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门国舅 > 第723章 打压他不影响针对你

寒门国舅 第723章 打压他不影响针对你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4

第723章 打压他不影响针对你

奉天殿。

朝议现场。

众大臣似乎知道当天的阅兵式已无可避免,所以就没人再提这件事,而是对有关修《宪宗实录》之事展开争论,尤其是对成化时被贬谪在外的一群官员,还有正在守制的李东阳是否该参与到修撰此书,陷入争执。

刘吉显得很激动。

面对礼部上奏有关以徐溥为总裁官,以刘健和李东阳为副总裁官来修撰《实录》,觉得这是文臣联合起来针对他。

至于招纳南京翰林院众翰林来京修撰《实录》这件事,更是出面据理力争,就好像今天所有人只在反对他一个似的。

“……陛下,如今翰林院中人清闲已久。老臣闻听,有的人年后就未曾跨翰林院门一步,更莫说上上下下皆以清贵自居,从不干俗务。如今老臣年老体衰,或无力为朝廷分忧,但请陛下敦促翰林院中人改善工作作风,为朝廷尽力,而非光领俸禄而无所事事……”

刘吉这番话,算是把翰林院上上下下全都给得罪了。

不过刘吉却振振有词,一副我有理我怕谁的架势!

不是说好一起对付张峦和李孜省的么?

为什么你们要先针对我?

我身为首辅,修《宪宗实录》不应该是以我为先吗?这么公然把我排除在外,还明着说现在朝廷缺人,要从南京调人上来?

咋的,我不算人,是吧?

你们翰林院这群官员,平时吊儿郎当的不干事,现在又没小太子给你们教导,经筵和春讲都还没开始呢,修个书竟哭诉说人手不够?

还得从别的地方调?

等南京那群翰林官调来京师,其中有很多都是当初被我亲手贬谪出去的,回来后不得找我报仇?

此消彼长之下,我还怎么当这个首辅?

早点退下来,给你们让位,是吧?

没门儿!

当然刘吉开地图炮的前提,是一定得把张峦给稍带进去,以显得他仍旧顾全大局。

朱祐樘似乎对复召南京翰林院的人到京城这件事,很感兴趣……毕竟在他看来,翰林院全都是忠直之臣,有很多曾是他先生,或者是他先生的朋友。

无论他再怎么信任张峦,也都认为自己的老师和老师的朋友不会害自己,属于能帮到他忙的人。

这也跟徐溥平时的“隐忍”有关。

徐溥为了得到皇帝的支持,并能把一些他认定的能臣调回京城来,即便他跟怀恩一样认为外戚不得干政,但他仍旧跟张峦保持了面子上的和睦,没有跟刘吉一样,没事就跑去参劾张峦。

只是在几次大的冲突中,徐溥还是悄悄地站在了张峦的对立面上,却因为张峦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导致冲突未起便消弭,矛盾也就没有外显得那么重。

朱祐樘问一旁的怀恩,道:“怀大伴,如今翰林院的人手不够用,是吗?”

怀恩先看了眼在场大臣,这才一脸认真地说道:“人手总归是有的,无论做什么,都能调到人,大不了从别的衙门抽调帮忙,误不了事。但南京翰苑中,确实有不少有能之士,但因为各种缘故被远调。如今要为先皇修撰《实录》,或可把这些人请回来。”

他并没有给出太过坚定的意见。

只是提出个“或可请回”的建议。

朱祐樘道:“有多少人呢?”

怀恩道:“礼部上奏中,请调南京翰林院侍读曾彦、杨守阯,左谕德林瀚、侍讲谢铎,编修张元祯、江澜、右谕德陆简,还有编修梁储、刘忠、邓焲、张天瑞,另有检讨杨时畅等人……再就是请丁忧侍讲学士李东阳夺情回朝!”

这边怀恩每说出一个人的名字,刘吉就感觉自己的心口被人扎上一刀。

就礼部上的这份名单,所列之人,几乎没一个跟他刘吉没有矛盾,正所谓我掌权时,把那些我厌弃之人一并赶走,到现在终于轮到他们回来报复我了。

朱祐樘点了点头,道:“这些能臣回京,的确能给朝堂带来一些改变,只是,李先生还在守制,有必要将他也召回来吗?”

李东阳的父亲李淳于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病故,按照守制二十七个月来计算,李东阳得等到弘治二年春天守制期才满,而眼下礼部似乎不管这个,认为朝廷有征召,你李东阳就得回来。

但作为皇帝的朱祐樘毕竟是个大孝子,且认为先生教导自己这方面内容,若公然给先生套上个不孝之名,不太合适。

怀恩道:“天地君亲师,朝事始终在家事之前。”

朱祐樘点头:“我认为确实可以给李先生安排个修撰的差事,但还是要等到他回京后,才正式履职。至于其他人,既然都能对修撰父皇《实录》有帮助,那就一并召还回朝吧……”

刘吉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了,抗议道:“陛下,把这群人全都召回来,南京翰林院就没人了!就算要让他们参与修撰《实录》,留在南京不照样可以工作吗?为何非要回京来呢?”

怀恩用奚落的口吻道:“刘阁老,修撰先皇《实录》这么大的事,必定费时费力,有些记录更是孤本,难道要南北二京来回呈送?如何能做到两边协调一致呢?”

朱祐樘问道:“南京翰林院,现在事务很繁杂吗?”

“回陛下,留都一应官职都清闲得紧。”

怀恩直言不讳道,“南京翰林院久无差事委派,先前南京翰林院掌院学士,也就是徐侍郎,如今都在京城。在他之后,南京暂无掌院,年后更是无任何事情可做。”

之前徐琼被调来京师当吏部侍郎,过去一年了南京翰林院依然连个管事的都没有,一群人自由散漫,无人约束。

以怀恩的意思,就算不是出自政治博弈的考量,也该把这些人调回京城来做事,难道就因为他们被刘吉等旧势力所厌恶,就让他们留在南京混吃等死?

朱祐樘点头道:“既如此,一并召还吧!”

……

……

皇帝下了旨意。

在场的大臣,除了刘吉着急,想要跳脚外,旁人都能欣然接受。

平时皇帝不跟大臣们商议,直接做决定,在场很多人都会跟皇帝瞪眼,认为小小年纪就刚愎自用,十足的昏君。

但如果皇帝所决定的是他们认可的事情,那就算再武断一些,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意见,反倒觉得皇帝英明神武。

所以关键得看,皇帝的决定,是否跟他们立场保持一致。

朝议结束。

很多大臣准备出宫参加随后的阅兵。

这也是皇帝登基后,朝廷第一次举行大型活动,所以朝廷上上下下都显得很重视,早早就封了街路,并调遣大批宫廷宿卫沿途护送。

出宫时,刘吉直接朝徐溥发火。

“这些肯定都是你提前安排好的,你才是此事的始作俑者吧?”

小米免费小说阅读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