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96章 那一定要积极配合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96章 那一定要积极配合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0

第296章 那一定要积极配合

这年头,拍什么不是由导演决定。

哪个导演拍什么不拍什么,基本上还是制片厂的生产计划说了算,导演自己没有什么决定权。

江弦斟了两杯“气死茅台”,和谢晋碰了一下,一口入肚。

“你们上影厂的文学部呢?怎么谈《高山下的环》,还得你这个大导演亲自上门找我。”

从1980年到1983年连续三年,正是上影厂如日中天的阶段,上影拿金鸡百就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以至于有一届百颁奖典礼上,北影厂长王洋一巴掌拍到上影厂长徐桑楚肩上,大声埋怨说:

“你别把所有奖都拿完了,多少给我们也留点啊!”

上影厂之所以能创作出一部部堪称强劲的影片,究其原因,是在厂里装备了实力异常强大的文学部,光是文学编辑就多达50余人。

其中不少都是创作一线的著名剧作家,《舞台姐妹》的编剧王林谷、《南昌起义》的编剧李洪辛、《小街》的编剧徐银华等等。

此外,为了尽可能在全国组织稿源,上影文学部还将全国划成几个片区:华北区、华南区、部队区、上海区

每个区,上影厂都有专人对著名作家定点联系。

国内最有名的一批作家,梁信、叶楠、白桦、马拉沁夫、黄宗江、李准、鲁彦周、沙叶新、严歌苓都被上影厂招于麾下,不间断地为他们供应剧本。

最红火的时候,上影厂的文学部每年可以组织100来个剧本。

这100个剧本里,大概50部具备可拍摄条件,再从这50部中,挑选出20部实际投产开拍。

100个剧本,实际投产的只有20部,淘汰率达到五比一。

这就是拷贝销售数量第一上影厂的底气。

对于江弦的问题,谢晋笑了笑,“咱俩毕竟合作过一次,上影厂要派人过来,最合适的就是我。”

“厂里给你的任务?”

“这是一方面吧。”

谢晋喝了点酒,脸已经泛红,他轻笑道:“我和厂里面说了,《高山下的环》要是能被我要过来,就得交给我拍,不能再给别人。”

谢晋是相当喜爱《环》这篇小说的,第一次读完以后,心绪跌宕的同时,心里便萌生出将其改编成电影的想法。

他和上影厂反应了好几次自己这个诉求,不过上影厂都以各种理由压了下来,没有急着动手。

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环》这个题材太敏感,想过审不容易。

第二,八一厂这位老大哥还没说要拍呢。哪有大哥还没动筷子,小弟就先动手的道理。

综合各方面因素,这事儿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不过随着《环》在“全国优秀小说评选”中获奖,这篇小说也成了文化部着重安排拍摄的小说。

再加上八一厂那边犹豫不决,他们内部开了几次会,拍摄的决定一直都没通过,内部争议很大。

争议的焦点在于,《环》反应了一些军内不zheng之风,写了一些革命老区群众们的艰苦生活,拍出来有可能会涉嫌一些问题。

上影厂这才敢出手。

“我记得你今年不是接了一部《秋瑾》?”江弦问。

谢晋是上影厂的王牌导演,结束《棋王》的拍摄以后,他又接了上影厂的任务,拍摄电影《秋瑾》。

他拍电影几十年,有个雷打不动的惯例,那就是一年最多只拍一部电影。

可今年已经拍了《秋瑾》,再拍《高山下的环》就是打破惯例。

“你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谢晋红着脸,喘着粗气,“你只要把《环》交给我,这个规矩,破就破了吧。”

“我还要多问一句。”

江弦轻笑道:“我这部电影,连八一厂都顾虑重重,你敢拍?

我就说一个问题,小说你也看过了,九连的连长梁三喜同志牺牲以后留下了巨额的欠账单,这个剧情,你敢不敢给我留下?”

梁三喜是沂蒙山出身。

沂蒙山、井冈山、大别山这都是革命老区,是dang成长的摇篮。

老区人民为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儒帅满含热泪的说过:“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结果《环》里,居然写老区还有一个叫梁三喜的同志欠着账单?

这得让多少人碍眼。

顿了顿,江弦又道:“另外,我这部《高山下的环》已经改成了话剧,全国有十几个演出团体同时排演一出戏,非常轰动。

这个时候,你要拍电影,能不能拍出名堂?”

谢晋喝的微醺,一听这话火冒三丈,腾一下站起来,砰砰砰地拍着胸膛:“江弦同志,我今天在这里给你立下个军令状。

《环》搞不出名堂,我谢晋今生永不再拍电影!”

江弦看到谢晋这样的反应,知道谢晋干劲儿来了,他这激将也激的差不多了。

之所以要激一激谢晋,就怕出现什么意外。

在另一时空,《高山下的环》拍摄可以说相当成功,但拍摄途中依旧是阻力重重。

再一次交给谢晋,他能否再顶住这样的压力、愿不愿意再顶住这样的压力,其实都是一念之间。

“行了、行了。”

江弦拉着谢晋坐下,又给他倒满一杯,“我不知道别人,我还不知道你老谢?来,走一个,我们再合作一把。”

谢晋也生出几分豪迈,举起杯子,“江弦同志,我老谢不会说话,《环》在国内的影响力我知道,《环》这篇小说有多优秀我也知道,这次我拿到《环》,一定打造出一部让中国影坛为之震撼的传世之作。”

俩人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对于剧本的创作,谢晋询问了下江弦的意见,“这次,你还是自己操刀剧本?”

江弦想了想,没有选择自己出手。

“你自己找编剧吧。

我虽然能写出小说,不过对于军队生活的一些细节肯定把握的不够到位,恐怕不足以担任编剧这个角色。”

改编个剧本也就到手不到两千块钱,至于编剧这份荣誉,江弦也不太缺。

毕竟就算《高山下的环》再火,观众们熟知的也是导演和他这位原著作者。

谢晋点了点头,又举起杯。

江弦本来打算去给《人民文学》给崔道怡送一趟《红高粱》的稿子。

见此情形,干脆暂且放下这件事,和谢晋喝了个尽兴。

第二天酒还没醒,一个电话已经打了过来。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