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门国舅 > 第713章 狡狯

寒门国舅 第713章 狡狯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4

第713章 狡狯

张延龄很快就上交了一份有关阅兵式的实施细则。

朱祐樘看完后非常满意。

虽然朱祐樘的前半生过得非常拘谨,但他毕竟是少年人心性,再加上张延龄对于举行阅兵的理由总结得非常充分,且朱祐樘也希望自己能在文治武功上均有所建树,所以他爽快地便答应了这次计划。

不过当朱祐樘把东西交给怀恩,让其去协助张延龄执行时,怀恩却提出反对意见。

“陛下,彰显国威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不能铺张浪费,如此举措只怕会劳民伤财,毕竟如今还在国丧期,很多事不宜大动干戈。”

怀恩知道,想要阻挡一个少年人的刚愎自用太过困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这个少年的软肋着手。

朱祐樘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缺陷,就是他太过诚实和孝顺了,完全就是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好孩子。

总是需要用一些大帽子把他那脑袋里不切实际的想法给束缚住,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刹不住车的情况。

朱祐樘解释道:“延龄已有万全的谋划,说是开销方面,无须朝廷额外调拨钱粮,还是由民间筹募便可。”

怀恩道:“陛下,难道您没想过,民间怎会有那么多浮财,随时为朝廷所用?如今正是盐政改革的关键期,其中是否有什么讲究?”

就差说,你那小舅子,很可能是承诺出去许多本该属于朝廷的好处,用中饱私囊的方式把利益转移给民间商贾,才令他们一而再掏银子来捐给朝廷。

朱祐樘看了眼旁边的覃吉,问道:“老伴,你认为延龄做事会没有分寸吗?”

覃吉一怔。

心想,这还叫问题?

预设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并不叫问题,只是在传话,让我替你说出来而已,简而言之便是嘴替。

即便覃吉现在已经很忌惮怀恩,但他还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原原本本说出来:“回陛下,奴婢会亲自盯着,不会让张家小国舅轻易把朝廷的利益许诺给他人。且以奴婢看来……好像并不需要如此。”

怀恩问道:“为何不需要?”

覃吉道:“怀公公,您以为,张家只有给皇宫所开的纺织厂一桩赚钱营生吗?其实不是,小国舅一直都在打理家族产业,一年进项就有很多……当然基本上都捐给朝廷了。”

怀恩仍旧显得很平和,道:“如此不过是将外戚握有的权力,转化成了银钱而已,会遭致民间的骂名。

“就好像张家先前被一些商贾和书生针对,不能每次都靠陛下来为其撑腰做主。要得人心,就必须要服众。”

朱祐樘笑道:“怀大伴,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等你见过延龄做的那些谋划,你便会知道,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欺行霸市之说,因为他做的都是这世上不曾有过的买卖。反倒是唯一可能有竞争的纺纱织布,交给了朝廷,咱就不要去苛责他了。”

怀恩微微皱眉:“所以说,这次检校京军,乃由张氏一门来负责开销?”

朱祐樘道:“具体用多少银子,暂时还不知道。不过我想,既然把事情交给了延龄,就放手让他去试试。

“估计要不了几天,鞑靼使臣就会到京城来。”

“那……陛下,李孜省或许不该继续留在西北。”怀恩道,“以老奴所见,应当及早将他召回京来。”

“咦?他不是还没完成护送布匹军服和粮食西去的任务吗?这才没几天,就召他回京来?前后会不会……”

朱祐樘明显有些担忧。

怀恩道:“陛下先前不问询过前山西巡抚翟瑄的近况,还让他前往偏头关接替巡抚职务么?朝会上虽有争议,但赞成者毕竟是多数,可以尽快颁旨执行。另外可派遣保国公等人继续运送钱粮和布料等,往延绥去。”

朱祐樘摇头:“不好不好。此等时候,不应该优先确保偏头关的安稳吗?”

怀恩却很坚持:“偏关如今已无兵祸危险,且各处兵马已在往偏关集结,反倒是陛下的恩泽,尚未布及偏头关以西军镇。

“而延绥周边又乃大明西北防务核心所系,眼下更应该加强延绥等处防务,防止鞑靼旁支部族袭扰边关,给此番鞑靼上贡增添变数。”

“是吗?”

朱祐樘不太明白其中关节。

因为他的顾问张峦现在称病不出,张延龄也不可能时刻在身边给他提供意见。

皇帝平时征求军事方面的意见,只能在朝堂上问那些大臣……而这恰恰是皇帝不太乐意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就只能听取身边近臣的意见。

眼下怀恩对于西北军政有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导致皇帝在信息获取上出现了很大偏差。

无法做到兼听则明。

本来覃吉可以出言纠正……

但覃吉很清楚,现在怀恩自知在朝堂上时日无多,趁着致仕前,一直试图影响皇帝对于外戚的使用。

覃吉作为一个老好人,最怕的就是跳出来与人唱反调。

怀恩道:“陛下可以暂时调李孜省为都御史,巡抚内三关等处,调其回居庸关,再从居庸关调回京城。一路上,正好可以近距离观察鞑靼人的动向。”

朱祐樘问道:“不给李孜省部属,只是调他去居庸关?”

怀恩一脸认真道:“鞑靼只是来了个使团,大概也就五六百人的模样,防备无需多严格。反倒是应当担心鞑靼人在进京途中闹事,趁机套取我方情报……”

“老伴,你觉得呢?”

朱祐樘打断了怀恩的话,因为他觉得怀恩的话有失偏颇,可惜眼下他只能问平时不太管事的覃吉。

暂时身边也没人可问。

覃吉迟疑片刻,严肃地道:“怀公公的提醒有一定道理,留李孜省在偏关,会遭到朝臣攻讦,致人心不稳。反倒不如将他……”

说这话的时候,覃吉也一阵心烦意乱。

因为他知道说这话并非出自自己本意。

要不是怀恩提前跟他打过招呼,用人情或者威逼利诱的手段让他屈从,他不会跟皇帝说这些。

但怀恩说过了,李孜省在不在偏头关,于西北整体局势并无多大影响,为了西北长治久安,应该换个有资历和能服众的人接替李孜省,而之前小皇帝已经有了决定。

如此一来,就应该卸下李孜省的军权。

至于先调其巡抚居庸、倒马关等地,则是一种折中的考虑,说白了就是怕李孜省举兵造反。

但其实就连覃吉都知道,怀恩根本是杞人忧天。

李孜省会造反?

凭什么?

就因为在偏头关偷袭鞑靼人,打了一场胜仗,就敢以现有的实力造反?他造反,谁会听他的?

覃昌还是朱永父子?

朱祐樘道:“既如此,那就在明日朝会上提及此事,暂调李孜省回居庸关,至于覃昌和朱永仍旧留守偏头关,以防鞑靼人异动。至于送军需等物的差事,交给他人来做。”

皇帝看似只部分同意了怀恩的观点。

调走李孜省,可以理解,也能同意。

但偏头关的大局绝对不能乱……

既然你们这么防备李孜省,那就调李孜省一个,让他换个环境,失去嫡系的帮衬,你们总不会再担心他做什么危害朝廷的事情了吧?

至于下一步,是调李孜省回京师,还是让他继续留在居庸关当个二线的御史中丞,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好了。

……

……

乾清宫内议事刚结束。

覃吉率先走了出来,他本要赶去见张延龄,说及有关阅兵事项,谁知还没走出几步,就被追出来的怀恩给叫住了。

“我没剩几天好活了。”

怀恩开门见山道,“陛下已同意让我回去颐养天年……最近我把手头的事情交托一下,就到私宅去。今后这朝中事务,便与我无关了。”

覃吉诧异地问道:“您是要回乡吗?”

小米免费小说阅读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