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413章 《十八岁出门远行》

1978合成系文豪 第413章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0

第413章 《十八岁出门远行》

“这位同志,不可思议啊!”

听到从维熙的感叹,姚笑愚认同的点点头,“这一批年轻作家里,他是最优秀的了。”

从维熙笑了笑,“别说年轻作家了,我们这些个老同志,能比得过他的又有多少?只是.”

见从维熙欲言又止,姚笑愚想问又不敢开口,最后还是从维熙自己幽幽道:

“唉,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话题,我是担心,江弦会走上王濛同志的路”

“走上王濛同志的路?”

姚笑愚不大理解,“主编,走王濛同志的路.不好吗?”

“于他个人自然是好的,于文坛就是一大损失。”从维熙解释道。

姚笑愚很快明白从维熙的意思。

如今文坛对王濛有句评价,认为他越来越像一个好的编辑家,而不是一个好的作家。

自从王濛成为《人民文学》的主编以后,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

他担任主编的这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能够拿的出手的作品。

而就在短短一两年以前,王濛还是文坛之中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

他的精力向编辑工作偏移了太多,于是创作水平随之下降。

从维熙担忧的便是这个。

他担心江弦费尽心思搞出来一本好刊物,文坛却损失了一名好作家。

“我倒是觉得,您的担心有点多余。”姚笑愚轻笑着说,“主编,您可能还不知道,最新一期的《城》上面,又推出了一篇江弦的新稿子。”

“新稿子?”

从维熙好奇起来,“什么稿子?”

“叫作.十八岁出门远行。”

“十八岁出门远行?”

从维熙思索了几秒,“怎么听起来像一部旅行传记?”

“这倒不是。”

姚笑愚道:“读起来有点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味道,很像是前不久作家马原在文坛掀起颇多讨论的那篇《ls河女神》。”

“你已经看过了?”从维熙抬起头看向姚笑愚。

姚笑愚点点头,“看过了。”

“感觉怎么样?”

“反理性,反常识。”

姚笑愚想了几秒,用这样两个词来表达了自己对《十八岁》这篇小说的感受,“我打包票,九成以上的作家都写不出这样的小说。

有时很写实,有时,又好像漫不经心,但是妙就妙在这种漫不经心上,是那种自由地、突然地滑向极端荒诞的感觉。”

虽然说的有些委婉,不过从维熙还是从姚笑愚的评价中,听出了他对这篇小说有着极高的欣赏。

要知道,姚笑愚在他们出版社,曾经是出了名的选稿严格,社里开玩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姚判官”,就是说到了他手上的稿子,一般都入不了他的法眼,会被毙掉。

此刻,从维熙见就连姚笑愚这个“姚判官”都觉得江弦这篇《十八岁》写的不错,那他的那份顾虑,目前看来似乎是有些多余。

“老姚,是今年哪一期的《城》,你找一部拿过来给我。”从维熙道。

“主编,您要看?”

从维熙点点头,“我不仅是要看,我想,我还可以试着写一篇文学评论。”

“您写评论?”姚笑愚吃了一惊。

从维熙是以作家身份闻名的,他重返文坛后,先是以一篇《大墙下的红玉兰》突破题材禁区,开辟了新时期文学创作一个新的领域——“大墙文学”。

后来他的近作《远去的白帆》又在1984年全国第二届小说评奖中,以接近全票的票数,获得了该届优秀中篇小说文学奖。

在文学界,他的主要身份是作家,很少写评论,不过这不代表着他评论写的不好。

此前,从维熙曾经给江弦的《红高粱》写过一篇文学评论《五老峰下荡轻舟》,说他的新作是“在老题材下开拓出新意”,是战争题材下“忽而荡出一叶小舟”的潇洒之作。

评的非常漂亮,至今都是文学评论界以及谈到《红高粱》这篇小说时经常被提起的一篇佳作。

“怎么?你怕我的文学评论写不好?”从维熙调侃说。

姚笑愚连忙摆手,“主编,您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从维熙笑了笑,解释道:“之前我们错误的估计了《人民文摘》的销量,这个事情,江弦他们那边没说,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意见,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过我心底对这件事、对江弦始终是有歉意的,写这篇文学评论,也是想着,我豁出这张老脸,为他的小说造一造势,希望江弦能因为这个,卖我一些薄面,不要再对杂志首印量的事情耿耿于怀了。”

“.”

听着从维熙的话,姚笑愚心中忍不住为这位老作家对作家出版社的奉献感到动容。

不过随即脸色又变的有些奇怪。

他憋着一句话没说出来:

兴许您老看了这篇小说以后,写评论的计划就从自我奉献的被动变为按捺不住要写的主动。

“对了,老姚。”

从维熙又把姚笑愚喊住,“你去选几篇江弦的代表作,纳入到咱们‘文学新星’丛书的出版之中。”

“好的主编。”

这套“文学新星丛书”是作家出版社筹划,对当下最具代表性青年作家作品的一次收录出版。

这套丛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作家出版社当下的头等出版任务,能纳入这套丛书的小说,都是经过千挑万选,选稿极其严格,而且其作品必须在80年代文学中有着极强的代表性。

按计划,全国可能总共只能够有十余名青年作家的作品有资格进入这套“文学新星丛书”。

每一个名额可以说都是极其珍贵。

而从维熙一句话,就把江弦纳入了丛书的计划当中。

在姚笑愚看来,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合该如此!

江弦作为当下青年作家的领军人物,是一定,也是必然要被收录进入的。

姚笑愚甚至可以这么说,江弦不需要这套丛书来证明自己的作品有多优秀,而是这套丛书需要江弦的作品来证明这套书籍的选稿有多优秀。

李陀家里今天来了个穿皮靴、留一头长发的飘逸男子,光是看着就极有个性。

“你就是马原啊。”

李陀上下打量一眼这年轻人,只觉得异常张狂,极有个性。

马原是不久之前来到京城的,经人介绍,听说了京城李陀的大名,便决定找他聊聊小说。

因此有了这场马原来李陀家里的拜访。

“我给介绍一下。”带马原过来的朋友谢翔笑着道:“这是李陀,江湖上人称‘陀爷’。”

“这是马原,当下最有才华的青年作家!”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