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407章 “还请江大诗人吟诗一首”

第407章 “还请江大诗人吟诗一首.”

编辑小于口中的那份《文艺报》,很快被拿到老范的桌上。

“主编,就是这份报纸。”

“我看看。”

老范打开《文艺报》,很快找到小于所说的那篇评论文章

——《从未来窥见的深度思考:读‘饥饿游戏’》

而作者的名字,老范也并不陌生,正是上海作协的叶永烈同志。

老范是万万没想到,叶永烈会站出来讨论江弦的这篇小说。

这些年,在历经了批评和质疑以后,叶永烈基本已经放弃了惊险科幻小说的创作,转而将目光转向纪实类的人物传记。

这个转变完成的简直是从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

以前叶永烈写《小灵通漫游未来》这种小说,内容基本是完全的想象,什么机器人、气垫船、会飞的汽车,由蛋白质、酱油、五香粉合成的人造蛋。

而如今,叶永烈的写作,基本上抛弃了所有可供他想象的空间,转为纯粹的记录真相、记述事实,写的都是唉,网上都有,自己去看嘛。

连叶永烈都难以在国内的环境下写作,可见国内并没有太多供惊险科学幻想小说生存的土壤。

惊险科学幻想小说是危险的,也是饱受质疑的,更是每位作家都要保持距离的。

然而,在叶永烈所写的这篇文学评论当中,他毫不避讳的高度称赞了江弦的这篇小说并评价江弦说:

“他带来了科幻的火种!”

他用一篇《饥饿游戏》改写了中国惊险科幻小说的格局,同时又打破了题材的桎梏。

他让惊险科幻小说不再仅仅是一部部虚构的小说,而是使之成为一面反映现实的镜子,让我们看到人类内心深处的光明与黑暗,以及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力量。

《饥饿游戏》这篇小说在国内发行以后,我身边很多人都讨论江弦这名作家,惊讶于他会写出这样子的小说。

值得惊讶!

因为江弦这位作者写的好!

他的功力令人佩服,他的故事推演令人屏息,而且呈现清晰的哲理反思。

他为中国的科幻小说贡献了《饥饿游戏》这样一部深刻且几乎完美的小说,其质量足以屹立于世界科幻小说之林的前列。

“这可太了不起了。”老范读完后感叹说。

叶永烈在科幻小说这一块绝对是有发言权的。

当年老爷子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甫一出版,就印了160万册,两周之内售罄,又再加印卖到300万册,在国内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科幻热潮。

而在这位老爷子看来,江弦是那个为中国带来科幻火种的人,是那个能引领中国科幻到世界前列的人。

这样的评价,说是极尽赞誉也不夸张。

更何况,这番评价还是从叶永烈的口中说出。

“或许是因为写的是外国背景,所以比较安全吧。”老范判断说。

他虽然没有读,不过在叶永烈这篇文学评论中,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些小说的内容。

小说写的那种穷人努力一辈子却只能给富人当玩具的病态社会,在老范看来,完全就是那些外国万恶的资x主义社会未来的样貌嘛。

像什么直播里卖弄自己吸引富人给打赏道具才能活下去的未来样貌.

嗯,只有代入国外背景,这篇小说才能立得住嘛。

咱们国内才不会这样。

咱们可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不管老范怎么想,《饥饿游戏》的评论文章能登上《文艺报》说明小说受到了主流文学界,尤其是官方组织的认可和肯定。

这算是开了一个好头,正如叶永烈所说的那句“江弦带来了科幻的火种”,他的确为国内将来的科幻小说写作打了个样。

而与此同时,主流刊物以及其他刊物的讨论,又使得《漂流者》和《饥饿游戏》两篇《城》发表的小说持续受到越发热烈的关注。

新华书店京城发行所。

此刻,人来人往的办公室里,一名发行所的经理将《人民文摘》的创刊号翻了一遍又一遍。

这会儿图书的发行渠道不多,新华书店是最主要的渠道,业内一般称为“第一渠道”。

新华书店的发行所,也是目前全京城,乃至于全国最大的发行所,专营批发业务,全京城大大小小的期刊、图书,基本上都要拿到这儿来发行,近乎垄断整个行业。

没办法,人家底蕴深厚啊。

国字头的,书店又开遍了全国各省市。

这年头,民营书店基本上没有。

可不就让人家一家独大么。

所以这会儿的大部分图书,发行流程一般是:出版社先把书批发给新华书店的发行所,发行所再给发货店,最后再摆入新华书店,读者从新华书店购入。

不过随着改开,图书发行体制也在变革。

加上一些民营书店陆续开始涌现,所以也渐渐出现了出版社直接销售给读者,或是产销直挂,出版社直接将书籍卖给民营书店,再由民营书店销售给读者。

“《人民文学》的副刊?”

新华书店的经理老霍放下手上的刊物。

十六开大小,封面简洁,文字排版简洁明了。

刊名“人民文摘”四个字以较大的字号位于封面上方显眼位置,字体设计简洁而不失庄重,文字下方则是一幅摄影作品,摄影师是个老外,叫francois lochon,拍的是:

蔚蓝色的江面上,一艘传统的中国木船,扬起了两支风帆,造型古朴,其后方则是两艘现代化轮船,新与旧形成强烈对比。

“老霍,怎么样?”发行所的另一名经理过来询问。

“刊物倒是办的确实不错。”老霍先是肯定了刊物水平,“不过说的是《人民文学》副刊,其实也找不出两本刊物之间有太大的关联。”

要说思想高度,倒是不如《人民文学》那么深刻。

不过就是怪好看。

内容杂七杂八的,什么文学、艺术、社会、生活.总之啥都能谈那么一嘴,有人生哲理,也有生活琐事,还有几部短篇小说以及中长篇小说的选摘。

“那你觉得咱们跟作家出版社订多少合适?”另一名经理开口问道。

《人民文学》是作家出版社印制,《人民文摘》作为副刊,也交给了作家出版社。

“人民文学.创刊号.”

老霍综合各方面因素,想了想,填了个数字在纸上,“拿给作家出版社那边儿吧。”

单子很快送到作家出版社。

出版社的人看了一眼。

“咝。”

“20万册!”

“你们确定么?这不是胡闹吧,创刊号就订20万册?”

相关领导一瞧,第一反应是怀疑,“你们新华书店别乱填数字,订这么多册,到时候你们能卖的完么?”

“都是领导填的,我就跑个腿,有话您跟我们领导说啊,再说了,我们多订一点你们出版社还不高兴么?”

“那也要考虑后果啊!”领导语重心长,“订这么多,最后卖不完,你们不还得给我们退回来,我们又只能丢在仓库里头发霉,那吃亏的不还是我们么?”

“那您的意思是?”

小米免费小说阅读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