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329章 《最后一个匈奴》

1978合成系文豪 第329章 《最后一个匈奴》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0

第329章 《最后一个匈奴》

[高高的山峁上,一个小女子吆着牛在踩场。小女子穿了一件红衫子。衫子刚刚在沟底的水里摆过,还没干透,因此在高原八月的阳光下,红得十分亮眼;小风一吹,简直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那时的高原,还没有现在这么古老,这么陈迹四布,这么支离破碎。那时的踩场号子,也没有现在这么圆润和婉转。号子是从嗓门里直通通地伸展出来的,以“呃”作为整个号子的唯一的歌词。

山坡下是一条小河,小河旁是一个普通的陕北高原村落。村子叫吴儿堡。

吴儿堡记载着匈奴人一段可资骄傲的征服史。匈奴的铁骑曾越过长城线南下中原,深入到内地的某一个地方,陷州掠县,掳掠回来一批汉民百姓。俘虏中那些稍有姿色的女性,被挑拣出来,充当了军妓;上乘的,则扩充了贵族阶层的内府;剩下这些粗糙的,便被赶到这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筑起一座类似今天的集中营之类的村落,供其居住,取名就叫“吴儿堡”。

]

江弦以灵感【风流罪人】和【陕北】合成的,便是小说《最后一个匈奴》。

在后世,央视曾经播过一个电视剧,叫《盘龙卧虎高山顶》,由拍《大秦帝国裂变》的延艺导演执导,潘粤明和刘涛俩人主演,就是改编自这篇小说的上卷。

江弦还看过呢。

不得不说,刘涛是真有味道,扑面而来的女人味儿。

那时候她已经三十多了,这会儿她还小。

在后世,在那个传统文学式微的年代,《最后一个匈奴》这篇小说可能已经很少人听说了。

不过在陕军东征的时期,这部小说的作者高建群,和贾平凹、陈忠实俩人一块儿被称为“东征的三驾马车”。

再加之京夫和程海俩作家,这五个人一块儿合称“陕军东征五虎大将”。

陕军东征这场载入文学史的现象级事件,固然有商业运作的痕迹在里面,但没办法否定的是,这场东征,在当时的确震动文坛,引发了全社会的阅读潮。

正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迅速崛起,横扫东方六国。

陕军的“五虎将”小说也是极短的时期内出版,并在当时火遍全国。

其中就包括着这一篇《最后一个匈奴》。

当年出版以后,销量很快就突破100万册,震动了中国文坛,并被誉为一部在当代小说史上享有盛誉的高原史诗。

这篇小说的内容非常宏大,简单来讲,就是两个风流罪人留下了匈奴血脉,这只血脉在陕西这片土地上,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这支上演了一幕幕属于他们那一代的史诗。

所以读起来会有种家族修仙流网文那种感觉,因为真的是在讲好几代人。

而这也刚好符合《延河》对江弦的约稿要求。

他们想让江弦写陕西。

对江弦来说。

陕西,这片土地太厚重了、太庞大了。

美国的记者埃德加·斯诺追随长征的身影,来到这片黄土高原时,他目之所及,尽是纵横的沟壑与贫瘠的黄土地。

当时哥们就感慨:“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生存,简直是一种奇迹。”

然而,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在这片茫茫黄土之下,沉淀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以及中华民族的起伏。

《最后一个匈奴》这篇小说,在这片土地上选中的切入点非常精妙

——匈奴。

陕西这块儿土地,与匈奴千丝万缕。

作为作为农耕与游牧交界地,陕北绝对是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迹的特殊地域。

这里不仅有兵马俑,还有匈奴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

也就是匈奴人建立的定居式王朝大夏朝的都城,历史上著名的统万城。

匈奴,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恐惧,也令人好奇的神秘民族。

作为一个古老而值得怀念的民族,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被认为与华夏同宗。

然而,由于历经消亡和融合,如今匈奴只能在历史中被怀念,那些留下来的记忆,也成了人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人们直到现在,连匈奴们所操语言都没弄清。

这个民族有太多谜团。

不过也有能调查的线索。

在咱们中国,姓氏太重要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什么都可以丢,但老祖宗的给的姓氏不能丢。

所以有姓名学的专家,对匈奴人的姓氏做过一种研究,最后发现,在陕北与关中一带,大约有7个姓氏与匈奴人有关,分别是:

刘,乔,万、于、金、董、卜。

如果在这一带生活的人是这几个姓氏,那很可能就是匈奴的后代了,这比看小脚趾是不是“连衣裙”科学的多。

有人这时候可能要说了。

“刘”明显是汉姓啊,众所周知,大汉都是刘家的。

这当然是有说法的,当年有匈奴后裔主动投降大汉以后,被赐了刘姓。

所以匈奴人改姓刘,在汉代就已经是个大量的事实存在了。

江弦从午后开始动笔。

因为想加入一些自己对小说的雕琢,所以他写的并不算快,到了晚饭时候才写了不到一千个字。

“你写小说了?”朱琳吃饭的时候问道。

“嗯。”江弦点头。

朱琳马上好奇起来,“这回准备写什么内容?”

江弦也不隐瞒,就讲了一下小说的大概:

西迁的一名匈奴遗情在陕北“吴儿堡”,在这里留下了一支匈奴血脉,而后就以这支匈奴的血脉为引子,讲述了陕北高原上三个家族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

朱琳也听江弦讲起过小脚趾的事情。

江弦不仅给她讲了。

还看了。

最后还玩了。

所以她很清楚,江弦这篇小说构思的起点,正是来源于那个传闻的伊始:

“匈奴北移的时候,在陕北和几名汉族女子媾和,然后在陕北留下了他们的血脉.”

“这还是在寻根吧。”作为一名文学少女,朱琳已经把握了“寻根”的精髓。

江弦点头。

“没错。”

《最后一个匈奴》依旧是一篇寻根文学小说。

小说的重心是对政治变迁和陕北民俗文化的内在探寻。

小说里也没有任何英雄。

但每个小说人物的性格,最后能拼凑出属于匈奴的性格特征。

“看来你要在‘寻根文学’上继续耕耘下去了。”朱琳说,“‘寻根文学’还是太缺少代表作品,你在《红高粱》之后接连推出这么一篇寻根文学小说,接下来的文学界,想不关注‘寻根文学’都难了。”

“那也得我这篇小说写得好才行。”江弦笑道。

朱琳看他一眼,杏目闪烁。

“你什么时候写差过?”

的确,正如朱琳所说,江弦的写作题材虽然多变,但有一点不变的是,读者以及外界对他的期待,江弦从来没有辜负过。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