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604章 开学典礼

1978合成系文豪 第604章 开学典礼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1 04:19:21

第604章 开学典礼

当然了,宝琳.凯尔的影评也不全都是负面的。

她当然为电影行业做出过很多贡献。

比如说上映於1967年的影片《雌雄大盗》,讲述20世纪30年代,一对以抢劫为生的恋人,最后命丧枪下的故事。

这是根据美国歷史上著名的雌雄大盗邦妮.帕克和克莱德.巴罗的真实经歷改编。

这俩人在美国的名气就相当於是中国的燕子李三。

他们是大萧条时期的雌雄大盗,主营抢劫,但是带点儿劫富济贫在里面,因此成了很多美国年轻人心中崇拜的目標。

据说他俩被警方击毙之后,原本只居住2000人的小镇,一下子就涌入1万人。

人们千方百计想拿点“英雄”的东西作为纪念,比如头髮衣服碎片等等。

他们的葬礼还吸引了2万人前来围观。

很多人还给邦妮送上鲜。

送最多的是报童。

因为大盗被击毙,报纸销量暴增。

而导演阿瑟.佩恩拍摄的这部《雌雄大盗》,被誉为“新好莱坞”的开山之作,这部影片打破了好莱坞传统类型片的模式,把犯罪片、西部片、喜剧片甚至爱情片都揉在一起,影片塑造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导演阿瑟.佩恩因此被称为“新好莱坞”的先驱。

不过在刚上映的时候,这部非主流的影片可没有受到这么大的讚誉,反而是因为打破好莱坞电影製作常规,加上题材备受爭议,因而受到巨大的非议。

当时电影上映以后,外界普遍认为电影的口碑配不上它体面的票房,批评者们纷纷指责这部电影美化暴力。

年近五十的她写了一篇长达7000字的长文,在文章的开头,凯尔尖锐地指出老派影评人的固步自封:

“在这个国度如何能够拍部好电影而不受攻击呢?”

她认为此前美国人爱看的“反派英雄改邪归正”那一套已经不適用在这个年代的观眾身上了,人们並不需要被电影说教,那对亡命鸳鸯带给了人们“乐子”,观眾坐在电影院里,就为了“寻找乐子”。

后来媒体说:

“《雌雄大盗》的口碑像一艘不断下沉的船,凯尔把这艘船拖上了岸。”

可见宝琳.凯尔的影评在为这部电影成为经典的过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一部影片是x级电影《巴黎最后探戈》。

同样是大导演贝托鲁奇的著名**之作。

之前就说过了,这部电影因为假戏真做事件,遭受了外界巨大的非议。

也是宝琳.凯尔的影评,为这部电影平反,使其成为后世文艺癌的影迷们的心头好。

总之,她的文字不仅夹枪带棒、毫不客气,同样有著能起死回生的魅力,可以使《雌雄大盗》成为经典,也可以为《巴黎最后探戈》平反。

但赵振开还是更担心宝琳.凯尔对《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伤害,好在看完影评的第一句话以后,他的心里熨帖了:

“权力与自由的幻象下,贝托鲁奇用镜头揭露了一个永远被困在童年梦境中的灵魂。”

这句评价写的算是够漂亮了。

如果说是褒是贬还看不明白,那么后面凯尔直言不讳的说了一句:

“作为影评人,我始终认为电影应该是感官的盛宴与思想的碰撞,而非枯燥的歷史教科书,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它用绚丽的视觉语言和大胆的敘事结构,將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转化为一个关於权力、自由与身份认同的普世寓言。”

这就暴露出来了。

凯尔这篇影评显然是对《末代皇帝》的称讚,赵振开心情大好,接著往后看去:

“在我看来,《末代皇帝》的最成功之处,在於它完整讲述了一个『人』的故事。”

“在写这篇影评之前,我想去多了解一些电影的背景、人物的背景,於是我去请教了一些我的研究东方歷史的朋友,其中不乏有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

“从他们那儿我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们说,中国史书处理皇帝的方式,向来是用简单的两分法,要么是明君,要么是昏君,没有中间地带可言。”

“至於溥仪,那要被归於昏君的那一类里头去,一说到他,懦弱、昏庸、叛国等头衔立刻就扣上去了,这样的皇帝,似乎根本没有为他著书立传的必要。”

“在中国,歷史学者写的最多的,是秦朝的秦始皇,是汉朝的汉武帝,是唐朝的唐太宗这样的帝王,这些皇帝有著强大的人格魅力,让国民们在他们纵横捭闔、开创盛世的伟业中感动地流下热泪。”

“至於那些昏君的故事,基本被当做反面教材和故事,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这样的人,应该被永远钉到歷史的耻辱柱上头去。”

“而《末代皇帝》没有这样拍,没有美化,没有贬低,它只是把溥仪当作了一个普通人,一不小心诞在了帝王家,莫名其妙地立为皇储,然后被时代裹挟著不断向前、向前、再向前。”

“影片里的这个溥仪,我们从三岁开始就见到了他的全部人生经歷,他没什么大智慧,眼界既不深邃也不宽广,厚此薄彼、欺软怕硬都写在了脸上,就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似乎时常会忘记他是一个皇帝,就像我们也很容易忘了,皇帝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皇帝。”

“最让我吃惊的是,据我所知,这部电影的编剧是一位中国人!”

“江弦,这个中国人真的不可思议,他竟然能知道什么可以打动西方观眾。”

“文化有隔阂,据我了解,大多中国观眾不知道《哈姆雷特》发生在哪国、哪个时代,但都听说过其中的那一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並对此有著大量的討论和思考。”

“同样的,对於大多西方观眾来说,我们对中国过去的那些歷史也不那么清楚,但我们却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感觉到,个人在面对时代车轮时的渺小和无可奈何,那些表现出来的,或丑或美的嘴脸,我们都可以代入其中。”

“至於歷史,那不过是舞台而已。”

“歷史持续了这么多年,什么背景都变了,但人,唯有人,才是舞台上不变的主角。”

“在这一点上,江弦这名编剧把握的相当精准,创作的手法同样十分高明。”

“他是真正的艺术家!”

“將个人的故事与歷史的画卷结合,创造出既个人又普世的艺术杰作,证明了真正的艺术能够跨越文化和歷史的边界”

赵振开看完以后,又將这份杂誌拿给朱虹看了一遍,朱虹看完以后满脸喜色:

“写的真好!我要把这部杂誌寄回国內给我姐夫看看。”

“你顺便告诉他.”

赵振开笑了笑,“《末代皇帝》在美国是真的火了!”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