‘淳朴之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