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479章 一文不值的《平凡的世界》

第479章 一文不值的《平凡的世界》

“好,我可以答应你。”

贝托鲁奇说完,又补充一句:

“但前提是,我们能够采纳你的剧本,我们的时间不多,你大概多久能写出来?”

“一个月?两个月?”

江弦琢磨一会,“两个月吧,两个月怎么也够了。”

“两个月?”

贝托鲁奇吃了一惊,看着一脸自信的江弦,追问道:“两个月真的够么?”

“你放心吧,《天下第一楼》我也就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写出来了,话剧剧本可比电影剧本难写多了。”

贝托鲁奇当然不知道《天下第一楼》的诞生还有这样的内幕,听到江弦说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忍不住惊诧:“多久?一个月?”

贝托鲁奇感到惊诧是有原因的,论创作难度,电影剧本确实很难比得上话剧。

话剧剧本可以当做文学,而电影剧本相对来说就是一个电影的“施工图”,与文学其实相差很远。

且电影剧本的写作强调的是“画面感”与“动作性”,并要求节制,最好台词能越少越好。

而话剧剧本空间相对更封闭,写作时不仅需要注意“场面调度”,人物与人物关系的建立也需要有戏剧张力,而且台词的写作是非常大的难点,因为话剧之中所有的设置、情节交代、人物等都是通过台词来完成。

所以话剧对于编剧更具挑战。

而《天下第一楼》这样成熟的话剧演出,在贝托鲁奇看来无比成熟、精巧的剧本,居然就只了一个月便创作完成。

那么江弦无疑在戏剧创作方面有强大的实力和天赋。

贝托鲁奇当然不会怀疑江弦的话。

他丝毫不质疑江弦是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天才。

因为江弦目前所达成的成就以及他创作的作品,足以证明他无需吹捧自己也是绝对的天才。

有了这样的实力保证,贝托鲁奇心中的质疑放下了大半,“希望能早日看到你的剧本,为了方便剧本创作期间的交流,我认为你可以住进我所在的酒店。”

“这样也好。”

俩人一直聊到晚上八点,江弦才让徐晨辉开车带他回到团结湖的家里,整整一个下午,他都在和贝托鲁奇聊着《末代皇帝》的事情。

因为看过《末代皇帝》,有着信息上的领先,所以江弦甩出的一些看法,都让贝托鲁奇找到了知音一样,兴奋不已。

也更让贝托鲁奇坚定了将剧本托付给江弦的想法。

这个中国人,非常专业!

“吃过饭了么?”一回到家,朱琳温声帮江弦脱掉外套。

“没吃饱,家里有剩饭么?”

“还有,你歇会儿,我去给你热。”

看着朱琳袅娜的背影,银幕上倾国倾城的佳人,此刻心甘情愿的为自己素手做羹汤,江弦心里浮上一片温热。

其实他倒也没有太饿。

不过作为一名已婚人士,江弦深知,就算是自己不太饿,这时候也必须说还想吃一点。

吃饭期间,江弦把今天和贝托鲁奇聊《末代皇帝》的事情给朱琳说了一遍。

贝托鲁奇的名字朱琳并不熟悉,但听江弦的介绍也知道,这不是个简单的导演,这部戏的制作阵仗也远远超出了国内电影厂制作的那些电影。

“你觉得婉容这个角色怎么样?”江弦开口问道。

“皇后?”

朱琳很快猜到什么,“你是想让我演?”

“肥水不流外人田,再说了,你都演过皇上了,再演个皇后怎么了?”

“这好么?”

朱琳心里有些纠结,“你给写剧本,我再参演这部电影,这是不是有点儿.”

“这有什么?”

江弦安慰道:“我只是推荐你,行与不行都是看你自己,要是你没有金刚钻的话,那怎么也揽不了这个瓷器活。”

“再说了,这个角色你真的甘心错过?”

“.”

江弦的话让朱琳陷入沉默。

刚才听江弦聊这部戏,她就有点被婉容这个角色吸引了。

这位中国最后的皇后。

抽鸦片,出轨,精神错乱,死后被扔臭水沟。

从尊贵到崩溃的悲剧人生。

一生都让人唏嘘。

这样一个角色,对任何一名演员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好吧,我听你的。”

接下贝托鲁奇的任务,江弦不得不把手里正在创作的小说暂停一下,将精力投入到《末代皇帝》的剧本写作之中。

他搬到了贝托鲁奇所住的建国饭店,就和贝托鲁奇住在对面,两个人聊了大半天的剧本,了解了贝托鲁奇的想法,又印证了一番已经看过无数遍的《末代皇帝》,江弦心里底气十足。

不过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江弦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他先是让贝托鲁奇去找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陈懋随。

陈懋随是个华人,十年前,他在美国旧金山创办了美亚电视传播公司,这也是中国人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中文电视台。

更重要是,这个陈懋随的父亲叫陈宝琛。

清末,福建有**家族,其中排名第一的豪门望族是林则徐家族,第二就是林则徐的外甥沈葆桢家族。

第三便是陈宝琛家族。

而要比文化氛围、家族底蕴,陈宝琛家族一点不比林氏家族和沈氏家族弱。

因为陈宝琛是宣统皇帝的老师,也就是溥仪的老师,同时担任溥仪的军机大臣职务,是溥仪最信任的一位长辈。

不过在溥仪决定搞伪政权以后,他就选择离开了溥仪。

江弦让贝托鲁奇去找陈懋随,也是想着通过陈懋随,再打探一些当年的细节。

除了陈懋随以外,江弦还让贝托鲁奇去找了溥仪的亲弟弟,爱新觉罗.溥杰。

溥杰比较好找,他这会儿已经是正式官员身份,带编在身,而且他书法作品也挺出名。

第三个要找的人叫李文达。

众所周知,溥仪出版过一部畅销作品叫《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改造”的全过程。

这册书最开始是溥仪在改造期间撰写的“反省笔记”,是认罪伏法的交代材料。

后来这册“笔记”想要出版,可是因为内容忌讳太多,需要修订,就派了群众出版社派的编辑室主任李文达帮助溥仪“修订”。

李文达觉得原本问题很多,很难以简单的删增来解决,在出版社领导与溥仪同意下,他在此本基础上,通过调查考证,搜辑资料,核对史实,另起炉灶写了个五十余万字的本子,也就是被人所熟知的《我的前半生》。

因此,要了解这段历史,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的执笔者李文达,绝对是个要找到的专家。

贝托鲁奇的速度很快。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